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整理

 湖经松哥 2023-06-13 发布于湖北
受三年疫情影响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导致地方财政压力凸显,一方面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又必须释放各项刺激政策、发放消费补贴,另一方面土地经济又不如以往强劲,所以各地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压力就凸显了。民营企业为了面对的税收征管压力就不单纯来源于金税四期的先进,更源自地方财政切切实实的压力。所以每一家民营企业都应该开始规划并建设自身的税控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税务管理。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
集团税务管理的目标:合理合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遵循税收法律法规、塑造诚信纳税形象、有效防范税费风险、合理降低税收成本”为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建设税务管理内部组织、纳税金额计算-申报-缴纳管理票管理、涉税的会计管理、合同涉税管理、税费风险管理、税务档案管理、纳税信用管理、税收政策的收集及培训、办税人员的管理、税务筹划管理、税务关系管理税务检查应对、税务分析及自查、涉税考核等内容。
(一)税务管理组织-集团层面
集团税务管理工作由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及子公司财务部门负责
1.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研究分析税务政策和税务环境;
2.统一组织集团公司税务管理工作
3.负责集团公司的税费核算、申报、缴纳,指导子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
4.负责集团公司重大涉税业务;
5.协调和配合税务检查工作。
(二)税务管理组织-门店层面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
2.配合集团公司财务部税务管理工作,及时向集团公司财务部提供相关资料;
3.负责本公司税务筹划工作
4.协调和配合税务检查工作
(三)纳税事项管理
集团的纳税事项主要包括税务登记和税费缴纳两方面内容:
1. 税务登记:集团所属各单位的税务登记,包括税务的设立、变更及注销登记,换证与年审,由法人单位按照法定期限及时办理,不得延误。
2.税费缴纳:集团所属各单位每月(季)应依照税法规定准确计算所涉及税种的应纳税额,在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及时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取得完税凭证;各级公司应对下属单位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准确性进行复核。集团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对下级各单位的税款缴纳情况进行跟踪、监控。
3.大额税款支出管理:涉及大额税款支出的重大事项,包括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和企业终止税费清算等,集团应实行上下联动、全程监控的工作机制。各单位应按规定时间将汇算初步方案上报集团总部。
(四)发票管理
在经济业务运行中,企业集团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开具和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发票,不得以白条、收据、虚假或作废发票列支成本、费用。
各单位应按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时到税务部门购买发票,并将发票妥善放在保险柜(箱)内,进行安全保管。对下属单位领用发票,应在发票领用簿中清晰填写领用发票号码、发票组数、领用日期、领用单位及经办人员。各非法人单位每月及时将存根联交给法人单位财务部门,进行统一保管、归档。
各级负责采购业务的核算人员,每月月末前将需认证的抵扣联发票集中由专人负责上交到所属法人单位财务部门,双方做好交接登记工作。法人单位及时进行抵扣联发票的认证,对无法认证的及时返给下属单位,说明原因,补换发票。各法人单位财务部门负责抵扣联的装订和保管工作。
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对各单位的发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五)税费风险管理
1. 重大事项风险防范:集团各级税务管理组织必须有对重大经济合同签订前,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资本运营操作前的税费审核程序,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负责出具税费风险提示及防控转化意见。
2. 外部风险防范:对税务部门依法进行的税费检查,集团各级税务管理组织应紧密配合、周密安排,在接受检查过程中集团总部应及时给予指导与协助。
3.内部税务检查:集团总部税务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集团内部税务管理工作的检查,对潜在的税费风险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六)税务筹划
1.税务筹划的定义
纳税人或其代理机构在既定的税制框架内,合理规划纳税人的战略、投资、经营活动,巧妙安排相关理财、涉税事项,以实现纳税人价值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财税管理活动
2.税务筹划的原则
1合法性:税务筹划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2预见性:税务筹划应当是经营活动发生前的事先合理规划或安排;
3节税性:税务筹划应当以降低企业税赋为目的。
3. 税务筹划的三境界
