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掌手法要诀总论,四十八法(上)

 无名老熊 2023-06-12 发布于山东

歌三十六首译述了身法之锻炼,对于步法动转,劲路和招法的来去,言之确凿,足为津梁人门引路,可跻堂奥。兹再将手法要诀,开示后学,以济本掌中使用之极。如能切而磋之,琢而磨之,则能更精进一层矣。

下面述及总诀四十八法,皆为练习技击者所不可忽视。至于掌械一理,融会贯通,兼悟其法,四十八法是不可多得之要诀。

第四节 手法要诀(用招方法)

一身法

手法步法要相随,手到步落力必微,

手脚具到腰欠力,去时迟缓抽难回。

注:发招变式腰和步必须相随,应手到步亦到,若有不合之处,恐难取胜。故手虽到而步未到,尚落其后,纵然得势而制人,其力亦必不大。再则手足均到,而腰之力不足,发招亦无大效。必须手、足、腰,三者具到方可。否则去时迟缓,而抽回亦难。

二相法

对御群敌相法先,未从进步退当然,

退则审势知变化,以逸待劳四两牵。

注:对敌进攻之术,无论人之多寡,当察敌之强弱,相度来

敌之虚实 ,而后求之。应须未思进,宜先思退。非畏其势,盖因退则有余地,可藉以审其势,而易于变化。以己不足补而自足:彼虽有余,而其进攻反为不足。此时即以我之有余,而制彼之不足,以我之余制彼之劳,此谓之四两拨千斤之巧。

三 步法

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

进退出入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注:动梢动根前已言之。但根梢无定位,若手为梢而膀为根;发手为梢而脚步为根。故此法中言,手之快不如半步跟,可胜若干之力。欲制敌之手而避其招,如得半步之力,则易于制胜,舍此法是求远也。

四  迈法

功夫本从弯步来,两手变化随步开,

高挑低搂横掩避,推托带领不离怀。

注:转掌之功夫,原从用弯步走圆圈开始,久之得力之后。双手自有生化之处。惟无论如何变化,其力量来源,总由走弯步而起。故两手之招劲,依步变换,随步开合。每一招势,尤如水渠之意,高低迎拒,上挑下搂,纵横掩避,各尽推托带领之力其运用之法,皆存乎一心。

五连步法

连步法三费功夫,使手要简自然无,

搭手转身是空手,机会恰巧是江湖。

注:掌中步眼,是讲行门过步。欲究其说,必讲进退连环,往复折叠,各具其妙。若拘泥成法,易弗周折,反而不如直接了当为好。故以步推及到手,其用招力求简单,发招制人均做如是观法。

若遇搭手,如何转身便走?此为诱引之法,使其随我术中。故出手为空,是引敌而人,我再回身击之,此法非功夫精到者,不能掌握机会之恰巧。

六 顿步法

顿步不要两相齐,前虚后实至参差。

若要站齐前后仰,亦且腰短少灵机。

注:八卦掌以走转为主,无有定势。但因行走变化之际,遇有停留,不过是刹那间停留,此谓之顿步。这时要求步法须前后错置,应前腿虚、后腿实,是为取之进退灵活之目的。如果两腿相齐,不分前后,若非前跌,即是后仰,皆倾倒之象,非本掌所宜。况两腿不讲虚实,不分前后,腰不易灵活,而力也不能大。

七 手法

偏重则随两重滞,外硬里软拈枪式,

横推里钩身为主,只有吸手腰腹随。

注:八卦掌之法,最忌双重与偏沉。若犯偏沉,则随他人之力而去;若双重或彼此并重,均不易运转,非滞而何!外面虽作强硬之形,而内应存柔软之意,如拈转枪尖随之而人。

遇横而推,见里则钩,变换来力之方向,挪移彼力之重心,使其无所依附,而我身有主,此为制胜之良法。其法之用,须得吸手之妙,而且腰腹要随之。

八力法

人说冷弹脆快硬,我说冷快是一般,

脆硬细分无二致,发动全凭心力含。

注:八卦掌之用力,最讲五妙之力。但冷力与快力相合,即起弹力作用。脆与硬二字表面不同;不可分谓之硬,可能分谓之脆,二者解释为表面之言。如果细分,则脆者非不硬,不过硬者分之较难而已。总之出发之原动力,皆主乎心力含蓄之。

