分享

父母再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这5句话!句句戳心窝

 qjdd1946 2023-06-11 发布于四川
伤人的话,总是出自深爱之人的口。

尤其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处于弱势方,面对父母的语言暴力,大多时候也只能无可奈何、默默忍受。

著名心理医师苏珊·富沃德教授曾经说过:“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爱孩子,就请一定要好好说话。

下面这5类话语,即使自己再生气,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一定不要对孩子说。
图片
恐吓孩子的话

“你再闹一下,我就不要你了!”

“我不是你妈,我再也不管你了。”

“等你爸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我数到三,再不过来,晚上别想吃饭了。”


图片
有的父母之所以会用这些威胁的话,是因为这些话很好用。这能让调皮捣蛋的孩子,瞬间乖乖听话。
然而,就在父母“洋洋得意”,以为掌握了育儿的不二法门时,殊不知这样的话语有极大的危害。
对于沉默接受父母威胁的孩子来说,会严重破坏他的安全感。因为害怕被父母抛弃、惩罚,而不得不妥协。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长期压抑自我,长大后容易被人PUA,形成讨好型人格
而对于愤然抵抗父母威胁的孩子来说,父母总是说威胁的话,孩子就不会当真。家长一旦失去威信,孩子可能就会更加肆无忌惮,父母再想教育孩子就会难于登天。

图片
比较孩子的话

“你看看你同学悠悠多优秀,多学着点!”

“我怎么就生了你,真希望有个像乐乐一样懂事的女儿!”

“你看看隔壁家哥哥,再看看你自己,不嫌丢人!”


图片

每个父母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似乎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更优秀、更懂事、更讨人喜欢。
我们都希望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的榜样,好让他们也能变得越来越好。可事实却是,孩子不会懂父母的良苦用心,他接收到的只有语言上的字面意思,听到的也只有比较。
他会陷入“爸爸妈妈说得没错,我就是不如别人,我最差劲”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从而变得越来越自卑。

图片
否定孩子的话

“你是猪脑子吗?”

“这点事都做不好,干啥啥不行!”

“这都不会,真是笨死了!”

“就你这成绩,能考上才怪!”


33岁的女大学生范金成,毕业后啃老十年,她的人生就毁在了父母的话语里。

图片

面对记者,她激动地指着母亲控诉:“不管我做得怎么样,她就只知道泼冷水。”

她第一次做饭,妈妈说:“真难吃。”

她喜爱雕刻和服装设计,妈妈说:“你弄那有啥用,快去看你的书。” 

大学毕业后,她想创业,妈妈说:“你一事无成,你要成事儿了,我给你跪下。”


图片

在父母长期的打击否定下,她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参加了三次高考,才勉强考上了普通大学。

还没毕业,就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出去工作,又害怕与人沟通。
“我还不是怕你骄傲”“这么说是想让你更努力”,激将法并没有如父母料想的,让孩子愈发奋进,反而是让孩子不断坠入绝望的深渊。
图片
捆绑孩子的话

“爸爸妈妈为了你上个好学校,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为了你,我都不工作了,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


图片
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非常形象地定义为“情感勒索”
被家长情感勒索的孩子会陷入有苦难言的窘境:

父母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一旦孩子设定自己是让父母过得不好的“罪魁祸首”,就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中。

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快乐和幸福,一旦有可能获得幸福的机会,就会猛然放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内疚感。


都是为了你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地捆在孩子身上,甚至伴随一生。
因此,作为父母,请别再说一些使孩子内疚的话来“绑架”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图片
责备孩子的话

“你的眼睛长在脑门上了吗?”

“现在难受了吧,叫你不穿衣服。”

“你还知道回来呀,睡在马路上算了!”

图片
很多父母明明想关心孩子,但是表达出来的却是责备。我们总美其名曰:刀子嘴豆腐心。可是刀子嘴就是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它就算裹着“为你好”的糖衣,也是实实在在的语言暴力。
黄执中在某档综艺节目里说:“那些为你好的话,是不是真的'为你好’,不是说的人决定的,而是听的人决定的。”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和孩子好好说话,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口无遮拦,对孩子造成一生的伤害。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