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对联》课堂教学实录(一)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3-06-11 发布于山东

执教名师:孙双金

一、谈话导入,走近春联

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学生:老师,您好!

老师:真有礼貌,请坐!你们来自哪所学校?

学生:纬二路小学。

老师:纬二路小学几年级几班?

学生:四年级二班。

老师:我们生活在济南,老师想调查下,在座哪些同学的祖籍是济南的,请举手。祖籍不是济南的也请举下手。(查看举手情况)看来,祖籍非济南的多,这说明咱们济南是一个移民的城市,也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咱们班有来自国外的学生吗?(有一个学生举手)真有一个呀!来,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

学生:老师,我听错了。

老师:你真好玩,听错了没关系。我想问大家,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外国人讲英语,而我们中国人是讲汉语的。

老师:语言不同。

学生:有的外国人是黑人。

老师:肤色不同。

学生:有些外国人他的头发是黄色的。

老师:发色不同,这也是外在的。

学生:眼睛的颜色也不同。

老师:肤色不同、发色不同、眼睛的颜色也不同,听起来语言不同,这些都是能看出、听出的外在的不同。除了这些,外国人和中国人还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有的服装不同。

老师:这也是外在的。

学生:外国人和我们的节日不同。

学生:我们中国人有的习俗是外国人没有的。

老师:文化习俗不同,那你知道我们中国人过春节时有什么习俗?你说给我听听。

学生:贴春联。

学生:看联欢晚会。

学生:中国人贴“福”字。

学生:过春节的时候还要把家里的房间都打扫一遍。

学生:过春节的时候我们还要放鞭炮。

老师:放鞭炮,贴“福”字,贴春联,还要收红包等等,这些都是和外国人不一样的中国习俗。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中国人,是根据什么呢,看外还是看内在的文化习俗?

学生:我觉得是看内在的文化习俗。

老师:你说对了。很多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生下第二代,从外表看这些孩子依旧是黑眼睛,黄皮肤,但他对中国的文化习俗几乎不了解,我们就说他其实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了,他已经是美国人了。就如香蕉一样,皮虽还是黄的,但芯却是白的。看是否是中国人,要看他内在有没有一颗中国心。今天我们就走近中国的文化习俗——春联。


二、师生赏读春联,

探讨春联特点

老师:大家都贴过春联,那你对春联有多少了解?我们先来看第一副,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老师:我想向你们请教请教,谁来告诉我“芳草绿”、“杏花红”写的都是什么?

学生:它们写的应该是植物。

老师:没错,是植物。春天来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来了,花红柳绿,姹紫嫣红。原来春联里可以写春天的美景,我们再好好欣赏下。(师引读“又是一年——”)

(学生齐读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老师:除了写春天的景色,春联还可以写什么呢?(出示春联)来,男生读上联,女生读下联。(师引读“春回大地——”)

男生:春回大地千山秀,

女生:日照神州百业兴。

老师:“业”是什么意思?你能组个词来解释它吗?

学生:我觉得“业”就是职业。

学生:我觉得这个“业”是事业。

学生:我觉得这个“业”是业务。

学生:我觉得这个“业”是行业。

老师:你们的词汇量真丰富。在这么多的解释中,她讲得最对,这里的“业”是指行业。学校属于教育行业,医院属于医疗行业,各行各业都兴旺发达,这就叫做——“百业兴”。我们一起来读读。(师引读“春回大地——”)

(学生齐读春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老师:看来春联不仅能写春天的美景,还能歌诵祖国各行各业兴旺发达,那还可以写什么内容呢?(出示春联)我读上联,你们读下联,“勤劳门第春光好——”

学生:和睦人家幸福多。

老师:“勤劳”对什么?

学生:“和睦”。

老师:“门第”对什么?

学生:“人家”。

老师:“春光好”对什么?

学生:“幸福多”。

老师:谁能告诉我,“门第”是什么意思?

学生:我觉得“门第”是家庭的意思。

老师:其实就是下联当中的哪个词?

学生:“人家”。

老师:对,“勤劳门第”就是指勤劳人家。这副春联劝导人们做人要怎样?