九 存力法

只会使力不能存,力过犹如箭出弦,

不但无功且有害,轻输重折且失身。

注:力之所发,能使物动,若动之后而欲止之,亦非力不可。故有发力而无存蓄之力,亦不能成功。盖力之通过,犹如脱弦之箭飞去而无存蓄,其害不只无功,而且轻则必输,重则伤折,难保自身之安全。

十 续力法

力着他人跟已断,若再继力彼难逃,

此时惟有冲前步,长腰长膀一齐交。

注:他人之力被我引吸或牵动时,其足跟则动摇,是为根已断。此时若能续些许之力,则彼方必难支持。但如何续力?不在于手腕之力,惟在前步一冲而已。且冲步而进,复能长腰、长膀,一齐纵之,他人如何能支持。

十一降人法

快打慢兮不足夸,强制弱兮不为佳,

最好比人高一招,顾盼中定不空发。

注:快之打慢,强之制弱,是人对人,物对物的自然现象与巧能胜拙有相似处,但实有不同。盖巧者不存在快与慢,也不在于强与弱,而存于巧之妙。而拙不及巧者,乃不足为强,转而为弱。今欲高出一筹之法,不在于强与弱,即在于左顾右盼中定之间,持稳准之力,无空发是为得之。

十二 决胜法

彼力千钧快如梭,避强用顺快不挪,

千人只有三五近,稍伸手脚不难遮。

注:敌来之力虽强而疾,并无可怕。彼用强力而来,我则顺其力而化之,使其强无所用。若彼疾风掣电而至,更不用惊慌,亦不过用一挪移之力,足可制之。此诚为启发人应敌之法。

假若有千人之敌在面前,身后,亦只眼观之数而已。这时审查在身边之人,择其弱者而取之;其余虽众未在目前,暂置度外,故稍伸手脚,已足应付。

十三用法

高打矮兮矮打高,斜打胖兮不须摇,

若遇瘦长凭捋带,年迈无功上下瞧。

注:凡遇身高者要用矮式,低身而引之,使彼不得逞其高;若逢身矮之人,我则凭居高临下之式,以击其头项,使彼不能恃其低;遇肥胖之人,可斜击之,因其身体胖大动摇费力,用省力之法,斜攻足可制之;瘦而长者,仅使捋带之法,则彼所使各招,均不易发出;遇年老衰迈之人,胜之不武,即或攻之,亦不为功。只须观之,勿须计较。

十四 逢闭法

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遇,

肩肘腕胯膝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

注:手之三关为肩肘腕,而腿三关为胯膝足。凡动手过招时,紧避上部之肩肘腕三关,而下部之腿脚做伸屈之势而变化之,是为全身之攻闭法。

所谓三关,皆视平步直与弯屈定之。无论肩肘腕和胯膝足皆可用之,再加上自己缩颈空胸,用步法引其出招,以观其破绽而取之,即我以步带动身躯,使彼不知如何封闭。

十五接拳法

五花八门乱如麻,长拳短打混相加,

你越快兮我越慢,我要发时神鬼夸。

注:大凡拳脚精快之人,多以足踢拳打,往来纵横,如急风骤雨般上下交加。此时我必须心中稳定,聚敛精神,观察来路以逸待劳,不争血气之勇。彼来愈快,我则愈慢,使彼进无所取,待其疲而击之。我之招不发则已,发之而彼莫知所守,则其快有何虑之。