1境界一:减少纳税失误—准确计税正确纳税;
2境界二:寻找差异或漏洞—选择性条款;
3境界三:设计最优纳税方案。
4. 税务筹划的基本模式:税务筹划=业务流程+税收政策+筹划方法+会计处理
5. 税务筹划应考虑的两大因素
1税务筹划成本:税务筹划应事先充分估计因筹划而发生的各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进行必要的成本效益分析和综合性考虑;
2税法调整变化:税务筹划应充分预计并时刻关注所依据税法的调整变化,并据此相应调整税务筹划的策略和方法。
6. 税务筹划的突破思路:
1从节税空间大的税种入手;
2从税收优惠政策入手;
3从纳税人构成入手;
4从影响纳税额的相关因素入手。
(七)税务筹划与偷税的区别
1.偷税:纳税人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凭证或者不列、多列、少列收入,或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活少缴应纳税款;常见手法(1)通过开具“小头大尾”的发票、其他应付款少交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
2.税务筹划: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负,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交易活动进行事先安排的过程。税务筹划合法与立法本意不冲突。
(八)税务筹划事项与操作
1.特定条款筹划规律
(1) 原理:特殊性因其特别而有较大的筹划空间,寻找并运用税制结构及税收政策中的特定性、特殊性条款节税。
(2) 实现技术:
选择性条款筹划技术:诸如合并、分立中的选择性财税处理政策、纳税主体适用增值税或营业税的范围划分,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选择。兼营与混合销售行为,视其主应业务性质,若能分开核算的,分别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不能分开的,一并征收增值税。属于营业税范围内的应税劳务,选择分开核算可以节税。
鼓励性条款筹划技术:鼓励性条款多表现为行业性、区域性政策或特定行为、特殊时期政策,如鼓励民政部门的福利企业减免税政策、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抗“非典”时期医院个人所得税政策。
缺陷性条款筹划技术:税制不完善形成的、自身规定矛盾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抑或在执行上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的条款。纳税人可以主动规范和界定自己的行为,利用缺陷性条款降低税负。缺陷性条款多表现在起征点、定额税、转让定价及税收管辖权等方面。
2.税制要素筹划规律
(1) 原理: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率、税基、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等。每个税制要素都会对企业应纳税额产生影响,认真分析每个税种最基本的要素,筹划节税。
(2) 实现技术:
纳税主体筹划技术: 针对纳税主体筹划,在一定条件下使其避免成为纳税人,免除纳税义务。纳税主体筹划技术一般涉及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种。
税基筹划技术:税基筹划技术一般从两个角度操作:一是实现税基的最小化,二是控制税基的实现时间。税基的实现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即税基递延实现、税基均衡实现和税基提前实现。
税率筹划技术:不同税种的税率之间大多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税种,适用税率也会因税基分布或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税率低,应纳税额少,税后利润就多。税率筹划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比例税率筹划,即筹划分析不同征税对象适用的不同税率政策,二是累进税率筹划,主要是寻找税负临界点,防止税率的攀升。
递延纳税技术:递延纳税可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纳税环节、抵扣环节、纳税时间、纳税地点是递延纳税技术的关键。纳税人可以通过合同控制、交易控制及流程控制延缓纳税时间,也可以合理安排准予扣除项目及进项税额抵扣时间,所得税预缴、汇算清缴的时间及额度,合理推迟纳税时间。
3.寻求差异筹划规律
(1) 原理: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差异性,税制也反映和认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并规定各种差异性政策,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拥有相同性质征税对象的纳税主体税负存在高低差异。
(2) 实现技术
地域差异筹划技术:税制设计充分考虑地域差异:东部沿海、经济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沿江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保税区。纳税人通过调整投资方向、经营范围,合理筹划。
行业差异筹划技术:税制设计也考虑行业差异:教育产业、信息产业、科技产业、环保产业。纳税人通过战略转移进入税收优惠行业节税。
企业性质差异筹划技术: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个体企业、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税收政策有较大差异。性质差异也给税收筹划提供了机会。
4.税负转嫁筹划规律
(1) 原理:市场经济环境下,纳税人通过种种途径和方式将税负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税负转嫁筹划一般通过价格的自由浮动实现,能否转嫁及转嫁的程度取决于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大小,其实税负转嫁行为是市场主体之间的一种博弈行为。税负转嫁多与商品流转有关,较多地影响到流转税。
