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罗转岗

 戒嗔swnefm4yfv 2023-06-12 发布于黑龙江

老罗所在的工厂,是国有大型企业,建国初期曾经历过和其它军工企业一样的辉煌,当年,当老罗还是小罗的时候,进厂学徒,被分配到机加车间,他的师傅是个闷葫芦似的六级工,车工活干的漂亮,一块废铜烂铁到了他的手里,一会儿就办成了精致的手戳或者别的什么。这种手艺让小罗觉得惊奇,他的家里有父亲从前苏联带回来的锡壶和银盘子,小罗早就对人家的工艺垂涎欲滴。所以,从当学徒工时候起,小罗就把自己最高的目标锁定在成为八级工匠上,并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努力。那时候的八级工匠在人们眼里,就是现在的博士,很受人尊敬的。而且八级工匠的工资,足可以体面地养活一大家子人。那是当时唯一可以赚到钱的途径。

在车间里,小罗是个公认的爱琢磨的小伙子。人家工余时间甩扑克,他却拿着弟弟的几何书,琢磨圆中带方的表面积,边长和周长。那些小青年凑到一起研究厂子里的漂亮姑娘,他就跟师傅偷着学艺。等到两年出徒的时候,小罗已经可以车四级工的活了,而且,次品率非常低。车间主任见这个小伙子与众不同,有意提拔他到车间帮忙,参加管理,在当时,那可是了不起的进步,可小罗想了一想还是没去,他要在年轻的时候,趁热打铁把手艺学到手,现在这个水平还不能达到他的要求。在这谭水里,小罗一个猛子扎进去就是十五年,手艺日渐精进,技术纯熟老练,在兵器部的几次表演赛中都拿到了好名次。

时光荏苒,小罗进入中年,他从生产一线调到了车间的技术室,后又到质检室工作,整个工艺流程在他心里已经八九不离十,成了名副其实的“通才”。他的妻子是厂子弟学校的物理老师,是个外向型的女人,对人热情,知书达理,目标明确,沟通能力极强。所以,当厂子逐步走向衰微,大家还在观望、等待,期望国家能救之于水火的时候,她凭借女人敏感的直觉,察觉到这个行业正在走下坡路的现实,而且,一时半会不会有大的起色。即使国家有心振兴这些老厂,起码也要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因为整个大趋势是世界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年代,即使有局部战争,中国目前的工业基础,也不足以生产出高科技的武器,争取到国际订单。与其在这里熬,不如借风远航,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找到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时,南方城市正在进入快速的发展通道,他们的工业基础和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何不趁自己还年轻,还能接受新技术、新工艺,找到一个发展平台,学习掌握新的技能?

他们商量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趁暑假到温州和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寻找合适的机遇,他们的目标是先打工,后开厂,最次也要当合伙人。等老罗稳定了之后,妻子再过去汇合。他们考察了很多家,在一个朋友的引荐下,老罗在一家香港人投资的磨具厂找到了技术主管的职位,东家很满意他的资历和能力,给的待遇超过了他们的预期,所以,老罗根本就没有跟妻子一起回来,直接在那里上班了。

其实,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高,都是进口的智能车床,精确度比厂子里的床子高多了,老罗干的得心应手,也很轻松,一点没有给私人老板打工的战战兢兢,每次老板把香港和国际上流行的玩具样品拿回来,老罗琢磨几天就可以拿出个八九不离十的样品,再经过推敲和打磨,完全可以乱真。老板像遇到了救星,工资一涨再涨,老罗的心里不仅踏实,而且开始跃跃欲试地筹划下一步的计划。

