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玉为啥不求求贾母,把晴雯接回来?是不敢,还是根本不想?

 栖鸿看红楼 2023-06-14 发布于山西

当贾母听到宝玉的请求时,肯定会想一想:这孩子为啥这么坚决,宁可违背他母亲的意愿,也非要接回一个丫鬟?

你说晴雯无辜?嘿,无辜的丫鬟多了。况且王夫人逐晴,对贾母说的理由是她生病,而不是“狐狸精”。司棋生病,不也听说“要往外挪”吗?晴雯上次生病,李纨不也叮嘱“吃两剂药好了便罢,若不好时,还出去为是”吗?生了病就要搬出去住,这是通行的规矩。现在晴雯的确是卧病不起,让她搬出去,又怎么谈得到“无辜”不“无辜”?

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人(王熙凤是在她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贾母已经退休了),王夫人打发一个丫头出去,根本就是职权范围之内。生病可以打发出去,不生病也可以。就说是为了节约开支而裁员,不也理直气壮吗?这又不是什么违规破例的大事。当初晴雯撵坠儿,理由是更薄弱的“很懒”,不也照样撵出去了?谁又能阻止?

(说来也巧,怡红院第一次撵人,是晴雯撵坠儿;第二次撵人,就成了晴雯自己被撵。冥冥之中,是不是有什么玄妙?)

反倒是宝玉,极力挽留一个生病的丫头,不惜违抗母亲,他是为了什么?难道,除非,只能是他与她有“私情”。还能找到更合理的解释吗?

和少爷有私情,这丫头一定是“狐狸精”。你说丫鬟没有勾引少爷,是少爷追求丫头,甚至丫头根本不曾假以辞色——“人家连笑话也没有跟你说,已累你花了这么许多的钱,要是再跟你亲热一些,那还了得?”民国秦瘦鸥的《秋海棠》里,早就给宝玉准备好了回话:“人家都不怎么理你,就让你违抗你太太了,要是跟你亲热一些,那还了得?”反正错都是丫头的。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问题。宝玉越替晴雯求情,反而越做实了晴雯是“狐狸精”,越不能留她在宝玉身边——不仅王夫人不允许,连贾母也不会允许孙子身边生活着一只“狐狸精”。虽然从前贾母是看好晴雯的,但是“女大十八变”,现在这么让宝玉牵肠挂肚,不正好证明她已经“变”成了狐狸精吗?贾母还能维护她吗?

不求情,只能坐视晴雯悲惨死去;去求情,就坐实了晴雯是“狐狸精”,就会让她死得更惨。在这样的两难处境里,宝玉是真没办法、而不是不想办法去求晴雯。

毕竟,世界上的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尤其是宝玉这样“能说不能行”的“银样镴枪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