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第353条

 四圣医苑 2023-06-12 发布于广东

(四逆证二十二厥阴二十三: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353】【辨424】

原论于此先后两次论及四逆汤。三阴之寒,均来自少阴。故不见热象之三阴证,用四逆汤“温补水土而驱寒饮”[1]

既然三阴之寒,均来自少阴,为什么此证不用少阴病正法,即真武汤呢?对比“少阴十九”(《伤寒论》第316条),可见真武汤虽然亦是“寒水泛滥”“寒水侮土”(该条释文),但证仅见“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而未至于出现“厥逆”。一见“厥逆”,即是“水盛火负,阳虚土败,脾胃寒湿,不能温养四肢”[2],是以用姜、甘“温补其脾土”[3]也。

三阴径用四逆汤,此法亦是后世火神派用药之滥觞之一。简单直接,或曰简单粗暴。实际上,证见“内拘急,四肢疼”,是乙木克土,宜桂枝、芍药达木兼息风;上热不归,宜牡蛎敛阳,于法方可曰周密。加肉桂,为吴佩衡先生之大回阳饮,亦善。但大回阳饮仍嫌粗暴。

原论此法,亦可视为乃李东垣先生“甘温除热”法之滥觞。



[1] 《长沙药解·甘草·四逆汤》:“方以甘草而君姜附,所以温中而回四肢之逆,故以四逆名焉。……温补水土而驱寒饮也。……温补水土,以回阳气也。”

[2] 《伤寒悬解·卷十二·厥阴经全篇·手足厥冷证二·厥阴三》。

[3] 《长沙药解·甘草·四逆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