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压力山大,或心理有问题,和房颤互为因果!JACC子刊综述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压力、抑郁和焦虑,可通过激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扰乱自主神经和免疫过程,直接影响心血管系统,或改变人的行为,间接导致了心血管病风险的增加,从而增加高血压、心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近期,JACC子刊一项综述指出,房颤与心理疾病之互为因果。压力和焦虑常为房颤的诱因,而一旦发生房颤,人也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是一个恶性循环。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压力、焦虑和抑郁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在弗明汉后代研究中,愤怒、敌意和紧张等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研究称,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由愤怒或压力引发的房颤发作显著减少,证明了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参与了压力导致房颤的病理机制。

一项Meta分析称,工作时间长的人患房颤的风险增加,且与潜在的心血管疾病状态无关。

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有消极情绪者的人,房颤发作风险增加5倍,负性情绪尤其是抑郁,与房颤复律和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风险增加有关。

房颤也会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研究发现,每3例房颤患者中就有1例并发抑郁或焦虑,其发病率与心梗患者相似。房颤患者还有较高比例有心理负担,甚至有自杀意念。

还有研究发现,压力决定了房颤相关症状严重程度,而非房颤负荷、心室率或舒张功能不全等指标。

之前有研究表明,症状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患者更有可能感觉到压力增加和幸福感降低。症状也可预测12个月的预后,并独立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有焦虑敏感性和消极情感(D型)等人格特征房颤患者,更倾向于有症状。D型人格在房颤人群中非常普遍,这也是一个干预的方向。

压力和负面情绪也会助长酗酒、缺乏运动和不健康饮食等的不良生活方式,继而引起房颤。

睡眠呼吸暂停也是公认的房颤风险因素。睡眠呼吸暂停会加剧睡眠碎片化,影响情绪、压力感知和活动。

有研究报告,频繁夜间觉醒、失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减少,可预测房颤的发生。一项研究显示,睡眠较好的人发生房颤的风险降低了29%

压力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可改变的房颤风险因素,但在房颤管理中支持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的证据有限。

有研究显示,瑜伽可以减压,降低血压,改善内皮功能,减少炎症,从而间接减少房颤复发。

一项纳入4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非随机研究称,瑜伽显著减少了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房颤发作,改善了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

来源:,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tress: A 2-Way Street?. JACC: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23 February 20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