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为啥要“躲午”?哪些人要躲?怎么躲?建议这3种人看看

 简食记 2023-06-13 发布于山东
端午节,又被誉为端阳节或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而闻名于世。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一场华丽的庆典,一次心灵的洗礼。
端午节源远流长,追溯至古老的屈原纪元,这位伟大的诗人、爱国者和政治家为端午节增添了深刻的历史色彩。相传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和祈求平安,纷纷涌向江边,以龙舟竞渡和投掷粽子的方式纪念他的英勇事迹。这成为端午节最具标志性的活动之一。历经千年的沉淀,端午节在中国大地上发展成为一个富有浓郁民俗文化的节日。人们以此表达对先祖的敬意和对家人的思念。
在这个美食的盛宴中,粽子被誉为端午节的美味代表。粽子的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精心挑选的糯米与各种美味的馅料相融合,以竹叶或菰叶紧紧包裹,经过悠长的煮熟过程,散发出香气扑鼻的诱人风味。无论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它们都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一口咬下,软糯的米粒和香浓的馅料在口中融化,唤起味蕾的欢愉,使人陶醉其中。
而端午节的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这一天,各地都有独特的风味和传统菜肴。例如,湖南地区的人们喜欢食用赤豆糯米团、五色饺子和糯米饭;江苏地区的人们则钟爱碱水粽子和红枣糯米糍;广东地区的人们则享受广式粽子和咸肉粽的美味。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味的渴望,也传承了地方特色和文化习俗。
除了丰盛的美食,端午节还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传统活动。其中,龙舟竞渡是最引人注目的盛况。人们身穿鲜艳的传统服饰,载歌载舞,挥舞着巨大的龙舟,竞相划动着长长的龙舟桨,争夺荣誉和胜利。龙舟的形象在阳光下闪耀,舞动的龙身在江水中翻腾,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奇和勇敢的精神。
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活动,如荡秋千、插艾蒿、佩香囊等。这些习俗既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独特审美和文化情怀,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吉祥、祝福和福禄寿安康的美好祈愿。在老祖宗的任职中,五月属于“毒月”,属于一个不怎么吉利的月份。在民间,有端午节躲“端午”的说法。那你知道,那些人要躲吗?怎么躲呢?建议这3种人看看。
1:出嫁女。躲端午是端午节的一项习俗,特指新嫁或已嫁女子在端午节当天回娘家过节的传统。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古籍的记载,躲端午习俗早在宋代就已经形成。在古时候,女子出嫁后要进入新的家庭生活,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代表着传统节日和家庭团聚。因此,无论是新婚的还是已经出嫁了一段时间的女子,在这一天都会回娘家与亲人团聚,共度端午节。
躲端午习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留着,虽然现代交通便利,女子更容易与亲人保持联系,但回娘家过节的传统仍然被坚守。这一习俗不仅延续了历史传统,也让人们感受到家庭情感的温暖和浓厚的节日氛围。
2:体弱者。对于体弱的人来说,在端午节这个恶月恶日,特别是中午时分的恶时,确实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健康。
端午节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湿气加重,对体弱的人来说,湿气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湿气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堆积,引发身体不适,如气短、乏力、关节酸痛等。因此,对于体弱者来说,避免暴露在湿热环境中非常重要。
在端午节这一天,体弱的人可以选择躲避太阳直射的强光,避免长时间在户外暴晒。可以选择在室内或阴凉处休息,保持通风,以减轻身体的不适感。此外,适当控制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和寒凉食物的摄入,以免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
3:孩童。在端午节这一天,确实需要特别照顾小孩,因为阳气盛,同时也是五毒虫盛行的时候。由于端午节的天气炎热,阳气旺盛,小孩的体质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大人们需要特别留意小孩的行动和安全。
要确保小孩不离开大人的视线范围,时刻保持监护。再就是,要避免小孩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可以选择在室内或阴凉的地方进行活动,减少对小孩的热量和紫外线的暴露。
还要注意小孩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或生冷食物,以免引发食物中毒或肠胃不适。给小孩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确保饮水量足够,保持水分平衡。
最后,要教育小孩有关五毒虫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告诉他们不要随意触摸或接近昆虫,尤其是毒蛇、蜜蜂等可能造成伤害的动物。如有发现任何不明昆虫或动物,应尽快告知大人,避免接触和伤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