十六摘解法

多少拿法莫夸技,两手拿一力固奇,

任他神拿怕过顶,穿鼻刺目势难敌。

注:八卦掌多不讲拿法,但偶然使之,亦有足观者。故善拿者,无论何式不过两手,若拿其一手,另一手已失去作用。

任凭彼拿法多么利害,我则高举过头,足以泄彼拿力,使其无所用。何况我再用穿其鼻、刺其目乱人之法,以攻之,其拿法虽妙,亦不得施展。

十七 接单补双法

莫说两手仗坚兵,一来一往是其能,

闭住左手右无用,双手齐来更无功。

注:有时遇敌手持利器进攻,一封一闭固然属其能,但其两手只用其一,若见敌之来势以制之。制住左方,则右方不得逞;闭住右手,则左手必无所用。即或双兵齐下,其势凶猛,也不济事。盖一手前来 ,尤有后手之兵以做接应,双手皆出而被制没有后继之兵,何能成功。

十八 打磨指山法

他人采手我不然,侧身还击彼身还,

他若还时我入手,他若封时三手连。

注:何谓指山?即见山石而指。打磨欲成磨石之材。即欲打磨而先见山,是为声东击西之法。

他人来手击我,我则侧身化而击之,彼必自退。若彼再还击,我则乘势而人,彼必不支。假若他人封闭我手,我则用手连环击之 ,使彼莫测,则彼定无法措其手足。

十九脱身化影法

他不来时我叫来,他若来时我化开,

不须手避凭身段,步步不离两胯哉。

注:双方对阵势均力敌,彼不轻易出手,我则应出手引彼出手。待彼出手攻击我时,我则走而化之,勿须用手封避,只用身法引之,此为脱身化影之法,使敌进之不得,退之不可,此乃八卦掌之妙法。惟此法之进退闪躲,皆在于步之行走方法。须记住,进退不离两胯安排得当是否?

二十背后转身法

伸手要小步要大,开步半胯贴身抓,

跨步落地蹲身转,他若转时我鹰拿。

注:出手时要有存蓄之力,故伸手要小,行步要小,但在进攻时步要大。走开之步附着他人之身时,半步已足贴进,此际只用抓人之力,使彼不能旋展。若他人拿我亦用跨步,我则蹲身而转,其法可破。换言之:彼拿我转固要蹲身;若我拿彼转,则我施鹰爪之力可制之。

二十一 磕砸劈撞法

磕来还磕我要先,砸右换步左手粘,

劈来叠肘桩横立,撞来乾坤手摇圈。

注:彼拳由外至,我则用磕。彼磕来我也磕往,但我须先人为佳。若彼向内砸来,我则换步,以左手粘其手,再换劲出手为妙。彼若劈来,我须叠肘为桩,或立或横,以破其势。彼如撞来,无论单双,只须双手画圈形,足以泄之。

二十二半圈手法

他人手法多直线,跨上半步等如闲,

即或指直打斜法,再跨半步不相干。

注:他人攻我直线而来,我则不须迎拒,只斜跨半步,使彼攻击方向落空。即或他人用直攻斜打之法,我则再跨半步,彼亦打空而无所作用。故此法称为半圈手法,有制人稳操胜算之能。

二十三 整圈手法

四面敌人我在中,穿花打柳任西东,

八方凭势风云变,不守呆式不守空。

注:我被围困之时,须要穿花打柳,指东杀西。彼从四面八方一齐上前,各展其势,我则往来穿变,不应有呆板之势。应前后、左右、进退,瞻顾,见机进招不虚发,不停滞,不走空。处处虚实,因人而施,此为以敌制敌之法。

二十四 心眼法

心如大将眼如法,见景生情能制他,

最忌心迟眼不准,手忙脚乱费周折。

注:心如不定,则耳目不明,故须心定。有如领兵之将,目视敌情,见机而进,以制敌人。

所可虑者,心痴目呆,眼力不准确,必致意志乖舛,手足失措,一时之间费尽周折,终归失败。

48法,先发24个,后续的分成下集。防止一次太多,看花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