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汉隶华山碑

 多收了三五斗68 2023-06-12 发布于河北

关于汉隶华山碑


关于汉隶华山碑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

关于汉隶华山碑

文/张鉴宇


《西岳华山庙碑》东汉恒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初立于华山黄甫峪口集灵宫,隶书。碑文记叙周至汉间历朝祭西岳华山的祀典,弘农太守袁逢、继任太守孙璆主持重修西岳华山庙之事。碑额篆书二行六字,碑文隶书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碑末刻有“监督水掾霸陵杜迁市石”“书佐新丰郭香察书”“刻者颖川邯郸公修”等字。汉碑鲜有镌刻书者刻者姓名,碑毁久远,残石未存。华山庙碑原石毁后,清代钱宝甫、阮元等人又先后重摹刻碑,置于重修的西岳庙内,今清代摹刻碑仅有碎石存于西岳庙。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华山碑汉原石拓本传世甚少,其中著名的有四种:一、长垣本,宋拓。现存日本中村不折家。二、小玲珑山馆本又称顺德本,宋拓,此本纸墨最古,较长垣本字损处少,现存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三、华阴本,又称关中本,金元拓,此本题跋最多,现存故宫博物院。四、四明本,金元拓,此本全拓整幅,可窥碑之全貌。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华山碑的隶书是隶书发展成熟的书体。隶书在西汉宣帝时期已完全成熟,从当时简书来看,结体工稳扁方,用笔逆入平出,取横向笔势,波挑分明,横竖笔画转换处方折。这一类隶书称为八分书,普遍用于东汉的官本文书以及正规严肃的场合。立于宗庙、山川、坟墓的碑铭是为了崇祀神灵、敬怀圣贤,或记功述德、垂示后昆,都用严整的八分隶书为之。八分书工整华美,笔法丰富,装饰性强,适宜于碑刻,又能充分表现书法之美,东汉中后期的著名碑刻几乎都用八分书刻。八分书在东汉中后期不是日常最通俗使用的书体,是书法家有意去专攻而擅长的官方正规书体之一。蔡邕就是当时公认的八分书成就之最高者。华山碑以这种八分书的隶书书体刻碑,后世以季海之故,信为中郎之笔,推为绝作,虽非中郎之笔然亦大概有风规自远,亦当时名手所为,何况华山碑之立诚非一人一事所立。其文字概述前代祭华山之祀典,并述修废起顿、易碑饰阙之功,碑记书刻者名记当属庄重大举。毫无疑问,华山碑是汉隶中官方正书的代表书风。其书风整肃、庄重、雍容、华美。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华山碑书迹经过刻工的再加工,已有刀法参与,对于书写的本来笔意只能透过刀锋看笔意。华山碑的用笔特点以中锋圆笔为主,行笔时不作提按,故笔画中段饱满,笔道丰满厚重,方整沉稳之中有变化,但在波挑时两端顿按发力,笔画中段稍加提笔,笔画勾挺,逆入平入,以空势收笔,掠(即撇画)之收笔,回锋顿笔。提按分明,沉劲有力,点画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极富装饰之美。结字转折处皆方折不作顿驻,也有断开分作两笔写。华山碑结字的特点,方整匀称,气度典雅,总体呈横扁方,横平竖直,讲究笔画整齐。书写数平行的笔画,一般不作长短参差变化,或者长短一样,或者由短到长、由长到短递增递减,呈梯形;凡左右两竖多垂直,或作对称斜势;书横画皆平正,字心宽绰;左右结构的字多上齐,波挑一字之中不重出。从华山碑四明本整幅可知华山碑行列整齐,这种整幅章法的庙堂名刻很多,如《史晨碑》《礼器碑》,以及墓碑如《武荣碑》《张迁碑》诸碑,还有诸如官方刻书《熹平石经》等。由于隶八分书大多结体为扁方形,固此就自然形成字距行距的特有章法,字皆大小相仿而工匀,更能体现庄重、精整、华美之气。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华山碑在书史上地位极高,为历代宝重。历代大儒和文化名士以目睹该碑或碑之拓为平生幸事。唐代有李商隐、张嗣庆、崔知白、李德裕等题名于碑之左右,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中亦有记述。在华山碑原石及诸拓本上题名、观款、题跋的人士就有300余人,是历代题刻最多的碑石,无碑能出其右,各种拓本的收藏历史也转辗迁移,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从诸多题跋亦可看到历代对华山碑历史价值书法风格的品鉴。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郭宗昌天启元年跋:“其结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割篆未会时或肉胜,一古一今,遂为隋唐作俑。”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王弘撰顺治元年跋:“汉隶之失也久矣。衡山尚不辨,其余可知。盖辨之自胤伯先生始,先生藏帖甚富,华岳碑海内寥寥不数本。此本风骨秀伟,锋芒如新,尤为罕见,先生宝之有以也。先生于书法四体各臻妙,其倡明汉隶当与昌黎文起八代同功。或云先生岂能作哉?能述耳。呜呼!秦汉而后,记惟作者难,正善述者不易也。”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朱彝尊康熙三十九年跋:“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乘合,靡所不有,兼二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翁方纲乾隆三十九年跋:“此碑上通篆下通楷,借以观前后变割之所以然,则于书道源远最易见也。”

