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美育会

 求是1025 2023-06-11 发布于山东

1919年夏,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等人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与蔡元培1901年创办的爱国女学的教职员发起筹备成立中华美育会。在上海专科师范兼职的爱国女校教导主任萧蜕与城东女学教员胡寄尘的积极加入下,1919年11月19日,中华美育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内(今上海小西门外黄家阙路)。

中华美育会的宗旨:①传播美育理念;②培养美术教育人才;③为全国美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④改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趣味,引导社会建立新的审美观。中华美育会的目标是通过传播美育理念,培养美育师资以达到美育救国的策略,艺术家们希望通过美育这一理念在当时的主流文化界里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华美育会的组织形式是会员制,其成立之初投票产生了32人的责任会员小组。社团的运行主要以责任会员小组投票进行表决,在此之外有大量的普通会员,普通会员以申请考核的方式加入。

1920年4月20日创刊中国第一本美育学术刊物《美育》杂志(月刊),主张“'美’是人生的一种究竟的目的,'美育’是新时代必须做的一件事”。编辑部成员有:总编辑吴梦非,图画编辑主任周湘,音乐编辑主任刘质平,手工编辑主任姜丹书,文艺编辑主任欧阳予倩,编辑有丰子恺、刘海粟、吕澂、王青路、姚石子等。《美育》杂志前后共出7期,发表了许多论文,结合中国国情探讨在中国实施美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推动中国的新美育起了重要作用。

中华美育会的经费主要由会费、《美育》杂志的发售、开办讲习会及其他非固定收入为主。整体的组织比较松散,责任会员之间也有学术间的矛盾,过分民主的投票方式造成组织松散,资金短缺。这也成为《美育》期刊后期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华美育会终因学术意见不合与经费不足,在1922年4月解散。

中华美育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美育人才的培养与在美育思想的传播上。在美育人才的培养方面,中华美育会依托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培养了一批美育人才,也通过《美育》杂志与夏季的讲习会对上海附近的城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美育思想的传播上,尽管中华美育会在《美育》学刊上为学者预留交流平台是创新之举,但因期刊并不能按时发售,以及后期质量下降,产生的影响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成员内部的学术思想不和,在传播思想上也无法确立具体的基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