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蔷薇诗,写尽款款深情,然而真实的人生很无奈

 绿窗花影 2023-06-12 发布于浙江


文/绿窗花影

喜欢蔷薇。凡与蔷薇有关的诗句,也都喜欢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译诗,真美是英国诗人萨松的诗句,经过余光中先生的翻译,就显得优雅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汉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是神奇。

木心在《素履之往》中写道:野蔷薇,开白花,古女子蒸之以泽发。

旧时年月,深闺女子使用纯天然的护发素,是由蔷薇花蒸制而成的。一定又香又美。不知制作过程是否繁琐?现在大抵失传。

蔷薇花,在古时候不仅可供观赏,也很实用。它们悄然走进寻常人家,普及日常生活。物尽其用,多么美妙。

《云仙杂记》中讲到一则逸事 :柳宗元在收到韩愈寄来的诗之后,并不轻易打开阅读,而是先用蔷薇露洗好手,再薰玉蕤香。整个过程充满仪式感。

蔷薇,花枝柔媚,或粉或白或红,皆清丽脱俗。一场雨后,更显娇怯,“无力蔷薇卧晓枝”,风情万种,欲说还休。

白居易对于蔷薇花情有独钟。一首蔷薇诗,写尽深情与期待。

他在初入仕途的时候,曾经从野外移植了一株蔷薇,把它种于庭院内,越看越欢喜。为此,他写了一首《戏题新栽蔷薇》。诗中流露款款深情。

移根易地莫憔悴,

野外庭前一种春。

少府无妻春寂寞,

花开将尔当夫人。

白居易升任少府的时候,已经三十多岁了,还不曾娶妻。他忘不了青梅竹马的恋人。那个唤作“湘灵”的女子,在他的眼里美若天仙,比嫦娥还要美。他曾写过一首《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

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

碧纱窗下绣床前。

随着年事渐长,与恋人渐行渐远。美人如花隔云端。两小无猜成了永久的往事。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爱而不得,相思辗转。白居易心有所思,情有所寄,写过无数的诗词,给他的恋人。在这里一笔带过。

在寂寞的春日里,白居易面对一株新移的蔷薇,竟然心生怜爱。

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他劝慰蔷薇:“远离故土,漂泊此地,你千万别憔悴啊。其实呢,野外与庭院都一样的,春天都会来眷顾。”

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他接着深情告白:“我现在身为少府,仍然不曾娶妻,尝尽春天的寂寞,等你开花了,就把你当作我的夫人。”

这当然是戏言。一阵风吹过,蔷薇摇曳生姿,曼妙而舞。或许它笑了,感动了。不得而知。

蔷薇花野性奔放,不择土壤,自然好养活。一不小心,就绵绵延延,枝枝蔓蔓缠绕,春末夏初之时,一片花团锦簇,芳香袭人。

写完此诗,约一年之后,白居易难违母命,情非得已,娶了所谓门当户对的杨氏。富贵的杨氏在白居易眼里,却是“不如村妇”,令人啼笑皆非。

白居易始终难以释怀的是他的初恋,之后的数十年里,白居易的思念何曾停止过。

有过刻骨的相思与爱恋,才会写出感人肺腑的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的诗句,不是从笔端流出,而是从他的心底流出来的。

真实的人生,从来都不可能事事称心。遗憾在所难免。寂寥时,有诗词可慰平生,花香草蔓可解愁闷。足矣!

感谢阅读,愿君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