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馆藏 |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Moco)——元明清瓷

 馱夫 2023-06-13 发布于福建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Moco)是世界著名的中国、韩国陶瓷器的重要藏地,于1982年正式落成开馆。藏品有来自各界的捐赠,比如安宅、李秉昌等。


其中著名的安宅收藏总计有中国韩国陶瓷器一千件左右,由住友集团属下的21家公司捐赠给大阪市。为了纪念这次捐赠,也为了保管和向公众展示这些藏品,大阪市政府出资建成了东洋陶瓷美术馆。

随着藏品的丰富和建设的发展,如今,该馆在东洋陶瓷收藏方面不仅跻身于世界一流美术馆的行列,还可以说是名列前茅。


本篇图列官网中的部分元明清瓷图片如下

共计25件 

NO.1

元 蓝花龙牡丹蔓藤花纹包子双耳罐

在元代的蓝花瓷器中,有许多大型器皿,这是一件杰出的作品,原本是有盖子的。在两肩上,有狮首形状的双系。


NO.2


元 青花 满池娇纹碗

莲池与鸳鸯均是我国工艺美术中常用的装饰题材,唐宋以降尤为盛行,而元青花上的莲池鸳鸯纹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唐及北宋时的纹饰突出鸳鸯,而元代则呈现出莲花与禽鸟并重的风貌。

“莲”与“鸳鸯”结合的形式,既是自然生态的反映,也是情爱象征、甚至也能看出佛教的影响。元代高僧梵琦的诗文中不乏咏鸳鸯的作品,款款好风摇菡萏,依依流水带鸳鸯”、“风满瑶台水满池,华开菡萏一枝枝。细听凫雁鸳鸯语,正是身心解脱时。” 

元代张翥《江神子·枕顶》中的描写更加富于生活美感:“合欢花样满池娇,用心描。数鍼挑。面面芙菜, 闲叶映兰苕。刺到鸳鸯双比翼,应想像,为魂销。巧盘金缕缀倡 条,隐红绡。翠妖娆。白玉函边,几度坠鸾翘。汗粉啼红容易 涴,须爱惜,可怜宵。” 如此,满池娇纹样有着世俗与宗教的双重寄寓,或许这也是以莲池鸳鸯纹为代表的莲池小景纹饰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NO.3


元 青花 花卉纹折沿花口盘

此类纹饰在伊斯兰世界特别受欢迎。


NO.4




元 青花 缠枝牡丹纹大盘



NO.5


明 青花 云龙纹梅瓶  带盖

与元代的梅瓶不同,此件肩部圆润,身体下摆大大突出,高唇口上盖着有宝石钮的盖子。自从元代五爪龙被确立为皇帝的象征以来,其使用一直被严格禁止。在南京市明洪武宫遗迹中,发现了描绘类似龙和灵芝云的碎片,此类器物也被认为是洪武时期宫廷的产物。肩膀上用印章字体写着吉祥的短语“春壽”。


NO.6

明 宣德 青花缠枝莲纹罐



NO.7


明  嘉靖  青花五彩鱼纹盘

嘉靖官窑的特点是色彩丰富。中间的鲤鱼先涂成黄色,然后再涂成红色,使其变成橙色,这是嘉靖官窑独有的技术。以“锦鲤鱼跳龙门”(鲤鱼瀑布攀登)命名的吉祥图案在当时非常流行。动态地描绘了在水草中扭曲的鲤鱼,在盘的外面上可以看到类似的图案。在底足,可以看到青花楷书题款“大明嘉靖年制”。
虽然是小盘,但可以说是一件凝聚了嘉靖官窑五色韵味的作品。




NO.8

明 嘉靖 五彩八方葫芦瓶



NO.9

明 嘉靖 五彩葫芦瓶

两件葫芦瓶是明代彩瓷多样性的一个例子。 白瓷烘烤后,用红漆涂上缠枝莲纹,然后在白底上涂绿釉,重新烧制。
葫芦瓶也是由于嘉靖皇帝对道教的虔诚而在这一时期积极创作的。




