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宣公祠,内相经纶

 阿榧榧香 2023-06-14 发布于江苏
★旅游地点:无锡惠山古镇之陆宣公祠
上次来古镇游览祠堂群的时候,陆宣公祠正在封闭施工。这次倒并不是为了祠堂来的,意外发现祠堂开放,自然也要进去参观的。
陆宣公祠始建于宋朝,主祀唐代贤相陆贽。明代的时候祠堂被毁,清朝康熙四十七年奉檄复建,嘉庆年间再次修缮。祠堂高两层,面阔四间,三进,据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祠堂。

小楼挂着两块牌匾,一层是“内相经纶”,二层是“世代忠良”,对于陆相,也算是盖棺定论的赞誉了。

庭院的白墙有一行黑底白字:“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可谓是古代士大夫阶层最终的理想。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可见陆贽为官有道,当然也遇到了明君。
陆贽,字敬舆,嘉兴人,唐朝后期宰相、政治家。他出生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的嘉兴地属苏州,吴郡陆氏自东汉以来就是江南望族,不过在陆贽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父亲陆侃曾任溧阳县令,后来因为陆贽显贵,官至宰相,被追赠礼部尚书。陆侃去世得比较早,陆贽由母亲韦氏教导成长,在家族里排行九,时称陆九。

唐代宗年间,陆贽中进士,时年十八岁,授华州郑县县尉。可能是少年为官,不免耿直了些,不久被免职回乡。当时寿州刺史张镒名望颇高,陆贽前往谒见,张镒认为陆贽是奇才,于是结为忘年之交。后来陆贽补任渭南县主簿,迁任监察御史,可能也颇得张镒之力。

唐德宗李适即位,听闻陆贽的名声,任命其为翰林学士,调任祠部员外郎。陆贽也确实有才,大约几年宦海沉浮学会了圆滑,颇得唐德宗重用。当时外廷虽然有宰相主持军国大事,但陆贽常居中参裁,时称“内相”。

后来因为弹劾宠臣裴延龄,触怒唐德宗,谪为太子宾客,又被裴延龄污陷,再贬为忠州别驾。其实官至内相的陆贽,不会不知道唐德宗的心思,可见其为官并不媚上。

唐顺宗即位后,下诏召回陆贽,可惜诏书还没有抵达,陆贽便病逝了。他提出“理乱之本,系于人心”的主张,为官清廉,严于律己,是唐朝公认的继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之后的贤相。


天井里有一方池塘,还算光滑的阶壁上,居然长了绿色的植物,砖与砖的缝隙里,植物也能长得青翠欲滴,其生命力可真是顽强。

池塘上有一座小桥,略低于正堂地面。我这才意识到,原来陆宣公祠居然建在一段斜坡上。过桥是仰贤堂,正中挂着陆贽的画像,身着官服,色泽明亮。

两侧的墙壁上,还有几帧画像,应该是陆贽的子孙,迁锡陆氏一脉的先祖了吧。不过这些人名都不大熟悉,可能自陆贽以后,没有出过显赫的人物吧。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

祠堂内还有一座戏台,设在二层,楼下有门洞可以通行。戏台式样简洁,没有过多的精雕细刻。

出来的时候时间尚早,我很想看看古镇的夜景,所以也不急着离开,去老秦园吃了开洋馄饨和小笼包,走出来时天还没黑,灯还没亮。看看时间,距离六点还有不到半个小时,于是去尊贤街逛了逛。晚上一般有表演,不过人家的表演要到七点才开始,看来今天是等不及了。

沿着秦园街和绣幛街漫无目的地转了一圈,期间听得游客在问进士巷,于是恍然,这又是来看花的。

进士巷的黄木香的紫藤确实很出彩,虽说这里的紫藤远不如渤公岛那样的规模,甚至也不如吟苑,但是在马头墙盛放的那一小段,显得格外静谧安详,今天确实引来了很多拍照达人。

终于等到六点,灯笼依次亮起。绣幛街的夜景比秦园街要好看些,尊贤街一段的灯笼很有特色,不是一般的红灯笼黄灯笼,而是椭圆形的蓝色描花灯笼,这与尊贤街以墨蓝为主的色彩一致。

还有方形的灯笼被串成一串,斜斜地街在街边,上面彩绘着图案,也很好看。街边垂下的灯笼,则像美女耳上长长的耳坠子,也很别致。

没等天黑尽,我便赶着离开了。今天乘坐公交车出行,得卡着点儿赶末班车。

自由行:无锡惠山古镇之陆宣公祠
4月暮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