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眼头条】《明日生存指南》用现实主义软科幻,靠近AI的未来真相

 吾家小儿女 2023-06-14 发布于上海

《明日生存指南》预告片

在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上,B站发布了最新的科幻故事集《明日生存指南》。

当ChatGPT可以深入解答各行各业的问题,Midjourney为所有创意不知疲倦的作画。当下的每一个人既有对AI技术的兴奋,也有对于自身价值汰换的焦灼。而《明日生存指南》则更像是科技狂飙之下未来世界随时上演的缩写。

从最新发布的预告片来看,在《明日生存指南》的单元故事中既可以看到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也可以看到创作者对于经典科幻片的致敬以及真人二次元的视觉探索。

关于议题,《明日生存指南》中的未来世界,人工智能既可能是人类工作、生活的必然工具,也是可以定制爱情、创造数字生命的无形之手。

追逐、寻找与对抗,在虚实交互的影像之中,《明日生存指南》里既有对于科技浪潮的细思恐极,也有对于AI世界的浪漫幻想。而单从剧情来看,这些故事既有放飞想象力的「活」,也有印照当下AI浪潮的「真」。

“未来引擎·科幻电影年度展望”上,B站副总裁,也是哔哩哔哩科幻故事集《明日生存指南》总监制卢梵溪提到,中国视角、年轻视角是这部科幻故事集的创意起点。

从开发到制作,该项目历时两年。汇集六位新锐导演以及段奕宏、孙千、郑云龙、蒋龙、张弛(非官方排名)等在内的中青代优秀演员。在去年疫情的大环境下,《明日生存指南》的项目开发也经历重重困难,最终该项目由不同的创作团队独立开发出6个风格各异的单元故事。

而在类型、题材的叠加创作上,比较欣喜的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包括喜剧、爱情、亲情、悬疑等多元故事的创作。

正如卢梵溪所提到的,探索、丰富中国科幻类型的维度既是《明日生存指南》的难点,也是这一项目的初衷。而透过有趣、多元的科幻故事集,在可以与年轻人共振的平台共同探讨未来人类生活的可能性,也是这次内容共创背后的愿景。

单元呈现

故事集与现实主义科幻的化学反应

从《黑镜》到《爱死机》《灵魂伴侣》,虽然在国内“故事集”的独立故事结构还比较冷门。但在海外市场,混类型的单元创作早就有了不俗的成绩。

每一集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不同的主创可以打造风格各异的故事,流媒体环境下的观众也具有了更为自由的内容消费空间。

此次发布最新项目《明日生存指南》,既有此种结构的创新,也有对于本土科幻题材探索的野心。

没有C位主创,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主角。单元故事的创作意味着更多的想象力。

将故事放在了20XX的未来城市,或浪漫或悬疑,B站与六组新锐导演、编剧共创了《明日生存指南》的首季故事。

除了不同创作团队的加持,在题材上单元故事的独立内容形态也让“软科幻+”的混类型创作成为了可能。

在最新释出的预告片中,可以看到《明日生存指南》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多重拷问。AI能定制未来吗?AI可以运算感情吗?AI可以重塑意识吗?

无论是当下ChatGPT在当下人工智能上扇动的蝴蝶翅膀,还是越来越多运用于生活、艺术的MR技术,观众在《明日生存指南》都可以找到新的思考。

而借助单元故事的多元性,该项目也在尝试以更加年轻、本土的视角去思考未来科技与当下现实的关系。

年轻、本土作为项目的核心气质,卢梵溪分享到,在作品的筛选中,《明日生存指南》始终重视年轻人正在经历、深有共鸣的议题。比如在单元故事中,既有涉及到亲情、孝道的传统文化,也有关于年轻人的孤独与陪伴的主题故事。

而如何做到更本土,卢梵溪也在不断强调“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性。借由贴近本土社会的故事,更为现实的议题与创作手法,《明日生存指南》希望可以传递更为真实的代入感,让观众看到一种“可能的、真实的未来”。


而在内容之外,项目的年轻化也体现在多个主创班底的搭建、组盘上。卢梵溪提到,B站一直追求可以给年轻创作者施展才华的平台,与年轻观众同频共振。由此,此次《明日生活指南》也汇集了科幻迷、喜剧跨界编剧、人气演员以及手握国际影奖的新锐导演。

不同的单元中,《明日生存指南》想要做的是通过影像与故事,进一步连接科技未来与现实的想象。而跳脱题材,如卢梵溪所表示的,《明日生存指南》依旧是希望站在本土的、年轻的视角下打造一部站在未来,治愈当下的好作品。

混类型创作

科幻+的N种魅力

也是得益于内容形态上的大胆尝试,故事集为混类型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据了解,在第一季的故事集中,《明日生存指南》也涵盖了喜剧、爱情、悬疑、推理等元素,在不同的题材畅想与科幻议题下,单元故事也有了更多口味的创作火花。

AI是敌是友?到底是我们运用AI还是AI操纵人类,比较惊喜的是,这些立足于当下的发问在《明日生存指南》中也找到了很多的呼应以及延伸。

如目前发布的预告中所看到的,当AI开始各行其是,AI所造就的一切又该由谁负责。在一个科技浸没的新世界,AI是后悔药、新生命还是丘比特?在不同的故事单元,不同的影像,这部关于未来的科幻故事集在尝试给出一些线索与答案。

除了这些颇具现实主义的议题发散,《明日生存指南》在议题上也点出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愿望:弥补遗憾、改造世界、重新再来.......

