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在珍|偏关城漫话(一)

 砚城文苑 2023-06-15 发布于山西
⬆偏头关护城楼

偏关地无三里平,一个县城城址,选了一千多年,最后还不得不建在一个东高西低的斜坡上。而且小到“一条街,七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1970 年代)但架不住本地百姓,看得真,爱得深,咬定说它是“九龙戏金盆”。

总体上看,偏关县城,坐落在一个五水汇流的小盆地中。偏关河由南向北,来在城南门外,再沿西北方向流成个大圆弧,圈住城的多半边。其间先后有南沟、西沟、东沟、大红沟(北沟)多向汇入,又各自贡献岀一小片冲击扇,勉勉强强在黄土丘陵间凑岀一处开阔的地面。

但周边的黄土岭似心有不甘,360 度张牙舞爪压在周边。更有九条小土岭伸下平地边上,探头探脑。宽容的偏关土著干脆将计就计,这不是九龙戏金盆是什么?名得吉利,说得开心,再然后自美得一塌胡塗。

明朝打仗那会儿,九条小土岭有点遮隔视野,敌兵有可能顺着沟壑,突袭到城边。于是长官发令,在每条土岭眼亮的部位,各修筑一座烽火台,系统命名为“环城九墩”。让这戏金盆的九龙,广目如炬,虎虎生威。

清朝康煕年间,偏关来了一位叫康正吉的县丞,据说精通勘舆之术,看岀东南方向的三墩,有压龙脉,堵风水之嫌,就号令军民,把这三座墩平毁!还没有平完,升职调令已到,康县丞就走马上任去了。

在偏关境内,削去三墩五墩,丝毫不影响高岗大阜,墩台棋布,烽堠星罗的格局。《偏关志》上载:“偏之一邑,烽台千座,犹珍珠嵌于崇峰峻岭,增益英气,壮美山川焉。其威严观瞻,诚一方之风物也。

进入偏关,离县城越近,烽火台越多。临到城边,又有东山文笔塔耸天高矗,西山护城楼翠盖凌空,文东武西,把座偏关县城,标志得清清爽爽,气概不凡。

西山护城楼,现在建筑格局为:二层三重檐四滴水十字歇山顶明代风格仿古城楼。30.3米高的正方楼体,坐落在 28.13 米见方、高 9.8 米的二层台基上,底层是长 70 米,宽 36.3 米,高 4.5 米城堡状基台,气势雄伟,庄严壮丽。

它的前身,是建于 1434 年的虎头墩,是为偏关城哨瞭、传递烽火的军事设施,所以在县城布局上,它属于西方金,为武,居于城西。与它遥相呼应的,是东山上的文笔凌霄塔。

塔建成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 ),楼阁式八角空心砖塔。十一级,高 36 米,状如毛笔的笔头,故名文笔塔。

从明朝开国偏头关设置镇西卫,到隆庆四年(1570 )南北议和,二百多年的明朝前中期,偏头关作为三关首镇,统一领导长城外三关地区抗御北元的军事斗争,金戈铁马闹偏头,碧血黄沙卫中华。

战事消停后,多年来靠拼勇猛、搏性命升官晋爵的偏头关人,猛然发现,本地的文化太落后了!好在当时城内官衙林立,文武官员如过江之鲫,大家就一股脑地大兴文明文化之风。经过万历朝前期的和平发展,偏关城快速发展成一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边城。

自 1570 年关城人万世德考中进士后,不断有偏关人在乡试、会试中上榜。为了让偏关的文化更加鼎盛,有识之士倡议,在东山顶创建文笔塔,让文化之光护佑关城。

1621 年塔建成当年,偏关城有三位秀才考取举人,其中王芋在下一年会试考中进士。此后连续四届乡试,偏关次次都有人考取举人。其中杨皇桢在 1624 年天启甲子科考取山西省乡试“亚魁”。(第二名)

⬆文笔凌霄塔

文笔之塔,文化之塔!文明之光,光耀关城!

在之后日升月落的往复中,偏关城人发现,文笔塔自带灵性。每年的春风节前后某天,旭日东升之际,文笔塔影子的笔端,正好搭在四方形的护城楼上,这不就是毛笔在方形砚台蘸墨嗎?

天哪,这时节正是京都考状元的时候啊,我们智慧的先人,竟然把这么一个美好的创意,寄寓在人文天地之间:沐浴春风的偏关文笔,就将饱蘸翰墨,挥写岀光耀天地的篇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文笔舔砚”的奇观,给偏关人血液中注入了多少美好的向往啊!很快又有人发现了文笔塔“凌霄”的奇迹。

每年的冬至日,如天气清朗,太阳升起的时候,东南方向的金色阳光照到塔下部时,文笔塔身如逆光剪影般亭亭玉立,塔顶上会有一柱旺气直冲云霄。光柱微暗,两侧和天空界限分明,持续约五分钟左右。

1991年冬至日,笔者带了全班学生,在偏关中学操场上,看到了“文笔凌霄”的完整过程。

今天到了文笔塔下,塔门额上嵌“文笔凌霄”四字。可以知道,“文笔凌霄”的神异,偏关古已有之。而这偏关城文东武西的标志建筑,为这座小小山城,平添了无限的空间。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