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读懂这三句话,掌握道的精髓,生活更顺利

 茂林之家 2023-06-11 发布于湖南

《道德经》被称为“东方的智慧之源”,天下第一奇书

威尔·杜兰特,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世界文明史》的作者,曾说过,如果我们要烧毁所有的书籍,只留下一本,那么它一定是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博大精深,通天彻地。它其中的沧海一粟,简简单单的三句话,足以让我们受益终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何为道之最大特征?“自然,道法自然”。

这里的“自然”与现在的“大自然”不同,所谓“道法自然”,指的是道本身就是道,它本身就是它的根本,没有必要模仿别人。而“道”又无处可寻,“一切”皆在“道”之海中。

世界的运转,最为贴近“自然”,鱼儿在水中游动,鸟儿在天上翱翔,百花齐放,日月轮回,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这世间的一切,仿佛都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所支配,变得井然有序。

鱼儿不会迷惑我为何不能在天空中飞翔?鸟儿们也不会问,为何我不能在海底游泳?夏季不会落后于冬季,秋季也不会代替春季…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的有序。

但人类不同,人类的自尊心很强,他们想要飞翔,他们想要统治这个世界,他们想要做神。

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教导我们要先学得恭敬!天地万物皆为一,“道”为终极之本。

人类绝对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就去打破这个世界的平衡,否则的话,受到伤害的只会是人类。

其次,必须做到“自为”。老子说:“功成身退,百姓皆谓,我自然。”自己是一切的根本,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因为自己。

不需要给自己找什么原因,也不需要有什么怨言,人生的快乐,事业的成功,都在于自己。

第三,要无为。自为的基础恰恰是无为。“自我”的根基正是“不为”。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顺应”,也就是顺其自然,就是要按照自己的规律行事,凡事总有天时、地、人各不相同,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才是一种很高的智慧。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手握容器不停地往里面注入,累积到了满盈,不如及时停止;刀磨太锐利,不能长久保持;家里金山银山,没人能守得住;

富贵而且骄傲自大,会给自己埋下祸根;成功了就退下,这才合乎天道。如果做人做事都是:盈、锐、满、骄,则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结果。

这就是天道轮回。人有生、老、病、死,天地之间的一切,都是一样的。你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太过强硬,很容易倒下,你要保留自己的权利,但新的一代已经迫不及待了。

老子告诉我们,在虚无中,要懂得适可而止。只有虚心,才能看见身外的东西,才能放下,才能不执,才能不占有。《论语》中,曾参赞对颜回的评价是:“有若无,实若虚。

只有虚心,才能包容万物,才能不树敌。不贪图权势,该放弃的时候放弃,该离开的时候离开。

就人与自然而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我们对天地应心存敬畏。

道德经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一切事物,有时是受损反而获益,有时获益反而是受损。

我们的老祖宗比较重视全局的均衡与长期的和谐。中国人认为凡事都是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即阳长阴消,阴盛阳衰。

这并不是说阳能占几成,阴能占几成,而是说,只有阴阳相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契合天道。

有时候是一时的利益,但是会打破阴阳平衡,会给未来带来很大的危害。有时候,虽然是暂时的伤害,但是对于维持阴阳平衡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古圣先贤,不怎么谈利,而是喜欢谈吉凶,谈祸福。吉和福看重长期累积的效果,而不注重当下一城一地利益的得失。

这也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吉人自有天相”,一个人如果能遵从天道,做点好事,自然会得到上天的垂青。这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

明朝了凡先生的《了凡四训》,就是要告诉我们:命由己立,福自己求。”。“己立”之基,即为“德”,即为“善”。

世界上所有的圣人都是一样的,他们对世人说的就是一个道理,那就是积德行善,得吉,得福。

天有好生之德,究竟是损还是益,关键是看对族群的和谐是否有利,对人与自然的平衡是否有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一辈子的志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喧嚣的尘世间,能否保留一方心灵的净土呢?

《道德经》中的沧海一粟,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已是让我们受益终生。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