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晓峰:论《散氏盘》

 蓝风逸之 2019-07-28

 金文起源于殷商,流行于两周,因文字载体青铜器的金属性质而得名。西周是我国古代金文书法发展的辉煌期。青铜器作为礼器在西周“礼乐”制度中的广泛应用,使西周金文超越了商代甲骨文,迅速走向成熟,构成了书法发展的主流形态。

所谓金文书法,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且古代亦称铜为金,所以青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商周铸刻文字的青铜器种类极多,除重量级的礼器、乐器之外,还有食器、酒器、水器、洗器、兵器、量器等等。以器形不同,可分有钟、鼎、鬲、敦、簋、卤、盘、盆、盂、角、尊、彝、觥、爵、戈、戟、剑、斧、权、量等数十种。又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成为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也称青铜器上的铭文为“钟鼎文”。金文的文字内容多是关于当时祭典、训诰、征战、功勋、赏赐、策命、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多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金文应用的时间约1200余年,上至殷商早期,经西周、春秋、战国,下限断在秦灭六国,也就是秦用小篆统一中国文字之时。在这种特定历史时期出现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才是我们所说的金文。然殷商器物和铭文皆少,且尚未获得“礼乐”文化的支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以体现“巫”文化为核心的甲骨文仍是社会主流。整个殷商金文还处于甲骨文的附属地位。春秋战国金文书法则以地方特色见长,主要分为秦系、楚系、晋系和齐系不同的地域风格。在这一时期中,刻制的铭文数量有了大量增加,其中也不乏精彩的作品。但作为西周“礼乐”制度象征的青铜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总的趋势还是走向衰落了。所以,以书法艺术成就论,西周最能代表金文书法鼎盛时期所达到的水平。西周承殷商书风,至成康时期已有很高成就,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如《大盂鼎》即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而至昭穆之后,书风渐变。主要的变化有两点:一是殷商和西周初期金文的笔道有粗有细,并且还包含一些方、圆团块。变化后的金文粗肥笔被剔除,方形、圆形的团块为线条所替代,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二是殷商和西周初期金文笔画起止处多有锋芒毕露,摹仿甲骨文刀刻的痕迹还广泛存在。变化为起笔、收笔处笔锋逐渐收敛,去其锋芒,使皆成圆笔,显得浑厚沉稳。以上两点变化,完成了金文书法线条的单纯化过程。浑厚圆润,凝重自然的线条魅力得以彰显,使“篆尚婉而通”的书体特征得到了确立。这一时期的金文书法,就其体势书风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端庄典雅;一是奇异恣肆。

应该说西周金文书法的主导风格是端庄典雅,这与西周社会文化不无关系。自武王克殷,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构成西周宗法社会的文化基础。“周人尊礼,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西周礼乐所崇尚的是对规范和秩序的遵循,强调克己忍让而合乎礼制。对秩序规范的遵循转化为审美要求并在西周金文书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规矩典雅与法度严谨的西周书风得以形成并走向了成熟。作品笔画平正内敛,结构端庄,排列整齐,严谨中透着简洁。这种风格的金文给人整体的感觉是凝重沉稳,显示了周人的理性品格。其代表作如《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

奇异恣肆风格的作品多出现在西周的晚期。此时西周王朝已经进入了由强而衰的动荡时期,金文书法少了礼乐文化的功利意识,多了个性张扬的自由气息。

这类作品以《散氏盘》为代表,它既有金文的凝重遒美,又有草书的流畅飞动,气通神完,充满了动感与张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天机,可算是金文中的神品。

《散氏盘》是于乾隆年间在陕西凤翔出土的,先为江南一位收藏家购得,长期存放在扬州,后转手谁家则不详。嘉庆十五年(1810年)冬,当时的两江总督阿毓宝从一个盐商手里购得此盘,作为嘉庆皇帝50生辰的礼品,入贡紫禁城,成为皇家收藏。1949年建国前夕被携往台湾,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散氏盘”这个名字来源于清朝的著名学者阮元著录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一书,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称谓,如 :“乙卯鼎”、“西宫盘”、“夨人盘”等。它的铸造年代,约在西周厉王时期。散氏盘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腹深9.8厘米,高圈足,底径41.4厘米,重达20多公斤。盘上有双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造型简约,花纹精美。长篇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呈方形,共 19行,前17行,每行19字,第18行为18字,末行仅8字,另因第12行“小”、“子”合为一字,若分开计,总数应为350字。

散氏盘文字内容的大意是:夨人屡次侵略散国,掠夺土地和财物,造成散国损失。后来议和,夨人同意将眉、井邑田两处的土地分割给散氏作为赔偿。文中有两段详细的履勘纪录,具体规定了两块赔田的区域、疆界,其中用某地之某种树木为界的方法,是典籍中封树的实际例证。紧接着是夨人与散氏参与定界的见证名单,其中列出了夨国官员十五人,散国官员十人。末段则为割地后盟誓立契的描述,原属夨人眉、井邑田二区的区域首长或主管们相继盟誓,言将田交付散人后,永不毁约,否则就照田价付罚金,有的甚至还提到可以通知其他各国与夨人断绝交往。确定守约后,将所割田地绘图,交由夨王执守,史正仲农则执左券以为文书之认证。