他在厂子附近看中了一户二手房,打电话跟妻子商量,看是不是先买下来,他已经有能力她们娘俩接过来,即使一时半会儿妻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凭老罗一个人的工资也可以养活一家子了,而且,到了这里,老罗才发现过去的思想多僵化,在一个树上吊死的想法多狭隘,把孩子考大学当成唯一出路的思路多幼稚,在老罗眼里,随便干点什么都能自食其力,而且赚的不比那些上大学的孩子少,前景也不必他们差,看到电视里那些大学生们在招聘会上被挤成肉饼,老罗就不想让孩子也走这条路,他要自己开厂,开创一番事业,让儿子大学毕业后,不至于受这份罪,此时,他们厂子里相继招来了几个大学生,都是从最基础的干起,老罗从中得到启示,他想,如果自己有了厂子,就可以给儿子提供一个不错的事业基础,自己趁年轻,再带他一段时间,只要他脑子灵活,肯吃苦,前途肯定一片光明。商量的结果是举家南迁,虽然遭到了父母及亲朋好友的极力反对,但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老罗觉得自己的想法已经和家乡的这些人有很大差距,所以,他义无反顾。

他妻子不是能在家呆住的人,尤其看到这里遍地都是机会,她很兴奋,她发现家附近的小孩子,因为父母都在忙生意,根本就没有人管,而自己家里又很宽敞,一整天的时间又没事做,何不利用自己的专长,在家里开设补习班,在家里就把钱赚了,既无风险又不用投资,老罗知道她不是个干吃饭的女人,也很支持她,而且,他清楚妻子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妻子一定会大有作为,说不定会比自己更有成就,因为她非常敏感,脑瓜也灵活,很适合这里南方宽松的气氛。

课后补习班很受孩子们和家长的欢迎,孩子们不仅可以补习文化课,而且,北方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孩子们的普通话也突飞猛进,而且,不同地域的人思维方式和思想有很大的互补性,北方老师给他们讲解的《沁园春。雪》让孩子们体会到别样的韵味。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

老罗的儿子上了当地的中学,在跟当地孩子的交往中,沟通能力和思维的灵活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夫妻欣喜地发现,换了水土的孩子体格更加健壮,个子长高了很多,加上北方人天然的沟通社牛,很受同学们的喜欢,见识了很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眼界更加开阔。

忙碌中时间过的很快,这时候家乡的工厂已经走入快速的下降通道,同事和亲友,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地,环境迫使他们往外走,所以,到老罗这里考察的人一拨接一拨,看到他们蒸蒸日上的小日子羡慕不已,纷纷要老罗帮助自己找个营生,老罗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家里来的人不可能不帮,但既要帮助找合适的工作,又要安排他们的食宿,实在有些力不从心,而这些出来的人,也是手艺不错,才敢出来一拼的,时间长了,势必要形成竞争。老罗的妻子正在酝酿新的发展计划,看到这种状况,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人合伙,技术入股,做合伙人。

当时,正有一个厂因为老板要移民,要把厂子出兑,那个厂子主管生产的厂长与老罗相熟,老罗因为给同事找工作的事找他帮过忙,在接触中,那个厂长对老罗的技术和为人都很欣赏,因为知道内部设备和经营的底细,产品销路畅通,只是技术和生产能力心里不太托底,老罗正是这方面的行家,人又诚实,于是,他找到老罗提出合伙的建议,正与老罗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一拍即合。又从其它厂挖来了一个销售精英,三人各占30%的股份,明确责权利和分配形式,制定了合适的发展目标,各司其职并发挥自己的特长,老罗在亲友中优中选优,挑选技术过硬,又适合打工的人撑起厂子的生产的主框架,没用多长时间磨合,生意已经做的风生水起。

老罗的妻子见已经没有生计之忌,就开始大展拳脚开始开创自己的宏伟计划,她早就瞄准了技术学校这个项目,立志要开设可以学以致用的专业,为当地的企业培养实用的技术工人,经过一至两年的培训,这些工人就将是当地企业的技术骨干,解除当地企业的技工荒问题,这些孩子也能凭手艺有个正当的职业,甚至可以让当地的整体工业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当地政府也很给力,帮她找了一个废弃的厂房,夫妻俩的事业开始扬帆远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