(2) 实现技术:
下游企业转嫁技术:纳税人将其所负担的税款,以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转移给购买生产要素的下游企业或消费者负担。这种转嫁技术一般适用于市场紧俏的生产要素或知名品牌商品。
上游企业转嫁技术:纳税人通过降低生产要素购进价格或压低工资等方式,将其税收负担转移给提供生产要素的上游企业。这种转嫁技术一般适用于生产要素或商品积压时的买方市场。
5.规避平台筹划规律
(1) 原理:在税收筹划中,常常把税法规定的若干临界点称之为规避平台。规避平台建立的基础是临界点,因为临界点会由于“量”的积累而引起“质”的突破,是一个关键点。所以规避平台规律的着眼点在于寻找临界点,利用临界点控制税负。
(2) 实现技术:
税基临界点筹划技术:税基临界点主要有起征点、扣除限额、税率跳跃临界点。在筹划过程中,要关注临界点,把握临界点。诸如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跳跃临界点,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限额等,都是典型的税基临界点,对其进行筹划节税。
优惠临界点筹划技术:优惠临界点筹划主要着眼于优惠政策所适用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满足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才能适用于税收优惠政策。一般优惠临界点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绝对数额临界点——规模、收入等指标;二是相对比例临界点——下岗职工再就业;三是时间期限临界点——执行期间。
6.组织形式筹划规律
(1) 原理:组织形式及产权关系决定着企业边界及资源配置方式,对不同组织形式及产权关系的选择,将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理财与税收。因此,适时变化组织形式,适应税制变迁和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合理降低或免除税收负担。
(2) 实现技术
延伸筹划技术:企业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对外扩张延伸时,是采取总分机构形式,还是母子公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税收负担。一般分公司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可以与总部合并纳税,而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必须依法独立纳税。延伸筹划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
分支机构初期经营盈亏情况,是否需要合并纳税;
分支机构税率的区域优势及税收待遇情况;
分支机构的利润分配形式及风险责任划分。
合并筹划技术:合并筹划技术是指企业利用并购及资产重组手段,改变其组织形式及股权关系,实现税负降低的筹划方法。合并筹划技术一般应用于以下方面:
(1) 并购、重组后的企业可以进入新的领域、新的行业,税收待遇自然不同;
(2) 并购有大量亏损的企业,可以盈亏抵补,实现低成本扩张;
(3) 企业合并可以实现关联性企业或上下游企业流通环节的减少,合理规避流转税和印花税;
(4) 企业合并可能改变纳税主体性质,由小规模纳税人变为一般纳税人,或由内资企业变为中外合资企业。
分立筹划技术:企业分立实现财产和所得在两个或多个纳税主体之间进行分割,一方面可以发挥专业分工优势,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开展税收筹划,减轻企业税负。分立筹划技术一般应用于以下方面:
(1) 企业分立为多个纳税主体,可以形成有关联关系的企业群,实施集团化管理和系统化筹划;
(2) 企业分立可以将兼营或混合销售中的低税率业务或零税率业务独立出来,合理节税;
(3) 企业分立使适用累进税率的纳税主体分化成两个或多个适用低税率的纳税主体;
(4) 企业分立可以增加一道流通环节,有利于流转税抵扣及转让定价策略的运用。
7.会计政策筹划规律
(1) 原理:会计政策是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采纳的具体处理方法和程序。不同的会计政策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财务结果,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税收负担。因此,在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时,择定有利于税后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组合模式,也是税收筹划的基本规律。
(2) 实现技术:
分摊(摊销)技术:对于一项费用,如果涉及到多个分摊对象,分摊依据的不同会造成分摊结果的不同;对于一项拟摊销的费用,如果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不同,摊销结果也会不同。分摊或摊销的处理会影响企业损益和资产计价,进而影响企业税负。分摊(摊销)技术涉及的主要会计事项有: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方法以及间接费用的分摊等。
估计技术:会计核算中,企业经常需对尚在延续中,其结果尚未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予以估计入帐。这种会计估计的不确定性会影响计入某一期间的收益或费用的大小,进而影响企业税负。估计技术涉及:坏帐估计、存货减值估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估计、固定资产净残值估计、或有损失估计等。
