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窜货刮码引发差评不断,酒企防窜思想需数字化

 米多大数据引擎 2023-06-14 发布于广东

引言:

啤酒生产日期被刮,消费者差评不断。在窜货手段革新速度堪比品牌防窜进化的时代,品牌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防窜思维,就只能在窜货大战中落于下风。

生产日期被刮,渠道商窜货有新招

天气渐热,啤酒迎来了它的旺季。有网友投诉,他在吃宵夜时到超市买了一罐啤酒,罐底的生产日期标志被刮掉,从截图上来看,罐装雪花啤酒罐底的生产日期有明显打磨过的痕迹,且刮掉的不止这一罐,有的已经很难从中辨认出信息。

这些现象引发大批消费者的差评,并对啤酒的质量产生怀疑,即使瓶盖并没有被打开的痕迹,其他标签都完好无损,但是消费者认为被刮掉日期的酒就是过期酒、假酒。长远来看,品牌如果不及时整治,消费者会逐渐失去对品牌的信任。

用数字化防窜手段,一招“制敌”

发生这些现象,多半是窜货在捣鬼。长久以来的窜货问题,主要原因离不开两点:厂家压货渠道动销压力大、窜货获取利润差。

此外传统的防窜标识破坏难度低,对防窜作用不大,显得有些鸡肋。

窜货商对于品牌层出不穷的防窜手段能见招拆招,品牌商也需要让自己的大脑与时俱进,用数字化的理论思想来武装自己。

以常用的数字化手段一物一码为例,一物一码所具有的唯一性使得它在货物防窜上拥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品牌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改造,为每瓶产品赋码,消费者扫描该二维码即可查看有关产品的所有信息,防伪溯源,无需担心产品的质量问题。从窜货商的角度考虑,一物一码的造假难度提高,破坏难度大。

使用米多一物一码技术,还可以层层赋码并将产品的箱外码、箱内码、盒外码、盒内码、瓶码进行五码关联,渠道商想要窜货,需要剥开产品的层层包装,破坏所有二维码标识,窜货动作更加复杂,且瓶码赋在盖内,需要消费者购买后开盖扫码,即使包装外的二维码被破坏,消费者仍能够通过扫描盖内码获取产品信息。

除了防伪溯源的功效外,米多还推出了一物一码的两大玩法,帮助品牌从根源上解决窜货问题。

前文梳理过品牌防窜手段不断进化的历史,通过分析这些防窜措施,最终可以得出结论:想要完全制止窜货行为,品牌商必须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窜货的根源就是经销商。点击链接,回顾前文:《从数字标识到窜货返利,细数品牌为防窜货做的那些事》

结合上文提到的窜货原因,经销商窜货主要是动销压力大以及利润差额诱惑。解决这两个问题,经销商可以减少大多数窜货理由,让经销商从主观上拒绝窜货。

米多一物一码的两大玩法:扫码促销和窜货返利,扫码促销帮助解决动销难的问题,窜货返利解决渠道利润低的问题,有这两大护法坐镇,品牌的窜货顽疾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和解决。

扫码促销:米多设计了对一物一码的多重促销玩法,对于渠道上每个节点,针对性地设置扫码活动,从上至下打通渠道链路,增强渠道的动销积极性。

针对消费者,米多提供丰富的扫码活动玩法和扫码模板,包括N元换购、待解锁红包、周期抽奖、拼团促销等,品牌可在扫码活动上做到指定时间、地点、人群、次数发奖,根据不同的运营场景,匹配不同的促销策略,全方位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针对门店,门店开箱扫码可领取红包奖励和进货抵扣券,消费者扫码双向返利门店还能领取售出返利,利润来源增多、金额增多,促使门店积极主动推销产品,提升产品的开箱率和上架率。

针对经销商,他们不仅可以赚取交易差额,还能同步享受消费者的双向扫码返利,消费者开瓶扫码,经销商也能获取返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