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润心日志130|我不在乎

 张树驹工作室 2023-06-14 发布于广东

我不在乎

“我不在乎!好像没什么大不了!”这是小W同学转述小Z同学的话。
“他都说了什么?”在走廊上,我紧紧追问。
“他没有具体说什么,只是说,昨天发生的事,看到了老师及家长的处理后,自我感觉没有那么严重。”小W说。
这个情况,在今天找小Z等同学进一步了解时,从他那个样子,我就知道他肯定会这样想的了。我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他们大多会在乎“我在乎有没有手机玩;我在乎自己是否玩得开心。”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他们不知道,在处理这件事,家长的担心、家长的挂念、老师的忙碌。“我不在乎”其实就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在办公室,同事们谈论的现在的孩子“不在乎”现象:座位满是垃圾,不在乎;作业不完成,不在乎;衣服脏了、臭了,不在乎;值日扫地,还有一个角落没有打扫干净,不在乎。

李镇西

名师李镇西曾发文:为什么你累死,也教不出内驱力强的孩子?观之,对照之,我们发现,不在乎的孩子大多是没有内驱力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是不爱读书的。

读书,有三重境界

想到我们班的几个孩子,他们的课外活动时候里,心思大都想着如何玩,如何玩出花样上,问他们近期读了什么书,大多是一脸的懵然:书有什么好看的。
读书,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书到用时方恨少;第二境界:书山有路勤为径;第三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出自《警世贤文》,下句是“事非经过不知难” 。孩子们没有经“事”,所以有一些“智”是没有习得的。但,读书尤其是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书山有路勤为径”,下一句是“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唐代韩愈的治学名言,其义为:读书如登山,到达学问的峰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不畏艰险的攀登。“腹有诗书气自华”语出大文豪苏东坡,比喻只有饱读诗书,学有所成,人的气质才会光彩照人。“三境界”串起来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乎读书,在乎生活让自己成长的人越活越有滋味。

SPRING IS COMING

文字丨张树驹

编辑丨叶美玲

审核丨张树驹名班主任工作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