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

 孙行悟空 2023-06-11 发布于贵州

本文收录于《农业信息化》2023年第2期,目次46

图片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新形势下的要求,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农业种植者生产效益增长。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科学合理调整优化现有农田使用效率和质量,有效保障农业生产效益持续增长。该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建设路径,逐步提升农田生产效益,以此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国积极应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要想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应该加大力度开展重大战略实施,逐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促使农业种植者经济收入增加[1]。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有效协调城乡发展,逐步缩小二者间的收入差距。因此,要对农村问题进行本质上的解决,最关键是要处理好土地问题,这就需要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作用,保障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顺利实施。

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作用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有着很大需求,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需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此让农田生产效益增强,更好提升农田使用效率和质量[2]。第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实现粮食安全目标。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农业都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现阶段中国人口数量众多,耕地资源人均面积不足,也存在诸多污染问题,导致粮食需求和土地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大。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农田产出率,也可以增强农田的防灾抗灾能力,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投入,也可以激发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3]。第二,有效增加农民收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使用土地流转方式将以往分散化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管理,促使农业生产新模式产生。单一农户可以在村集体组织的引导下,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实现订单式农产品供给,有效提升农户经济收益。

2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有效制度约束,降低了农田建设的合理性

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分析,整个工作呈现出复杂性,涉及到诸多内容,如土地流转、施工环节、管护等。因此,在建设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既要保障农田建设的合理性,也要因地制宜,充分展示出地域特点。基于这种情况下,在建设前需要制定出明确的实地勘查方案,对各类问题进行反复论证,也要对施工质量及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更要对建设项目实施验收评价,以此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顺利完成[4]。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中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重视,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对整个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管控。如,在制度内容中,并没有明确灌溉系统、基础工程等部分的施工建设标准。在设计中,没有对农田所在地情况进行有效了解,往往项目建设到中期遇到各类问题影响,无法继续实施项目建设,只能对施工计划进行更改,既会造成施工延期,也会浪费大量的资源。甚至有的项目完工后,也是没有办法发挥作用的,只能对其进行返工。在资金使用方面上,整个建设过程没有依托实际数据资料进行资金需求预算,部分项目建设到一半开始出现资金缺口,只能再次申请资金投入,直接延误工期,也影响到高标准农田效益发挥,以此阻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2   缺乏农户有效参与,影响农田建设的成效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主要受益者是农民,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是同样的目的,能够让农田使用者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并且,不同区域农田情况具有差异,但是可以体现出地缘优势,有利于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管理作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工程质量高低程度,项目完工后的管护是否按时履行,农田使用者对其非常清楚[5]。但是,从实际建设工作得知,往往农田使用者参与程度不高,监督管理更多体现出形式化。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实现的。第一,地方政府没有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信息进行有效公开,农田使用者难以获取到充足的信息,无法很好对其实施监督管理。第二,农田使用者本身没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对于农田建设项目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第三,没有构建农田建设监督管理的有效机制,无法对高标准农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直接影响到建设质量。






3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

3.1   健全农田建设制度,保障规划设计合理性

要想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高质量完成,需要有健全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有效推动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繁多,需要在制度内容中进行明确规定,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开展中,应该重视顶层设计工作,由国家层面明确建设标准和内容,根据不同区域对标准进行划分,也要关注建设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有利于为建设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在建设中,也可以全面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如日本,既对不同种类高标准农田建设有详细的法律规定,也结合区域地点不同设置了具体的操作手册,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统一性,为建设项目完成后的验收提供有效依据。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实现,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全面依托《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内容,充分获取全国范围内农田使用情况资料,并且需要协同各部门密切配合,有效保障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此外,也要广泛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意见,确保规划设计实用性增强。

3.2   充分提升农民参与度,构建监督管理体系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应该认识到地缘优势的作用,在规划设计前,村集体自治组织需要选择出相应干部或者村民代表,充分发挥村民对区域的认知程度,辅助参与规划设计,有效制定出符合当地特点的项目建设方案,也要对建设信息进行公开。对于项目工程涉及的专业术语,应该在建设区域中开展专题宣讲会,让农民充分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情况,便于农民进行有效监督。除此之外,也要加强农民培训,充分提升农民综合素养,也要鼓励和支持高素质人群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有效发挥监督作用。在农田建设中,农民要充分认识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对自身收益的提升作用,更好推动农民对项目施工、资金使用等过程的监督。在后续工程项目完工验收环节、管护工作等,应该加强农户参与力度,有效保障工程质量目标实现,也可以确保管护工作有效落实。政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体系,能够对农民反映的各项问题进行全面收集,也要明确奖惩制度,有效激发农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充分保障粮食安全战略的实现,也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但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健全农田建设制度,保障规划设计合理性;充分提升农民参与度,构建监督管理体系,有效保障各项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应该认识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重要性,不断扩大粮食生产效率,也可以增强农民居民的幸福感,有效提升农田生产效益,也可以实现农民经济收益增长,以此更好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参考文献:

[1]郝帅,王国刚,杨艳涛,等.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追踪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OL].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14[2023-04-1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513.S.20230116.1841.009.html

[2]魏秀菊,廖艳,朱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工程的生态化发展——生态农业工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30(12):2023-2035.

[3]杨元良,郭建强,张锐,等.地质工作支撑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探讨——以四川垦造水田项目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2,35(12):71-76.

[4]李呈琛,郑诗琪,高鹏.乡村振兴背景下秦巴山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析——以宁强县罗家河村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2(19):201-203.

[5]覃振略,欧德,韦钰,等.高质量建设基本农田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1(10):32-36.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城区河道泵站管理所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