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4年,周总理收到一封信,随后一女子被送往台湾,老蒋亲自迎接

 风声之家 2023-06-12 发布于江苏
1964年,周总理在百忙之中突然收到一封信。写这封信的人是原来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汪日章。在这封信里,汪日章除了向周总理汇报自己在奉化的思想改造活动之外,还向周总理提出国家能不能帮忙照顾一个女人。
周总理看完信后,便安排人将此女子接到上海,随后又派人把她经香港送到台湾。而蒋介石听闻此事,更是专门安排其子蒋经国去香港接机。待人抵达台湾之后,蒋介石还亲自迎接。
这件往事尘封多年,少有报道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档案的解密。这个女人的身份也浮出水面,这一期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这个女人和她背后的故事。

蒋介石的恩人

也许有些朋友会八卦一下,觉得这个女子说不定是老蒋的旧情人。实际上,这个女子当时已经96岁高龄,她是蒋介石的舅母蒋妙月。
如果仅仅是舅母这层亲戚关系,蒋介石也未必会如此重视。蒋介石之所以对蒋妙月格外尊重,最重要的是蒋妙月是蒋介石的恩人。
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是溪口当地的富户,他一生总共娶过三个老婆。第三个老婆王氏,是离溪口不远的葛竹村人。这个王氏也就是蒋介石的生母。
蒋妙月在家族关系上和蒋介石有两层关系,一者蒋妙月也是溪口同族,按族谱来说算蒋介石族姑;二者蒋妙月嫁给了蒋介石的舅舅,是蒋介石的舅母。但是这个舅舅是蒋介石父亲第二任老婆孙氏的兄弟孙琴风(又作孙琴凤),严格说起来血缘关系有点曲折。

蒋介石8岁丧父,虽然家境不错,但孤儿寡母总归事事艰难。而孙琴风和蒋父私交不错,两口子平日里也对蒋介石母子颇多照拂。
在蒋介石的青少年时期,孙琴风、蒋妙月两夫妻多次在蒋人生重要关口施以援手。
1903年,蒋介石被母亲送到了奉化城里的凤麓学堂读书。大概是少年顽劣,又或是蒋介石心气太高,没读多久,他就自作主张地从学堂退学。蒋介石退学的理由是看不惯学校里陈旧的旧式学风。
从奉化回到溪口老宅,蒋介石免不了遭到母亲的责难。心情苦闷之下,蒋介石去找舅父孙琴风诉苦。孙琴风和其他人不同,没有一味指责蒋介石,反而称赞他“英武阳刚”,给予蒋介石更多的是鼓励
1906年,蒋介石想去日本考军校。母亲王氏听了之后坚决不同意。母亲不同意,蒋介石就没有钱去日本。这个时候又是蒋妙月夫妇施以援手,两口子给了蒋介石一笔钱。有了这笔钱之后,蒋介石才得以东渡日本。只不过后来没有考取,蒋介石只好打道回府。
回国之后,蒋介石又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并在1908年再次动身去日本留学。1910年,蒋介石回国参加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是胜利果实却落入了袁世凯之手。大权在握的袁世凯依仗着北洋精兵,一步步地撕下自己的伪装,不断倒行逆施,最后甚至要当皇帝。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引发了全国人民的不满,最终引发了“二次革命”。
彼时的孙中山等人,不管在军事上、经济上还是组织动员能力上都远弱于袁世凯的北洋系统,各地革命党人又各自为战,“二次革命”很快就失败了。
“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等人再次流亡海外,袁世凯以重奖悬赏捉拿陈其美,而蒋介石作为陈其美的心腹,自然也在通缉名单之上。
为了躲避追捕,蒋介石只好跑路。溪口老家是回不去了,蒋介石就跑到了蒋妙月夫妇所在的萧王庙镇。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收容一个通缉犯很可能就是自己也被牵连。但是蒋妙月夫妇二人没有把蒋介石赶走,反而帮助蒋介石藏匿行踪躲避追兵。待风声暂缓之后,又是蒋妙月变卖了家中良田数亩,给蒋介石凑够了逃亡日本的路费。
如果说蒋介石第一次留学日本,蒋妙月夫妇的帮助还只是对于家中后辈的支持;那么这一次的帮助,蒋妙月夫妇可是冒着生命危险。
生死关头的冒死相救,这就让蒋介石铭记一生。更何况,蒋妙月夫妇后来还帮助蒋介石搞定了发妻毛福梅,使得蒋介石成功和宋美龄结婚。
蒋介石发迹之后,对蒋妙月夫妇非常尊重。每次回乡,蒋介石都要去看望蒋妙月夫妇。孙琴风过世之后,蒋介石依旧将蒋妙月视为至亲,回乡第一件事给自己母亲扫墓,第二件事就是去看望蒋妙月。
蒋介石离开大陆之前,曾经想让蒋妙月跟着自己去台湾。但是此时蒋妙月年事已高,不想路途奔波,便选择留在老家。

