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开胸换主动脉瓣,还能护肾!JAMA子刊研究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目前,对于外科手术风险中等或较高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来说,不开胸换主动脉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更优选择。而在需要进行不开胸换主动脉瓣的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合并率较高。

326日,发表在JAMA网络开放子刊上的一项以色列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不开胸换主动脉瓣术后1个月,80%以上的患者肾功能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其中36.8%的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患者的肾脏结局总体令人满意。

研究者认为,在需要进行不开胸换主动脉瓣的患者中,心肾综合征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因此术后患者的心脏和肾脏功能均有可能得到改善。

同时发表的述评指出,该研究表明,不开胸换主动脉瓣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肾综合征,同时也提示,术后要积极预防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恶化。

述评专家表示,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肾综合征,未来需要努力确定其危险因素和诊断标准,包括生物标志物,以更早地识别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是否存在心肾综合征。早发现、早治疗,可能会让不开胸换主动脉瓣实现同时治疗心脏和肾脏,让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术后预后更好。

该研究于2008~2019年连续纳入894例接受不开胸换主动脉瓣的患者,其平均年龄为82.2岁,51.2%为女士,基线平均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为5.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65.1 ml/min/1.73 m2

术后48小时,11.1%的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其中63.5%在出院时治愈。

术后1个月时,eGFR至少改善10%的患者占36.8%eGFR至少降低10%的患者26.1%

总体上,80.6%的患者慢性肾脏病分期维持稳定或有所改善,仅5例(0.97%)患者进展为5期慢性肾脏病。

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时eGFR至少降低10%的患者,2年死亡风险增加1.16倍。

术后eGFR提高至60 ml/min/1.73 m2以上的患者,其2年死亡率与基线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相似。反过来,术后肾功能恶化者的2年死亡率与基线肾功能较差者相似。

研究者发现,基线STS评分较低、左室射血分数较高、基线eGFR较高、术后至出院时没出现急性肾损伤、对比剂用量-eGFR比值较低,是不开胸换主动脉瓣术后慢性肾脏病状态维持稳定的因素。

来源:

[1]Change in Kidney Function and 2-Year Mortality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JAMA Netw Open. 2021;4(3):e213296.

[2]Can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Cure Cardiorenal Syndrome?. JAMA Netw Open. 2021;4(3):e21375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