实现技术:实现原则是财税核算的基本原则,只有已经实现的损益才能予以确认、计量,纳入会计管理,并作为计税依据。控制损益实现的期间和进度,对于企业税负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实现技术涉及的主要会计事项有:资产发生贬值、损失及时确认;合理的费用支出充分列支;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应足额扣除;在各种收益的确认过程中,应控制其实现条件,于合适的会计期间确认入帐。
8.棱镜思维筹划规律
(1) 原理:税收筹划是一种运作技巧,是经验的结晶,智慧的产物。许多好的筹划方案源自于一种灵感,大气磅礴,浑然天成,看不到一点雕琢的痕迹。
(2) 实现技术:
转化技术:税收筹划的本质是在税制约束下寻找税收空间,即讲求规则之下的协调、变通和对策。企业有许多业务可以通过变通和转化寻找筹划节税空间,其技术手段灵活多变,无章可循。
购买、销售、运输、建房合理转化为代购、代销、代运、代建业务;
无形资产转让可以合理转化为投资或合营业务;
工程招标中介可以合理转化为转包人;
企业雇员与非雇员之间的相互转化。
创造技术:创造技术是开展税收筹划的一种崭新方式,是突破原有筹划思维框框的一种创新手段。创造技术需要创新大胆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对于财税工作中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可以提出创造性的筹划方案。在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创造条件改变税收要素,在创造中寻求突破思路。
(1) 财务激励与分配问题;
(2) 企业重组方案问题;
(3) 以货抵债筹划问题;
(4) 无形资产投资问题。
二、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客观挑战
纳税金额是结果性数字,其基础是业务实质、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而大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客观的内部外部挑战,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公司成立时间久、分子公司多、业务庞杂
大企业业务板块众多、组织结构臃肿、跨地区经营,导致涉税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设立、注销、合并、分立和迁移;新业务流程、业务重组、资产重组;投、融资;捐赠;股权、资产处置;关联交易安排等等)庞杂,且部分业务模式可能变化很快,大象转身难。
(二)税务专业人才匮乏、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不匹配
企业财务人员对税法新制度学习积极性不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数据的税务标签不足,企业核算会计无法将日常核算工作及时与税务相关知识点协同对接好。
税法制定、执行、遵从与企业税务管理的不确定性
税法制定落后于经济发展,影响税法出台的及时性,税法规定与快速迭代业务模式的匹配度;税法执行落后于税法制定,体现为同一税收法规,在各地税局执行过程中存在不统一的情况。税务遵从落后于税法执行,体现为大企业有意愿主动遵从合规纳税、税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法规,但基于对税法的理解有限,在税务合规、风险防范、税务优惠政策争取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上述三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税务管理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主观挑战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税务管理的重视不足
大企业部门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法务部、技术部、行政部、采购部、企划部、业务部、销售与市场部等等,企业资源有限,作为财务部下设税务管理部,较难取得经营决策者的格外重视。
此外,如果企业税务管理事先进行税务规划,属于依法纳税;如果事先没有税务规划,事后照章纳税申报,也属于依法纳税。企业税务管理过程中,这两种情况无法同时发生。因此,很难有确定的比较基础,很难有力证明税务管理创造的价值。除非,在收到税务稽查处罚通知书后争取企业利益、申请退税、申请税收优惠待遇等。
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在大企业没有或者很少有税务稽查、申请退税和申请税收优惠等情况下,大企业税务管理越努力,企业经营决策者越没有感觉,越难证明自己的价值
税务管理边界的约定不清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层面,大企业税务管理团队上下级公司之间的税务管理边界、税务管理部门与其他同级部门的税务管理边界。不论上下级公司还是同级部门之间的税务管理边界,以制度和流程进行管理边界固化,属于客观挑战,比较容易克服。但总会有制度和流程规定不清的边界,这就需要上下级公司之间、同级部门之间,有共同的理念、原则、秩序,并以此来弥合约定不清的管理边界。
如果制度、流程制定不合理,则共同修改;如果制度、流程没有明确规定,则应该以公司利益、客户利益、以管理效率提高为原则,上下级公司之间、同级部门之间相互弥合,必要时修订制度和流程。
执行层面税务管理边界难以划分
相对于员工执行层面,上下级公司之间、部门之间已经约定的税务管理边界,还是存在大量的细化空间。这部分税务管理边界的划分,直接对应具体的责任、风险和工作量,且主要依靠员工自发处理。
四、笔记
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控制税务风险和创造税务价值,换句话就是依法合规的纳税和减税降费因为最近自己开始真正为所在企业筹建税务管理框架及绘制管理蓝图,收集并整理各方成熟的管理思想,可以为自己指路;但民营企业的税法意识的进步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走,民营企业税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及培训任重道远。

来源:财会小兵成长记 会审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