NO.10


明 永乐  青花 龍波波涛纹扁壺


永乐时代,与西方的贸易恢复,陶瓷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例如似乎受到伊斯兰世界的影响有所增加。此外,来自西亚的优质钴颜料又开始进口,蓝花的颜色比以前更加鲜艳。在这件作品中,描绘了周围的波浪,并以空白表示龙的形象。身体的细节被刻上,只有瞳孔涂有钴颜料,是一条气势磅礴的龙。





NO.11




明 永乐  青花 花鸟纹执壶

器型中长而细的流、云状横梁和大弯曲手柄倾倒的水壶也被称为仙壁瓶。它是明代出现的器形,也是由金属器皿、漆器等衍化而成。
栖息在树干中央画有两只鸟,有着典型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极佳的图画表现力。




NO.12

明  成化 青花瓜瓞绵延纹宫式碗

成化年间的官窑瓷具有泥土细腻、釉面光滑、花纹细腻典雅等特点,被高度评价为极为完美的青花瓷器,以少有名贵著称。如此件,矮圈足、口缘有淡淡外翻的碗,是用作宫廷饮食器而特别珍贵。 



NO.13



  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式碗

宫式碗的大小几乎相同,直径约为15.0厘米,高度约为7.0厘米。钴颜料的恬淡纯净,这是成化窑的特色,使其成为官窑典型的古朴作品。内外精心绘制的图案由蜀葵花与优雅的藤蔓连在一起制成。




NO.14

明 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花口盘

在釉下用铜颜料作釉里红,在元代就已经有了先例。明代洪武年间独立发展,大量生产。其原因是优质钴颜料的进口减少,也有人指出,这与太祖朱元璋对红色的取向有关。铜颜料的缺点是着色不稳定,但该作品的浅色调与整个图案的优雅感觉相协调。




NO.15



明 宣德  蓝地白花折枝花果纹盘





NO.16




元  青花鱼藻纹罐




NO.17



明 正德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NO.18


明 成化 青花双凤穿花纹盘




NO.19


嘉靖  红地黄釉云龙纹盖罐




NO.20



明  万历 青花五彩松下高士纹花口盆




NO.21



明  钧窑窑变釉乳钉三足盆


哈佛艺术博物馆收藏有成系列的该类宫廷钧窑馆藏





NO.22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NO.23


明 永乐 青花 琵琶绶带鸟纹花口盘
NO.24


明 珐华彩花鸟纹纹罐
山西珐华器诞生于元代潞州、泽州、蒲州一带,它是在汉绿釉、唐三彩、辽金三彩基础之上,至元代创烧于山西。清代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述:“法花之品萌芽于元,盛行于明。”
在山西,人们通常把带有天蓝釉及茄皮紫色釉的陶胎琉璃釉器称之为“珐华”或“法华”。它是以多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器。其上承唐宋三彩余韵,因华美庄严,故以“珐华”名之。另一说法是“珐华”一词原始于晋地方言俚语,意为粉花、粉画。由于晋东南人“法(珐)”、“粉”不分,外地人误“粉”为“珐”,加之明景泰年间宫廷珐琅罕迹于民,色彩鲜丽斑斓,山西珐华彩亦雍容华贵,且同有“珐”字,珐华器的色泽釉彩及其刻绘艺术有过之而无不及,故而将“粉花”转词为“珐华”,这美丽的意外倒也给珐华器增添了些许神秘的传奇色彩。
珐华名称有:“法花”、“珐花”、“粉花”、“珐璍”,现在常用“珐华”。
NO.25


明  五彩侍女像形壶
它看起来像一个右臂和右腿高高举起舞的女性形象,但实际上是以头冠为盖子,右袖口为壶嘴,左臂为手柄制成的水,部分添加了金色。由于金彩相对较好,因此给人留下了非常华丽的印象。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