散氏盘铭文详载了核定、赔偿土地和举行盟誓的全过程,是一篇完整的土地转让契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盘在青铜器中本是用于盥洗的一种水器,但《散氏盘》在镌铸长篇契约后,已然成为宗邦的重器,成为永久的证据。关于文中提到的夨散两国的具体位置,据近代学者王国维考证,夨国大概在今陕西周至和武功一带,散国约在今宝鸡一带。

下面我们就《散氏盘》书法的线条质感、结体与章法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说《散氏盘》书法的线条质感。笔法、刀刻、浇铸与岁月的交响合奏出了《散氏盘》书法独特的线条魅力。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浑厚苍茫”。

青铜器是指铜与锡合金铸成的器物。根据专家研究,金文的浇铸过程是:先照刻铭的地方,制作一块凹度相同的泥片,由善书者用朱墨打底稿,再用刀刻。等干了之后,反印在器物的内范上成为阳文,然后浇铸成阴文。阳文是用骨锥直接反画在泥范上成为阴文,再浇铸而成的。书写、刀刻的过程我们不得见,浇铸的结果却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散氏盘》书法线条的“浑厚”与铭文的制造过程——“浇铸”密切相关,其浓重的金味或称“金属气”亦来源于此。金文的这种情况是很独特的,是其他字体所没有的。在众多的金文作品中,《散氏盘》铭文是比较特别的一件,书法点画线条的质感除与其它金文书法的相通之处外,还有一些个性特点。 圆笔钝笔交叉使用,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用笔粗犷中透着遒劲,豪放而不离质朴。既有粗放野逸的意蕴,又有自然圆劲的趣味,线条婉转飞动中多见率意自然。有金文之凝重,又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这是《散氏盘》书法在技巧上的着重点。

《散氏盘》字形雄伟,线条粗放不羁、厚重朴茂,它们既不似甲骨文那样犀利瘦劲,也不像大盂鼎铭文那样端庄凝重,而表现出一种“乱头粗服”的个性特色,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在奔腾不羁的狂放中,更加注重线条的圆浑和倔强,显示出非凡的力度。这种线条斑驳陆离、浑然天成,稚拙中藏着老辣、恣肆中不失稳健、粗放中富有含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天机,加上出土的铭文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锈蚀,锈蚀的结果则加强了斑驳与苍茫。

“浑厚苍茫”是以一种雄壮、饱满而又略带粗糙的线条构成的,壮美多姿,在众多金文作品中,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重要的艺术价值。这种独特的风格,在书法史上堪称一绝。

《散氏盘》书法不仅有高质量的线条质感,还有高水平的结构形式。珠联璧合,魅力无穷。书法作品的任何结构变化,一定是建立在笔画内在质量的基础上。缺少最基本的笔画表现力,再完美的结构也会缺乏生命力。
   
《散氏盘》书法结体稍扁,左欹右侧,妙趣天成,显得博大宽厚。《散氏盘》书法取横势,首先是文字横画大都比竖画要长一点,其次是字的上下结构紧凑而左右结构疏阔,横向感觉得以突出。加之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结字不拘一格,该铭文的竖画很少垂直,都是或向左或向右倾斜,随意挪让,出乎预料。这就造成了极不稳定的感觉,同时又用其他笔画在不同角度拉住这些倾斜的笔画,使整体达到平衡。可谓无一字不欹侧,又无一字不稳妥。这正是一种运动原理,也因此使铭文具有突出的动感和险峻的造型。

《散氏盘》铭文布局呈方形,章法紧密而又空灵,率意自然。整体来看,气势宏大,意态飞扬。

初看《散氏盘》铭文似不规则,处处可见变化,似乎难以捉摸。仔细分析,却又发现它既错落有致,又浑然一体。在方格形网状结构中,字大多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左右奔突,大小、攲正变化。规则中处处显露出一种越出规矩之外的波动,那些满溢动态的造型体势,被统一在横成行竖成列的整体之中,体现了既有组织性又有灵活性的章法结构。无论是通篇读来,还是欣赏单个字,都有一种壮美的意味,醇古朴茂,奇谲雄健,这种信息显然是源自于运笔、结字、章法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正是这种独特的制作构思,使作品自然烂漫、毫无雕饰与矫揉造作,体现了既变化又统一,既单纯又丰富,相互制约又相互依靠的美的法则。

《散氏盘》铭文突出的艺术风格,不仅从中能领略金文造型的独特之处和青铜文化那古老的遗韵,还能通过它得到更多的线条、字形构造和章法变化的启发。在碑学体系中,《散氏盘》书法占有重要的位置。

 

 

康晓峰:论《散氏盘》
                                              《大盂鼎》


康晓峰:论《散氏盘》
                                              《毛公鼎》


康晓峰:论《散氏盘》
                                           《虢季子白盘》


康晓峰:论《散氏盘》
                                            《散氏盘》


康晓峰:论《散氏盘》
                                          《散氏盘》原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