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279条

 四圣医苑 2023-06-12 发布于广东

(桂枝芍药证七太阴八: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279】【辨355】

(桂枝大黄证八太阴九: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辨356】

原论此条,自古亦多不同意见。如郑钦安先生认为:“此条原系太阳因误下,而邪陷于脾,故见腹满时痛,理应温中醒脾,似非桂枝汤所宜”,并称,“大实痛而在太阴,理应大承气汤以逐其邪,于桂枝何取乎?”其中,“大实痛”之证,尤在泾先生认为:“夫太阴,脾脏也。脏何以能实而可下?阳明者太阴之表,以膜相连,脏受邪而腑不行则实,故脾非自实也,因胃实而实也。大黄所以下胃,岂以下脾哉?”“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藏,故实而不能满”[1]

原论此条,“桂枝加芍药”一法,常常容易被认为与原论第280条(太阴十):“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弱,易动故也”相矛盾。实际上,彼文与此条之“加芍药”,用芍药六两未必有必然联系。彼为“脉弱,其人续自便利”的情形,此则未必脉弱、便利。而上文尤在泾先生称“下胃”非“下脾”,未妥。其“大实痛”的病机,仍宜参先生所释,“太阳表病,误下而伤脾气。脾陷木遏,郁生风热,侵克己土,胀满而成实痛。[2]桂枝加大黄汤用大黄仅为一两(有标注为“二两”者),为仲景先生之最少量。一两大黄,泻满从下行,三两桂枝从上行,合用以消其满痛,理非难明。

实际上,原文之所以强调“属太阴”者,特指该证乃桂枝汤之适用证,亦即提示该证病机实乃肝脾不升,而并非胆胃不降的“属阳明”之证;若“属阳明”者,则全是右路降泻之大小承气汤证,不宜桂枝加大黄汤矣。理解原文此证之疑义,不应针对一两大黄,而应针对“属太阴”与“用桂枝”起疑。简言之,原文“属太阴”一句,乃为了提示“患者的'腹满实痛’并非'属阳明’,不宜用大小承气汤”而已。

误下而致腹满时痛,无舌苔黄燥者,笔者用桂附理中丸。痛甚倍用。速效。至于大实痛者,若其人不虚,桂枝加大黄汤先去其郁阻亦可;虚人用桂枝汤加麻仁、杏仁、枳实或更加大剂苁蓉,亦稳妥。



[1]《素问·五脏别论》。

[2]《长沙药解·大黄·桂枝加大黄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