学生:做人要勤劳。

老师:家庭要怎样?

学生:家庭要和睦。

老师:对,勤劳的人家春光好,和睦的人家幸福多,中国文化的寓意就在其中。这些都是七字春联,还有五字联的。(出示春联)我来读上联,“梅开春烂漫——”

学生:“竹报岁平安。”

老师:现在你们读上联,齐——

学生:梅开春烂漫,

老师:“竹报岁平安。”这里“梅“对什么?

学生:“竹”。

老师:“开”对什么?

学生:“报”。

老师:“春”对什么?

学生:“岁”。

老师:“烂漫”对什么?

学生:“平安”。

老师:刚才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问题,真正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来了,看着上面的四副春联,你能概括出春联的特点是什么吗?

学生:他们上下联的字数相同。

老师:第一个特点是“字数相等”,那第二个特点是什么,最好也能用四个字来概括,这就叫做会学习,谁来试试?

学生:我觉得它们都有内在的含义。

老师:内在含义也是四个字,暂时放一放。

学生:我觉得是词类相当。

老师:你举例说说看,为什么说“词类相当”?

学生:这副对联里“梅”对“竹”。

老师:这是名词对名词。

学生:“开”对“报”。

老师:这是动词对动词。

学生:“春”对“岁”。

老师:这还是名词对名词。

学生:“烂漫”对“平安”。

老师:这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你能发现词类相当,看来不是小学生,是中学生。我来请教下这位中学生的名字,敢问您尊姓大名?

学生:我叫雷子倬。

老师:子倬,卓越的卓还要加个单人旁对不对?雷子倬,雷子倬这个名字是有水平的。雷子倬这个中学生概括出来的第二个特点叫“词类相当”。除了“字数相对”、“词类相当”外,春联还有什么特点?如果你还能概括第三个特点,我看你就不是中学生,是大学生,想不想挑战一下?

学生:我觉得上联的意思和下联的内容是相对的。

老师:内容相对,可以换一个更准确的词。

学生:应该是内容相似。

学生:我觉得是上下联内容是相反的。

老师:相反?能说“梅”和“竹”是反的吗?你看大家笑了,相反肯定不恰当。中国的汉字很丰富,你要找到准确的说法。

学生:我觉得应该是内容相联。

老师: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去。

(生板书“内容相连”)

老师:你写了这个“连”。(师手指黑板上课题《春联》)要不再想一想?

(学生改板书为“内容相联”)

老师:这个“联“,说明上下联内容有什么?

学生:有关联。

老师:有关联,有联系。你上联写的“梅“是”四君子“,下联我就写“竹”,也是“四君子”,内容要有联系,要有关联,所以才叫“春联”。“内容相联”也可以叫做“内容相关”,有关系,有关联,这是春联的第三个特点。如果你们能说出第四个特点出来,我就拜你们为师。我们先把这副春联读一读。绿柳舒眉辞旧岁,齐——

(生齐读“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老师:你看,上联写“绿柳”,下联写“红桃”;上联“辞旧岁”,下联“贺新年”,内容都是彼此有关联的。“绿柳”、“桃红”读起来有什么特点啊?

学生:我觉得读起来很押韵。

老师:读起来押韵,有点味道了。中国古代把第一声、第二声叫做“平声“,第三声、第四声叫做“仄声”。我们来看看,“绿柳”是仄仄,“舒眉”是平平,“辞旧岁”的韵律是平仄仄。我们来看下联,“红桃”是平平,“开口”是平仄,“贺新年”是仄平平。这样,上联“仄仄平平 平仄仄”对下联“平平平仄 仄平平”,读起来抑扬顿挫。你读外语没有这感觉,只有中国汉字读起来才有这个感觉啊。(师指板书“平仄相”三字后问学生) 平仄相什么呢,这个字如果你能填起来,我也拜你为师。

学生:我觉得是“平仄相对”。

老师:填得好!奖励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这就叫做“平仄相对”,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副春联,好好体会一下。

(学生齐读“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