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档查到“首都剧场”批准函 忆起与“北京人艺”之缘

 北京的骑士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查档查到“首都剧场”批准函

忆起与“北京人艺”之缘

文/部分摄影郭大誌

值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之际,令我不禁想起了前些年在“北京档案馆”查档时发现的一件“关于'首都剧场’建立”的“档案史料”——

“档号011-002-00044/48-56页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场设计的要求

“经中央文化部批准,在1954年经费中拨款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筑的剧场系一专演话剧的中型现代剧场,观众席容量为1000人,分楼上楼下,按苏联最低之标准设计。”

后改为“观众厅容量为1200人,......这一剧场建好,将成为我国演出条件较好的现代化话剧剧场。今年春间曾由总理(周恩来——郭大誌注)召集周扬同志(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郭大誌注)、薛子正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兼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等职。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郭大誌注)及欧阳山尊同志在一起讨论这个剧场的建筑问题。当场指定周扬同志负总的责任,并指定薛子正、赵沨(1950年至1990年,历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计划委员、中央宣传部科学卫生处处长、文化部办公厅主任、文化部党组秘书兼计划财务司司长、艺术局局长、对外文化联络司司长,人民音乐出版社董事长、社长,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中央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委员(艺术学科组长)、《人民音乐》主编等职务。1964年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郭大誌注)、欧阳山尊(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和“北京人艺”的创始人之一,从“北京人艺”建院到1978年,怹一直任副院长兼副总导演——郭大誌注)三同志代表市府、文化部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负责具体筹备工作。”

图片

“首都剧场”开建文件的“档案”原件儿

而据“'中国第一把小提琴’的制作者”王玫的儿子、我的朋友王坚介绍说:“父亲和母亲马弘(我老妈王琴的'右派’难友儿——郭大誌注)分别在1949年初和1950年初调到'北京人艺’。父亲受命创建'新中国乐器厂’。母亲因原是教师,被安排在'组织教育科’负责全院的政治、文化学习。——因当时有许多演员年龄较小,要学文化。

“1950年时总跟着母亲在史家胡同儿里的'人艺’;还有'人艺排演场’(灯市东口儿南边儿、米市大街路西,现在叫'菊隐剧场’——郭大誌注)——上世纪50年代初,'人艺’的一些活动都在这里举办,如舞会等;和东华门(大街路南——郭大誌注)的'北京剧场’,这仨地儿跑。现在的'儿童剧场’,以前叫'北京剧场’。'人艺’的戏都在那儿演。'首都剧场’是后来盖的。”

图片“史家胡同儿”西口儿斜对过儿的“北京人艺菊隐剧场”

图片现“中国儿童剧场”(原“北京人艺北京剧场”)

其实,王坚所介绍的“北京人艺”是“老'北京人艺’”,是“新中国”成立后率先由“文工团”(“华北人民文工团”——郭大誌注)转型走向剧场艺术的第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剧院,当时包含戏剧、音乐、舞蹈和北方昆曲等艺术门类,拥有专业剧场和戏剧、美术、乐器工厂,创作和演出了话剧《龙须沟》、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及“首演专场音乐会”,汇聚了各个时期、全国各地及海外归来的著名艺术家,是“新'北京人艺’”(现“北京人艺”——郭大誌注)、“中国歌剧舞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的前身。

说起来,我对“北京人艺”还是比较熟悉的!因老爸郭亮(杜巴)、老妈王琴都在“文化部”系统工作,所以,我从小儿就经常跟他们到“史家胡同儿”的“人艺宿舍”(“新'北京人艺’诞生地”——郭大誌注)串门儿!

有一回我帮老妈给林连昆老师送东西,结果,林老师回来晚了;因为看见我在楼道里来回溜达,住“界壁儿”的李婉芬(在著名电视剧《四世同堂》里饰演“大赤包儿”——郭大誌注)老师热情地招呼道:“到拇们家坐会儿吧?”

而上世纪80年代,我又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工作过不少年。所以,每天晚上看戏,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之一,被称为“业务观摩”。

我还记得,那时候儿,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单位食堂凑合完一顿晚饭后,就赶紧奔位于东四七条西口儿马路斜对过儿,位于东四北大街路西的原“东四旅馆”门口儿,乘坐着那辆“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老“斯柯达”大轿子,前往北京当年的各大剧场,去欣赏北京及全国各地的优秀剧目了!

“业务观摩”之后,一般都会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办公大楼的“三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现在一般称为“研讨会”——郭大誌注)。我是每次看戏时都认真欣赏,回家后就整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每次“座谈会”上一般都积极发言,以至当时主持会议的“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兼秘书长刘厚生老师都经常在会上夸奖我:“年轻人,很有想法!以后可以争取做一个口头儿评论家!”

而既然是“业务观摩”,作为话剧艺术殿堂的“北京人艺”的戏,也自然没有少看!

