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中国团餐行业发展报告》解读三,解码团餐标杆企业突围之道

 godgame 2023-06-12 发布于云南

图片

疫情反复之下,团餐业面临消费需求变化、食材涨价、招工困难等诸多挑战。部分小型团餐企业深陷困境盈利下降,而多数随疫情做出模式变化的团餐企业则营收均有所增长,增长幅度在18-60%,同时被不少团餐品牌作为榜样及标杆追随。

为揭秘优秀团餐企业应对疫情危机的突围之道,给行业提供有价值的范本参考,团餐谋通过对千喜鹤、麦金地、中膳、誉兴、索迪斯等头部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深入发掘了其独特的创新机制,希冀团餐从业者能够从典型案例中得以启发。

 
图片

 

图片

典型案例一:千喜鹤

借助数字化工具
实现传统运营向数字化运营转型

当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团餐企业打破粗放式经营,朝向精细化迈进,中国团餐行业龙头企业千喜鹤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拥抱数字化浪潮,完成内外部升级转型的高效“变身”。

《报告》显示,千喜鹤设立专业IT中心,依托自主研发、第三方合作等方式,打造智慧餐厅及数字化平台。其中,集团结合一系列智能设备,创新订餐模式,实现精准备餐和采购、加强员工和餐厅的互动、提升员工就餐体验和餐厅服务水平。同时,通过供应商、采购、库存、成本、物耗、食品安全、明厨亮灶、经营分析等系统管理功能,完备各业务运作流程,并由集团总部进行统—监管。

图片

同时建立公司数据统计模型,打通各业务系统数据连接,共享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运算、归集和自助分析,提高数据统计分析效率,快速响应业务对数据分析需求,挖掘数据价值,运用数据进行科学运营管控,使数据真正赋能于经营,实现传统运营向数字化运营的转型。

千喜鹤还在产品研发、食安管理上引入数字化、智能化工具和技术。建设上千平米的研发中心,配备先进的研发设备设施,引入国内顶级的餐饮厨师和食品研发科研专家、专业营养师,与50多家食品工厂实验室合作,采用数字化设备把社餐产品进行标准化研发,运作上个万团餐品牌,并推广到团餐全行业中。另外,公司成立初期就设有专属食全管理体系,借助数字手段,把食品安全关键环节控制点提炼并细化出数千项数字化管理标准,逐步实现从采购到餐桌全流程的数字化食安管理流程。

图片
典型案例二:麦金地
打造中国城市餐饮安全代运营综合服务商

《报告》显示,麦金地牢牢抓住近几年中央厨房的发展机遇,以央厨产业园带动三产融合发展理念建立城市供应链,为城市餐饮安全运营服务商打好保障基础。

具体来看,运营上的央厨产业园模式即在合适地区建设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同时融入食品加工及餐饮服务、生鲜超市等中央工厂及部分配套设施以及食品工业园区,对当地农副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工业化加工,进而通过全国供应链平台、城市中央厨房,最终实现在社区菜场、教育餐饮、城市保供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另外,公司采用三产融合发展理念,一产在多个城市建设生产基地、二产合作建设央厨、三产帮助当地政府进行城市团体餐饮保障服务。

图片

在公司管理上,麦金地发挥集团中台作用支撑合作伙伴以平台加创业方式进行全国性扩张。其分别在上海和成都设立运营总部与管理总部,作为中台支撑合作伙伴加入,以“平台+创业”方式进行全国性快速扩张。目前,公司企事业单位高端团膳餐饮项目已超过500个。另外,集团于2014年完成了股份制改制,引入了中金资本、 光大国际等资本机构,完成了餐饮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这也进一步加快了公司的上市步伐。

图片
典型案例三:中膳
一城一合伙,打造全产业链平台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不少团餐产业链服务企业抱团取暖、高效协同,构建行业命运共同体。其中,中膳进一步推进“一城一合伙”模式,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优化,互利多赢的机制。

早在2016年,中膳六位主发起人就推动中膳成立,并召集26位联合发起人共同开拓市场、经营企业,集团的三级合伙人制度也源于此,而这批联合发起人,大多成为了日后的城市合伙人。

