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的中医治疗 看便便分虚实

 云语禅心 2023-06-14 发布于河南

中医怎样通过辨证调治便秘?

便秘的辨证应从大便的性状兼症舌苔等方面首先分清虚实。

实证的便秘包括肠胃积热证(热秘)、气机郁滞证(气秘)、阴寒积滞证(寒秘)三类。

虚证的便秘包括脾肺气虚证(气虚秘)、血液亏虚证(血虚秘)、阴津不足证(阴虚秘)、阳虚寒凝证(阳虚秘)四类。

肠胃积热证表现为便秘,腹胀腹痛,兼口干口臭,面红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以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以麻子仁丸治疗。

气机郁滞证以便干,欲便不得出,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舌苔薄腻,脉弦为表现,治以行气导滞,以六磨汤治疗。

阴寒积滞证表现为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治以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以大黄附子汤治疗。

脾肺气虚证表现为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舌淡苔白,脉弱。治以益气润肠,以黄芪汤治疗。

血液亏虚证表现为便干如栗状,伴有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治以养血润燥,以润肠丸治疗。

阴津不足证表现便干如羊屎状,伴有形体消瘦,头晕耳鸣,颧红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通便,以增液汤治疗。

阳虚寒凝证表现为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伴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治以温阳通便,以济川煎治疗。

此外,中医外治法亦具有简、便、廉等优势,可调节脏腑、气血及阴阳。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多选用神阙穴,也可配合中枢、足三里、气海、背部腧穴等穴位,多使用大黄、芒硝等通便药物。

临床上也通过辨证论治使用温针灸隔盐灸常规针刺穴位埋线等外治法疏通患者的经络气血,调理脏腑阴阳,使气机得运,糟粕得下。

还可通过辨证论治,选择灌肠方剂,对患者进行系统调理,其更显优势,另外推拿疗法(皮部推拿合谷穴配合振腹法)、耳穴疗法(直肠穴、三焦穴、肺穴、便秘点)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很好的改善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