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千古经方,专治儿童多动症,世上就没有治不好的多动症

 观世音06 2023-06-14 发布于天津

最近有很多外地的家长来找我问诊,他们都想多了解中医怎么治疗儿童多动症,今天趁着这点闲工夫跟大家聊一聊。

儿童多动症特发于儿童学前时期,活动量多是明显症状,还有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伴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但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一般来说孩子的智力基本正常。

文章图片1

那么中医是怎么辩证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3个医案,你们可以琢磨一下。

【医案一】李某,男,10岁,初诊日期:1994年5月4日。患儿上课学习注意力分散,活动过多,脾气急躁易怒,话多。经人介绍来我科诊治。

症见:多动多语,神志不守,喉中有痰,小便色黄,大便偏干,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

证属肝脾郁热,痰火扰心,神躁智变。治以清热化爽,宁神定志。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我用了千古经方《黄连温胆汤》,另外配合朱砂、黄连、胆南星、碾末用醋调和,外数两足涌泉穴。

二诊服药后患儿脾气急躁减轻,上课注意力分散有所好转,苔腻转薄,效不更方,继守原方再服30剂。

三诊患儿症状减轻,学习成绩有提高。

文章图片2

【医案二】患儿男,11岁,多动不宁数月,老师反映患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很着急在头条上找到我视频问诊。

症见:面色少华,时有气短心慌,夜寐不安,纳差,大便溏薄,1日一行,舌质淡、苔薄,脉细。

证属心脾两虚、心神不宁。治以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他的情况就比较适合用《四君子汤》和《归脾汤》加减治疗。

服上药14剂,患儿纳食明显增多,面色好转,睡眠较前安稳,但上课仍不能认真听讲,精神不集中。于是在原方上加五味子、麦冬,取生脉散之意养心敛气;加珍珠母镇心安神。

再进30剂,家长反映患儿上课能坚持听讲,回家后能主动完成作业,经查校对试验水平已在正常范围。

文章图片3


【医案三】小女孩,4岁体态瘦,面色白,郁郁之容,多动不安,爬高上低,除看动画片时难以安坐,多言多语,抢话多话,丢三落四。

症见:睡眠差,体质和饮食一般,不喜食肉,长期大便干,脉浮滑,舌体瘦,舌红苔薄白

证属长期气血失和,中焦土气失其运化。治以补阳以助运化。

大论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5剂之后大便正常,食量增加、睡眠质量改善,在原方上增加几味药主要针对多动、多话进行调理。

30剂之后患儿情绪变化亦有明显改观,不再多动,可安坐,专心画画作业等,亦无爬高上低。

文章图片4

我跟很多家长都讲,不要觉得开的药少效果就不好,咱不是西医,吃药都吃一大把,中医讲究的是对症下药。

大家也能从上面看到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症状不同,用的药也不一样,所以提醒各位不要给孩子擅自用药,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评论《1》,我看到后会回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