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从社会变迁探求西周金文的风格

 三百堂艺术馆 2023-06-11 发布于青海
西周金文的学习,除每日的考证、思辨、临摹、创作,系统分析梳理总结十分必要。

西周,是商周金文发展史上最重要时期,它上承晚商,下启小篆,风格多样,灿烂辉煌。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一方面“周因于殷礼”,西周早期承接了一些商代遗存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周人并没有沉缅于商人那种疯狂热烈、自由奔放的文化氛围中,社会生活的需要和王权的巩固,农耕定居、宗法制、分封制、制礼作乐,周人开始自觉地逐步地构建起自身“以道德代宗教”的尊礼文化。

这种社会背景下的西周早期金文自然也承袭了商代遗风,诡异恣肆,遒力凝练,多有族徽使用。早期如《献侯鼎》《保卣》《作册大鼎》《令彝》《荣簋》《商尊》,有明显的晚商金文自然天成的神秘色彩和浪漫气质,甚至于赫赫有名的《大盂鼎》也保留了商代典型的肥笔及块面特色。

我们不妨将《利簋》(周早)与《戍嗣鼎》(商晚)进行对比,两幅铭文均具狞厉之美,均以直线为基调,刚硬挺拔,刀刻意味浓厚,造型取纵势,图形化,“商、王”两字造型相同,布局只考虑行,字的大小、长短不一,反差极大,典型的神秘狂热、狰狞尚武风格,若无年代的考证,我们几乎无法分清两幅铭文的年代。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盂鼎》(局部)


西周中期,中国进入以“礼乐”文化为标志的时代。政治制度仍以周天子为中心,王权极为集中,为强化对贵族阶层的控制,塑造符合周朝王权的文化形象,礼乐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也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征,青铜器及铭文亦与时代风尚相映成辉,与礼乐文化相伴而行。“器以载道”,青铜器渐渐脱去神秘色彩而趋于质朴典雅,作为礼教的附庸,金文风格也渐渐趋于凝重、沉稳、理性,加之书写便捷使用的需要,商晚期那种遗留的方折、填实的肥笔、块面、首尾出锋逐步被均称、圆转的线条取代。

如果说《师雍父鼎》《庚赢卣》(这种风格的铭文为数不多)还可以窥见晚商遗风,而以《墙盘》为主流的铭文则端庄静穆,线条圆浑均匀,收放有度,以圆代方,以横代纵,行距、字距等距,一派庙堂之风。《五祀卫鼎》《格伯簋》则展现出另一种风景,率意自然,宽博舒展,穿插错落,天真烂漫,构成方式极具现代气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墙盘》局部


图片
《五祀卫鼎》局部

图片

西周晚期政治制度的混乱、礼乐制度的堕落、对外战争的频繁,政治斗争加剧,王权势力逐渐削弱,西周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与之相伴,西周金文达到顶峰后,其发展趋势渐渐走向两极:规范和放逸,西周晚期金文体便兼具这两种鲜明的风格,两种风格的探索也极大地拓宽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表现领域。

一方面线条圆转流畅,造型取纵势,字形修⻓,大小相同, 左右对称,章法少有错落,秩序井然,开后期小篆之风。典型如 虢季子白盘 》。作为庙堂文字、长篇铭文之冠的《毛公鼎》则气韵流畅,端庄安详,平整中寓异趣,线条曲直相间,粗细一致。划有界格的《大克鼎》充满理性和秩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放逸,如《散氏盛》,荒率、恣肆、放逸,充满张力和写意意味。

西周历史的发展造就了灿烂辉煌的西周金文,西周金文也是其社会文化的缩影,风格的演变折射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系统研究其风格变化形成的背景和发展轨迹,融会贯通,探源溯流,有助于从全局上把握西周金文的整体风貌。

图片

《虢季子白盘》拓片

图片

《散氏盘》拓片

图片

《毛公鼎》局部




临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商周金文鉴赏之五十一

图片

孙璋,山东郓城人,毕业于兰州大学,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喜商周钟鼎、摩崖石刻、敦煌残卷,长期专注于商周金文的研究,致力于创作​不一样金文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