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因一首词而死,但留下一个千古名句2

 钟家台 2023-06-13 发布于湖北

前面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由此,这两句也成为备受世人推崇的、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以水写情,并非李煜首创,以水喻愁,也非李煜所独有。但能够借水将愁绪表达得如此形象、如此贴切、如此悠长邈远、感人肺腑,却只有李煜一人。

李煜之前,有唐代诗人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句,其《横江词》中也有“一水牵愁万里长”句。李煜的名句很有可能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李煜之后,有欧阳修《踏莎行》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句,秦观《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句,《千秋岁》中“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句,贺铸《木兰花》中:“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句,《临江仙》中“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句,王士褀《浣溪纱》中:“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句等。

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主曰:'问君还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彩。至寇莱公()则谓'愁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说李煜略加点染,青出于蓝,无可非议。但说秦观、寇准青出于蓝,却不敢苟同。可以说,自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出,之后以水喻愁之句都有模仿嫌疑,况李煜是抒亡国之痛,故国之愁,虽眼不见长江,但长江却在心中,情思极为深厚。

欧阳修的离愁、贺铸的闲愁、王士祺的新愁,显然无法与李煜的“国愁”相提并论,唯有可以一比的是秦观的“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这一句主要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的确是名句。不过李煜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所以说,李煜这一名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