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阳丰:县级医院ACS患者抗凝治疗率达80.7%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阳丰、孙博雅等研究发现,我国县级医院ACS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率为80.7%,抗凝治疗可使ACS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降低53%

其中STEMI 患者中抗凝治疗率达92.7%NSTEMI患者和UA 患者分别为90.8%68.5%

在县级医院,97.8%ACS患者只使用低分子肝素,而只使用普通肝素的患者占1.0%,联合使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则占1.2%

研究者分析,在县级医院,抗凝治疗可降低STEMI患者55% 的院内死亡风险,降低NSTEMI患者58% 的院内死亡风险,而UA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不明显。

研究者指出,基于本调查数据,在县级医院,抗凝治疗对于UA的疗效远远小于心肌梗死患者。每治疗9STEMI患者,方能减少1例死亡,每治疗18NSTEMI患者,方能减少1例死亡,而每治疗250UA患者,方能减少1例死亡。

研究者表示,在不能有效提高UA 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的前提下,不支持在我国县级医院的UA患者中大规模使用抗凝治疗。

本研究还发现,在县级医院抗凝治疗在真实世界医疗环境中抗凝治疗的安全性良好。STEMINSTEMI UA患者的院内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仅为1.1%0.7%0.2%

另外,研究者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ACS 患者的抗凝药物应用情况差异较大,东中部地区显著高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CPACS-3研究,CPACS-3 研究是近年来我国一项大型的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纳入了我国15个省或自治区99 家县级医院超过15 000 ACS 患者。

来源:孙博雅, 武阳丰, 孙艺红, . 我国县级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抗凝药物应用情况 及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53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