汪喜孙道光元年跋;“是碑在汉人八分书最为险劲,已开魏碑之先河。”

吕世宜道光十七年跋;“发笔收笔处洵是唐人所祖,若其积健为雄,藏骨于肉,断非韩(择木)、史(惟则)诸家所及,故尤足尚。”

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目录》:“自朱竹垞极力叹赏,推为汉碑第一,后儒群起而称之,遂有千金之目。反令《娄寿》《刘熊》未堪比价。其实不过与《百石卒史》相颉颃,亦未为绝诣也。”

关于汉隶华山碑

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局部)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华山碑后世以季海之故,信为中郎之笔,推为绝作。实则汉分佳者绝多。若华山碑实为下乘,淳古之气已灭,姿制之妙无多,此诗家所薄之武功,四灵、竟陵、公安、不审其何以获名前代也。”

清刘熙载《艺概》:“若华山庙碑磅礴郁积,流离顿挫,意味尤不可穷极。”

诸跋除了对华山碑的艺术风格品鉴外,还涉及汉隶法度的探讨、汉隶风格的分类,以及唐代隶书风格的渊源及评鉴。这些题跋大多都认为华山碑结体运意庄严浑厚、骨肉匀适、诗文流畅,是汉隶中和之美的代表性作品。

华岳庙(后谓西岳庙)汉代碑刻在宋人著录(《集古录》《金石录》《隶释》《天下碑录》)中均记有汉碑五通。著录凭据于拓本,并非访实碑。宋时西岳庙内哪些汉碑尚存且碑置于何址,仍难确知。《华山碑》石久毁,关于华山碑毁有三说:其一,赵崡《石墨镌华》:“此碑嘉靖中(1522年—1566年)犹在。一县令修岳庙石门,视殿上碑题皆当时显者,恐获责罚。此碑年久,遂碎为砌石。”照此,碑毁于嘉靖之后。其二,郭宗昌天启元年(1621年)跋:“余家华下,近百年前有客访其石,已毁。”照此,嘉靖前已毁。其三,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此与前两说均牴牾。赵居周至,郭居华下,皆精金石,尚且弄不清楚,顾又据何而言呢?有一点可以明确,碑毁甚早,各说都是传闻,并非目睹、经历的事。实际历代关于华山碑的损毁时间诸说牴牾,均未持铁证。元代骆天骧(字飞卿,约1223年—1300年)世居长安,留意长安故迹。骆书《类编长安志》记西岳庙汉碑一条:“汉西岳石阙铭,录云:'永和元年五月癸丑朔留日戊午,弘农太守常山元氏张勲为西岳华山作石阙,高二丈二尺’。其后为韵语,文词颇怪,又字多假借,时有难晓处。石阙铭在华阴祠后苑中。”其他四碑都不提及。一则说明汉华山碑等四碑金末元初已经不存。若是华山还有其他汉碑,骆氏不应只记石阙而漏载其他。此与郭宗昌的近百年前碑石已毁的说法可以吻合。二则说明其他汉碑尚存或与石阙铭非同置一地。

…………

责 编 | 王越美

审 核 | 吴汉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