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ICU患者75%~100%有胃黏膜损伤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发病后1~3天内75%~100%出现胃粘膜损伤,应激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平均为8%,并发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而且一旦发生出血、穿孔,病死率将明显升高。

2015年发布的《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相关要点如下:

1.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大多集中在原发疾病发生的3~5天内,少数可发生在2周左右。而且原发病越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也越高,病情也越加凶险。

2.对于无显性出血的患者,若出现胃液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明原因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0 g/L,应考虑有应激性溃疡伴出血的可能。

3.应激性溃疡关键在于预防,合并有危险因素的危重症患者是预防重点。可采用适当药物预防,并积极处理基础疾病和危险因,消除应激源;加强胃肠道监护;应尽早肠内营养。

4. 药物预防指征:

A. 具有以下一项高危情况者应预防用药:

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2)凝血机制障碍;

3)原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病史;

4)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

5)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

6)严重创伤、多发伤;

7)各种困难、复杂手术;

8)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肝功能衰竭;

9ARDS

10)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11)脓毒症;

12)心脑血管意外;

13)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

B. 若同时具有以下任意两项危险因素时也应考虑使用预防药物:

1ICU住院时间>1周;

2)粪便隐血持续时间>3 天;

3)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氢化可的松250 mg/d);

4)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5.应激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治疗:

1)立即补液,维持正常循环;必要时输血。

2)迅速提高胃内pH值,使PH6。可首选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胃内注入抗酸药。

3)对合并凝血机制障碍者,可输注血小板悬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以及其他纠正凝血机制障碍的药物。

4)对于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病情者,应立即进行紧急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5)药物、内镜治疗、介入等措施仍不能有效止血者,在条件许可下,可考虑外科手术。

6)出血停止后,因继续使用抗溃疡药物,直至溃疡愈合。推荐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疗程为4~6周。

来源:柏愚, 李延青, 任旭, . 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版).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 1555-155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