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心衰预后指标:BNP、和肽素和sST2大比拼(附全文)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急性心力衰竭(AHF)预后较差,住院病死率为3%,6个月内再住院率为50%,5年病死率高达60%,因此如何利用临床常用、简单易行且可干预的指标评估AHF的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是临床上需解决的问题。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蓉蓉、孔祥萦和李新立等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分析评价AHF程度及预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研究进展。(下载全文)

BNP/NT-proBNP影响因素多

作者认为,尽管BNP/NT-proBNP用于诊断CHF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影响因素颇多,除了心功能障碍,还受生理、病理生理学因素影响:性别、年龄、肥胖、肾功能障碍、药物等。而AHF发作时hs-cTnI水平是评估患者短期及1年内预后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鉴于BNP/NT-proBNP水平影响因素较多,目前大都采取联合心肌肌钙蛋白(cTn)、血尿酸或胱抑素C等指标分析AHF病情程度及预后。

和肽素后来居上?

和肽素浓度对AHF患者短期死亡预后评估价值大于BNP/NT-pro-BNP和cTnT/I,对 AHF 患者死亡的风险预测价值高于目前所有其他生物学标志物;研究同时显示随着随访时间延长BNP/NT-proBNP的预测价值逐渐增加,但在随访90天终点仍没有超过和肽素。

可溶性ST2稳定性高

与 BNP/NT-proBNP相比,作者认为可溶性ST2(sST2)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肾功能等因素干扰;可预测发病后30天、1年的患病和死亡风险;生物变异性低、稳定性高。“血清 sST2 可作为 NT-proBNP 的重要补充手段,提高 AHF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AHF的分级、分层和评价预后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来源:高蓉蓉、孔祥萦综述,李新立审校. 评价心力衰竭预后的血清学指标研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1030-103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4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