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妄心、妄念、妄想

 shinex 2023-06-11 发布于江苏

​百度知道

妄心、妄念、妄想

查看全部1个回答

青柠姑娘17

TA获得超过8155个赞

关注

成为第2041位粉丝

妄心、妄念、妄想三个词,说起来像是一个意思,但是其中大有分别。妄心是我们本真的心夹杂了无明。所以第八识是生灭与不生灭的和合体,因有无明在,粘着外境,如水起了波浪,变成了妄心了,这是个根本无明。

妄心对境之后就动心起念,这叫妄念,妄念一起,爱的想取到它、占有它;不爱的与我的心相违的就厌恶它、舍离它。心粘在境上不放,就成妄想。

中国字很有道理,想是心上加个相字,色相粘在心上不去便成想了。念字也是:人二心之意,本来纯真之心见境一动,第二心起,便是念了。要除妄,心不要动!心不住在相上,妄想就没有了。但不能压念不起,压是无效的。如搬石压草,石去草又生起来了。即或压死了,你倒变成土、木、金、石块不能起妙用,还成什么佛呢?所以要用活的转化的方法,念一来,就觉而化之;如果妄念势力强,就念佛或持咒,把心转移到佛法上去了,就把妄念化掉了。如果念起不觉,跟着它跑,这就不对了。

所以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尽管来,你来,我就把你转掉,不让你停留,不跟你跑,你有一百个念头起,我有一百零一个转,结果还是我胜。我超过你了,量变就成质变了!你们知道在化学中,酸的东西要把它变成碱,如果有一百毫升酸,就用一百二十毫升的碱来中和,结果酸跟着碱走,全变成碱了。

所以妄念来了,不用怕,怕的是不觉。念头起来,跟着妄念走,你不觉跟进去就变成妄想了。妄的种子种进八识里面去,妄心就更浓厚了,妄上加妄,怎么能成道?所以做功夫就是慢慢地消除妄习,直至把它消光。密宗能证道,因有佛力加持之胜,不要二十、三十年时间。但是现在不少人是真法假修,一边坐一边妄想:哎呀!这事情怎么安排呀?那桩事怎么了结呀?还有的人,今天坐,明天停。这怎么行呢?还不如做气功的人,他们是假法真修。气功不能了生死,是假法。他们却很认真地修炼,拼命地在那里用功。“一天能卖十个假,十天难卖一个真。”末法的众生,真是愚痴之极啊!


关于妄心与妄念,什么是 ldquo 妄念 rdquo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有人把妄念说成是不切实际的,或者是达不到目的的想法。


2、六祖说:起心既是妄。


3、什么不是妄想?关键还是六祖说的,是妄念盖覆真如本性。


4、 什么是妄念?妄念不在于别的,而是盖覆。


5、盖覆了真如本性。


6、妄念既是否定事实的合理性。


7、这种合理性称之为万境自如如。


8、 如如既是真实,不真实既不能如如。


9、例如,说谎话必定有漏洞,有时忘记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编造得了,不真实,所以不如如。


10、 不如如不能圆满。


11、真实的东西就是忘记了他也存在。


12、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3、既然真实是圆满无比,如此美好,为何人们对于真实会不满意呢?这既是妄念,是从现象和自己的厉害关系上去考虑问题。


14、 人们期盼、祈祷,希望的是二乘二不等于四。


15、那可能吗?真实的东西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16、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像江河一样自然而然地流去。


17、即像古人所说“青山留不住,必定东流去”。


18、人就像江河中的一滴水,随波逐流。


19、该来的就来了,该去的就去了,该骂的就骂了,该打的就打了,该说的就说了,该骗的就骗了,就像水的徜徉,并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交响乐的伴奏下行进。


20、 如若认为有何不对,因而耿耿于怀,即是妄念,不该出现的出现了。


21、不符合规律的就不该出现。


22、即是两方面打斗的你死我活,互相指责对方违反了历史的规律。


23、其实,谁能违反规律?万事万物,时时处处都必须遵循规律。


24、 不要认为妄念就不符合规律,就不美好,就不需要,那就大错而特了。


25、妄念同样出自真如本性。


26、妄念就有妄动,即是真实的存在。


27、存在即物质,是暂时需要,只是不成功,就会转入地下,隐蔽后台,不表现而已。


28、按照佛洛伊德的话说,人的念头就像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苗,在地下已经很长时间了,有适宜的条件,才得以发芽,冲破阻力到达地面。


29、 真实,如果改变了,也是在原来事物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30、是原来事物的翻版,改头换面。


31、变化的是形象,甚至完全不同,不要被现象所迷惑。


32、因为只可能变化,不可能消失,也不可能不对。


33、因而没必要改变他们,也无能为力去改变他们。


34、难道个人的努力没有作用吗?有,但他只能改变存在的形式,不让这么表现,就改头换面以另一种形式改变。


35、 不明着来,暗里就去进行,转入地下去表现。


36、所以,老子说,“既取之,先与之”。


37、既然如此,就应该将周围的万事万物作为自己以何种方式存在的条件。


38、以这些条件为根据,寻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


39、六祖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


40、应用便知一切。


41、”人要去掉妄念,必须心量广大,广大到什么程度?要达到遍周法界的地步。


42、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接受。


43、生也是法,死也是法,生死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44、只是用不同的形式,适应不同的条件,好象随江河沉浮。


45、生和死感觉不同,心量要广大,才能做到视死如归。


46、进是法,退也是法,恩恩怨怨都是法,都要一视同仁。


47、要去掉妄念还要用实践。


48、 怎么实践?实践什么?就是用心量广大去对待一切人和事!对待生和死,也如此,要断气时仍然谈笑风生。


49、因为生是真,一真一切真,生圆满,已经被验证了。


50、死也不例外,只是不了解。


51、看到别人死时难受,判定自己也如此。


52、人生是原来的感觉的展开,一步步的细致、强烈。


53、 所以,虽然没有经受过,其感觉也不陌生。


54、学了六祖坛经,心量广大,暂时难受点儿,仔细体会起来,也不过是一种感受,抱着接受和品尝的态度,来去自由,心体无滞。


55、六祖随方解缚,使人放心的生活。


56、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