这或许也就是软科幻题材创作的魅力,它让创作者可以基于科技自由的想象,但又不囿于硬科幻的壁垒。回到内容本身,关于人性、技术伦理、现实问题的蝶变,这些内容的精神内核本身就要丰富的挖掘空间。

据了解,六部单元故事兼具IP改编与原创。其中《莽撞人》主要走喜剧风格,由《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编剧六兽、导演松天硕执导,风格诙谐,围绕一个口吃的少年,讲述了一个传统文化与科技未来相碰撞的成长故事。

相比之下,《搭讪》则是一个更为浪漫治愈的故事,在AI系统的内外,两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在套娃式结构中抽丝剥茧。

此外《云清明》讲述了一个AI世界的尽孝故事,面对父亲临终,儿子选择将父亲的意识传入云端,一面是数字生命的重生,一面是现实世界的一地鸡毛,故事讲述了科技与孝道伦理间的和解与告别。


在悬疑类型的尝试上,《记忆通道》展现了未来世界的一种新型罪犯——记忆黑客,为了完成抓捕,段奕宏饰演的罗风冒着是失去记忆的风险诱敌深入,科幻与悬疑的叠加态下,《记忆通道》讲述了一场特别的“闯关游戏”。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科幻银河奖的最佳短篇小说《涂色世界》也出现在了故事集中,国内首部以色彩为主题的科幻作品,它主要讲述了虚拟视觉创造又吞没现实本貌的故事。

做难且有挑战的事情,在题材的多元探索中,可以看到《明日生存指南》的初衷——“探索、丰满中国科幻类型的维度”不是说说而已。

从0到1
激活多元的科幻宇宙

好玩,好看,激活当下年轻人对于未来的畅想,在B站,科幻题材一直是个持续迸发生命力的垂直赛道。

早在去年七月,《大世界扭蛋机》的首周就推出了“明日之后”四部科幻电影短片。《地球最后的导演》试图勾勒一个电影消亡的未来,《你好,再见》中人类的沟通被压缩到了一定数量的权限用语,《杀死时间》制造出了消磨多余时间的模拟器,《一一的假期》让元宇宙的云养老成为可能。

逐级而上,新的创作者也在不断涌现。汇集国际影展上崭露头角的新锐导演,《明日生存指南》可以说是一个更为聚焦的AI命题的科幻故事集。汇集不同领域的优质导演、编剧,邀请10多位中青代实力派演员,《明日生存指南》更看重的是单元故事的精品化打磨与风格化呈现。

而基于平台不断累积的科幻迷与影视爱好者,故事本身也可以更好的面向精准的用户群体。平台与内容的双向赋能下,可以预见的是,强话题、高口碑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拉长科幻IP的生命周期。

而对于创作端,故事集的形态下,行业更多的科幻创作者乃至跨界科幻迷都有了施展拳脚的一席之地,更多的科幻创作者可以凭借着自己的青年本土视角与想象力进行更为具象而又自由的题材创作尝试。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也希望可以挑选出一批好的苗子。大家一起把金字塔的底部打的再扎实一些。”卢梵溪说道。

毫无疑问,《明日生存指南》无论是在题材的深度创作还是创作形式的升级上,都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试验田。

卢梵溪讲到,两年来,从项目开发到拍摄,平台与团队也都秉持着拓荒的精神,全力打造属于中国的科幻故事集。也希望通过全新的故事与表现形态,助力、支持中国科幻的多元未来迈出新的一步。

据了解,除第一季现已成熟的单元故事,《明日生存指南》后续还将收集更多好内容,汇集优秀青年创作者进行系列化剧集内容的创作,通过系列剧集链接科幻与现实,为科幻行业的深度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打破职场高光滤镜,《平凡之路》书写邻家男孩“进阶记”
【二】Netflix为什么选择韩国
【三】Netflix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剧集盘点,如何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四】智取VS武夺,看《云襄传》如何讲好“新”江湖故事
【五】行业剧的春天要来了?




商务合作
15901785627(微信同步)

影视项目找编剧/编剧寻求项目请联系
微信ID:youcan_youcan

原创内容如需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发送“转载”知悉开白规则

长期招聘:兼职记者
有意请联系微信youcanyouc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