汪日章的来信

蒋介石见舅母心意已决,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此时他心里还抱有幻想,认为自己过不了几年就能卷土重来。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蒋介石的幻想只能是幻想。
在原本要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的人中有一个名叫汪日章的人。这个人也是浙江萧王庙镇人,和蒋介石也算是亲戚,两人一样都管孙琴风叫舅舅,蒋妙月为舅母
汪日章给蒋介石当了5年多的侍从秘书,即是亲戚又是心腹。
蒋介石撤离大陆之时,汪日章人本来已经到了广州准备一起逃往台湾。但是临走前一天,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便返回奉化老家,从此就留在了大陆。
斗转星移,蒋妙月的年龄越来越大。女儿也去了台湾,丈夫已逝,留下她一个人孤苦无依。汪日章虽然时常帮助,但是毕竟自己家里也是老老小小需要养活,实在无力照顾蒋妙月。情急之下,1963年汪日章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介绍了蒋妙月的情况,请求政府能不能帮忙照顾。

周总理收到信已经是1964年。周总理指示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此事。过了一段时间,相关部门派专人把96岁的蒋妙月接到上海。
蒋妙月这时虽然96岁了,但是身体还算硬朗,口齿清晰,能清楚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周总理的指示之下,有关部门对蒋妙月给予了适当的照料和帮助。但是蒋妙月自己提出希望能去台湾,投奔女儿。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蒋妙月在大陆已经是老无所依,晚景凄凉。如果能去台湾,还可以和女儿团聚,也有人能给她养老送终。
蒋妙月的请求被反映上去。彼时大陆和台湾关系依旧紧张,蒋介石在台湾贼心不死地喊着反攻,对我党各项政策进行污蔑。两岸人员来往也不通,照理来说拒绝蒋妙月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党和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出于人道主义的考量,决定同意蒋妙月的请求,并通过特殊渠道告知台湾方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蒋妙月在女婿的陪同下从广州前往香港(也有记载是前往澳门),准备从那里飞往台湾。

蒋介石亲自迎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蒋介石蜗居台湾,自然也思念故土奉化的一草一木,思念老家的亲人。
而蒋妙月对于蒋介石而言,远远超过普通亲族,在人生数个重要关口都出手帮助过蒋介石。倘若当年没有蒋妙月夫妇冒死相救,或许蒋介石早已被北洋军阀处死了。
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听闻远在老家的舅母蒋妙月还健在,并且即将来台,内心非常激动。他当即安排蒋经国前往香港迎接,并做好沿途的陪护工作。

当蒋妙月抵达台湾之后,蒋介石更是亲自迎接。两人此时都已步入老年,再次相见无不潸然泪下。此后蒋妙月就留在台湾,蒋介石亲自安排人员照顾,侍奉其终老。
而对于蒋妙月的后人,蒋介石也是颇多照顾,这份照顾一直延续到蒋经国病逝之后才结束。而蒋妙月的后人在蒋经国病逝之后,生活也陷入困境。这都是后话,按下不表。
蒋妙月这件事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双方都心照不宣地没有大作文章。在这件事上,大陆方面没有人为设置障碍,反而尽力促成此事,彰显了共产党人宽阔的胸襟。蒋介石也在后面通过特殊渠道向大陆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谢意,称赞周总理是一个“完人”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