图片

三级合伙人的第一级为城市合伙人,是由中膳总部与当地团餐人或者团餐企业共同成立本地中膳,总部参股或控股,依托中膳总部资源及支持在当地进行业务开发、项目运营、品牌推广等,让中膳迅速覆盖全国及东南亚(菲律宾),成为中国团餐十大品牌。第二级战略合伙人是城市合伙人的补充。已开发城市合伙人的城市,可以吸纳战略合伙人成为合作伙伴,共同经营开发当地的团餐业务。第三级为事业合伙人,其是集团总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或对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符合一系列条件的职场精英,后续可升级为公司合伙人,并给予股份。

更重要的是,中膳打造了从种子到筷子的全产业链平台,形成了一园两仓的智慧物流模式。在团餐供应链方面,开创了云端餐饮供应链数字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了3个产业园,布局了5家中央厨房,并以150公里为服务半径,配置N+城市中心仓及N+区域前置仓,形成一园两仓的智慧物流模式。

图片
典型案例四:誉兴
产业链多方布局
学生营养餐全国百县扩张

面对多点散发的疫情,总部位于深圳的誉兴则采用集团化发展模式,通过在团餐产业链条多方位布局,不断提高业务整体竞争力,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自身的影响。

《报告》显示,誉兴集团下成立了多个子公司,包括誉兴团膳、誉兴食品科技、兴庄农产品、誉兴团膳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海年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覆盖的业务从团餐,到上游供应链、团餐业技能培训及团餐相关厨房设备的供应等,全方位布局。

图片

其中,誉兴团餐业务已具备提供80万人+就餐的服务能力;供应链业务体系包括了从基地种植到物流配送的全方位服务,服务客户包括食堂、社会餐饮、航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唯一团餐行业技能培训学校;设备供应则提供中央厨房设备一揽子服务,服务能力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目前拥有30多家分子公司,业务网络遍布全国23个省市,运营项目数达到596个,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

而誉华食品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誉兴集团旗下核心产业之一,专营全国学生营养餐项目,提升中小学生配餐标准、传递食育文化。截至目前,公司已服务超70万学生,分别以冷链模式、热链模式提供原材料及成品餐。前者包括毛菜配送及净菜配送,后者包括桶餐配送、盒饭配送。如今中小学营养餐是誉兴核心产业之一,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百县大战,大力开拓营养餐项目。

图片
典型案例五:索迪斯
以人为本,打造团餐3.0模式

国际团餐巨头索迪斯基于消费需求变化,从“餐饮服务”到以餐饮为触点升级,开创3.0模式,希望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定制化、无缝式的就餐体验。

其中,索迪斯3.0模式从提供驻场餐饮服务升级到现场烹饪结合中央配送模式,按需、随时随地提供餐饮服务。在此过程中,运营方式从单纯的线下变成了线上线下结合,烹饪方式上不再局限于现场制作,品牌上从单一索迪斯品牌变成了吉野家、汉堡王、必胜客、鲍师傅等多个社餐品牌结合的形式,最终提供多元、定制的就餐体验。
 
图片

除餐饮服务升级外,索迪斯还致力于中国业务数字化生态系统的建设。2022年,索迪斯在上海推出了数字化未来餐厅,全流程引用了各种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助点餐屏、智能保温餐柜、自动化炒菜机器人等。此外,索迪斯还通过资本合作方式加速发展和增强在中国的餐饮转型步伐,已连续两次投资美餐,投资规模达数亿元。

总的来说,疫情带来了消费场景以及消费偏好的变化,团餐企业发展的关键是精准识别这些变化带来的新市场空间机遇,捕捉自己的差异化特点。
图片
此文是针对《2022中国团餐行业发展报告》的系列分享与解读-典型案例分析(上)篇。本系列分享共分4篇文章,下一篇为《典型案例分析(下)》,将深入分析德保、速派、美餐、雄伟科技、万喜、芒果青年等团餐企业发展,提炼及总结其先进的经验打法,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