要说“北京人艺”的戏,那些年,我还真的是没少看啊!粗略计算一下儿,我曾经看过作为“北京人艺”专属剧场“首都剧场”的现场版、而非“戏剧艺术片儿”的有:

《蔡文姬》,顺便介绍一下儿,饰演“曹操”的刁光覃、饰演“蔡文姬”的朱琳夫妇,是我爸郭亮(杜巴)在抗战时期由周恩来副主席和地下党亲自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抗敌演剧队”时的老战友儿(我爸郭亮(杜巴)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抗敌演剧队”第六队副队长兼艺术委员会主任,也是粉碎“四人帮”之后为“抗敌演剧队”平反而向党中央上书的执笔者——郭大誌注)!在刁光覃叔叔去世后,我还曾代表已去世的老爸参加了怹在“北京中医医院”(宽街儿——郭大誌注)的“遗体告别仪式”呢!

图片

“抗敌演剧队”部分幸存老同志在“首都剧场”参加回忆“抗敌演剧队”座谈会后合影(第三排左起宋垠(宓)、陈宪武、石炎、郭亮(杜巴)、叶向云,第二排左起刘涛、刘斐章、田价人、吕复,第一排左起李葆茀、杜继琨、文燕、吕恩)

图片这份儿“档案史料”——”'北京人艺’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表“中的田冲、耿震、宋垠等都是我老爸郭亮(杜巴)在党的文艺队伍中战斗时的战友儿

我还看过粉碎“四人帮”后重排的第一版《茶馆儿》,还有《丹心谱儿》、《王昭君》、《红白喜事儿》、《小井胡同儿》、《推销员之死》、《贵妇还乡》、《洋麻将》、《狗儿爷涅槃》、《哗变》、《李白》、《鸟儿人》等不少部“北京人艺”演出的中外经典名剧;而且,创作了鱼人》、《鸟儿人》、《棋人》这“闲人三部曲”和《天下第一楼》等名剧的“北京人艺”编剧“小过儿”过士行跟我还曾是跑“文艺口儿”的记者同行儿呢!

图片郭大誌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在“首都剧场”看戏的戏票

图片

图片郭大誌收藏的《鸟儿人》戏单儿

我甚至还在“首都剧场”三楼“排演场”兼“宴会厅”(现“人艺实验剧场”——郭大誌注)看了作为“小剧场儿戏剧”之“先河”的《绝对信号儿》和《车站》的“彩排”;而且,还在这地儿参加了耀邦倡议的“中日青年大联欢”的分支项目“中日青年戏剧界大联欢”,我当时是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团组织兼职负责人,以中国戏剧界青年工作者的身份出席的!

图片

图片郭大誌与“首都剧场”

因此,依据与“北京人艺”这么多年的缘分和对“北京人艺”演员阵容的了解。

我觉得:

按道理说,“北京人艺”的演员:

第一代是于是之、刁光覃、朱琳、郑榕、黄宗洛、英若诚、蓝天野、叶子、胡宗温、童超、童弟等老《茶馆儿》、《蔡文姬》、《龙须沟》那拨人!

第二代是林连昆、李婉芬、金昭、韩善旭、朱旭、顾威、吕中、任宝贤、修宗迪、李翔、吕奇、王领、谭宗尧、金雅琴和牛星丽等他们那拨人!

第三代是杨立新、何冰、冯远征、濮存昕、梁冠华、宋丹丹、陈小艺、徐帆、王辉、王斑、王长立等(包括王姬)那拨人!

要这么说,于震,班赞等+ ,应该算是第四代了!

说起与“北京人艺”的亲密关系,我甚至还到“首都剧场”后台“化装室”去找过谭宗尧和“小濮儿”濮存昕;还独家专访过朱旭老师呢!

图片郭大誌独家专访濮存昕

图片郭大誌独家专访朱旭老师

说起来,“北京人艺”大多数儿演员的演技,我都曾亲眼在舞台上欣赏过,也亲眼见证了“北京人艺”几代演员的表演魅力!也算是跟“北京人艺”非常有缘了!

图片以此文儿入选“'我与北京人艺’主题征文”赢得的“北京人艺70年纪念章”(“金属包装盒儿”内)

图片以此文儿入选“'我与北京人艺’主题征文”赢得的“北京人艺70年纪念章”

友情提示:

1.因为认真、严谨,坚持“月更“不易!请大家点文章上部的蓝字“誌忆杂谈”,然后再点“关注”,即可连续阅读本“公众号儿”的文章。

2.如果喜欢本文儿,请大家在文章结尾处右下角儿点一下儿“赞”和“在看”!

在此一并表示——非常感谢!

作者简介:

郭大誌,原名儿郭智,本姓杜,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第47代后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央视专家审片组成员,资深媒体人,国家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政府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优秀稿件一等奖”、“北京新闻奖一等奖”、“北京广播电视奖一等奖”等众多奖项及“新闻工作30年”荣誉证章获得者,央视《星光大道》资深评委,原“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网站传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小儿就生长在北京,喜爱钻研北京历史与民俗、北京方言、文化等。

 2022年10月10日改定于京城书斋“小小采菽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