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眉山苏氏:从苏味道到“三苏”(第9辑)

 苏氏信息平台 2023-06-15 发布于广东

传家风丨扬正气丨铸族魂丨促发展


眉山苏氏:从苏味道到“三苏”

(第9辑)

上接眉山苏氏:(第1辑)(第2辑)
上接眉山苏氏:(第3辑)(第4辑)
上接眉山苏氏:(第5辑)(第6辑)
上接眉山苏氏:(第7辑)(第8辑)


新法失败,安石“走了”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一年是苏轼第二个人生阶段的开始,前五十年意气风发也好,人生如戏也罢,他的人生曲线,可以分为在朝、下放和贬谪,而从此时开始至逝世而终。
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兜兜转转一圈回来,又是一个完全重合的人生曲线。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个皇帝死那个天子活,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新人哭也好,旧人笑也罢,也不过是这个即将覆灭的王朝,最不起眼的注脚。
这一年也是北宋所剩无几的狂欢时刻,38岁的宋神宗,历经熙宁变法,元丰改制和强兵开疆,折腾了18年,在他即将死去的时刻,已经极力在弥合新旧党的矛盾,不料最终辛劳力瘁英年早逝,他年仅10岁的儿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
哲宗年幼,于是依照宋室传统,尊神宗的母亲高太后为太皇太后,垂帘听臣,是为宣仁太后,母后当政,在当时的宋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前有仁宗刘氏垂帘临朝11年,后有英宗曹氏代管朝政,算来这个高太后已经是第三次了。
这个稳健保守的老太太,被后世誉为女中尧舜,甫一当政,尽废新法,高太后尊重祖宗成法,厌恶革新,毕竟是个见过大场面的老太太,对儿子神宗和王安石掀起的这一阵风浪,虽然有不满,也不能干涉,如今亲临朝政誓要恢复旧制,新党一个不留。
两个宰相中,一个新党蔡确已经半截入土,另一个毫无作为的三旨相公王珪身死位灭,顺带提一下这个王珪听来耳生,他的长女嫁给了一个叫李格菲的文人,生下了一个女儿,名为李清照,他的第四个儿子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的丈夫,就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秦桧。按这个排辈,李清照叫秦桧一声妹夫,也是应当应份的。
所以左右二相一罢,呼声最高的宰相,就可以直接念他身份证号,一来遵循皇太后遗旨,必须是个旧党,二来必须德高望重,人皆盼之。

没多久,司马光以门下侍郎入朝,第一道奏请皇太后的折子就是《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宋史·王安石传》记载,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王荆公》中把王安石比作中国的克伦威尔,说他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垢”,称王安石是“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梁启超对变法的结论是“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材料四 (王安石变法)首先利息并不低。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这其实已经很高了,而各地还要加码……利息高不说,手续还麻烦……道道手续,都要给胥吏衙役交“好处费”……地方官就更是硬性摊派了。当然,层层摊派的同时,还照例有层层加码。于是,不但贫下中农,就连富裕中农和富农、地主,也得“奉旨贷款”。结果,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地方官增加了收入。
他把新法比成毒药必须全部废止,新党的人也要全部贬职,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这场轰轰烈烈,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在皇太后的授意下上演。然而,这些举措,虽然足以把新党的势力连根拔起,但是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九年之后的两极翻转,再次得努的新党们全部如法炮制,一锤一锤的砸向了今天挥锤而下的旧党,
司马光一上任,憋了十五年的闷气终于得以施展,当年新法施行多快,如今废除的更快,7月废保甲、11月废方田均税、12月废市易保甲,次年改年号元祐更化,3月要求各州县5日内废掉,实行了16年的免疫法。
反对者众多只有一人如期完成,这个人就是开封府尹蔡京,讽刺的是当年推行新法也是他最快。在司马光的主持下新法一项一项被废,新党臣僚如蔡确、章敦、韩缜,一个一个被罢免、窜逐,把持朝政的自然都是当年不受待见的老臣们,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苏轼和苏辙,究其原因其实也不难要罢新法需要有足够的理由,要上承圣意下服民众,苏轼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这个笔杆子,依靠他的文笔鼓动四方起草罢免文书,而苏辙的作用也很重要,司马光对他当年找茬对喷的实力大为赞叹,召回苏撤惟以右谏司,这两个兄弟一个掌外,一个掌内。苏辙负责找新法的茬上书请求罢免弹劾,经高太后、司马光决定之后,由苏轼起草文件宣布执行,两兄弟自嘉佑六年高中制科起,至今25载,历经顿挫方得,扬眉吐气。
无怪乎平时内敛的苏撤在得知消息后,压抑不住兴奋的情绪:《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宋·苏辙)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这场轰轰烈烈的裁撤,在汴京城如火如荼的上演,但是我们漏了一个人王安石,这个司马光人中最大的政敌,此刻正远在江宁府,听闻神宗去世,眼见自己当年的心血,一条一条的付诸东流,并没有多说于一句怨言。
哲宗登基那年三月,他把自己名为半山的宅第施舍为寺,名曰“金陵报宁禅寺”,亲写书文,聘请真净克文禅师为开山住持,自己则隐居钟山,每日骑匹野驴,喃喃自语。
次年4月,这位在漫长历史中,星辰一现的先驱者,在一阵凄然中与世长辞,留下了他临终的绝笔《新花》:
老年少忻豫,况复病在床。
汲水置新花,取慰此流芳。
流芳柢须臾,我亦岂久长。
新花与故吾,已矣两可忘。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对自己的变法事业未罝可否一任。
后世评说,这个斗争了一辈子的英雄已经暮年,他回顾了自己的生平,当年一腔报国的心愿,一意孤行的执念,赢了欧阳修、赢了司马光、赢了苏轼,甚至赢了这个时代,而最终的结局就像这支“新花”一样,不过只有须臾流芳。
噩耗传至京师,尚在病床上的司马光,无视曾经的政治分歧,两人的治国方略虽然有所不同,但对于对方的人格才学,都抱有充分的尊重。他怕这些,当年被排挤,如今得势的旧党们趁机诋毁王安石,立即主张朝廷宜加厚礼,赠官太傅,这赠官太傅的制书起草人,正是时任翰林学士的苏轼,而苏轼也无负于这份嘱托,制书中极尽溢美之词,这其中的原因,一来是东坡的豁达和对荆公(王安石别名)才学的尊重,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两年前那场惺惺相惜的世纪会晤……

下辑继续观看!


资料为1379号观察员原作品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部分转载出于推广、传递信息、分享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任何解释义务及责任,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苏东坡为何只给司马光留面子?

【语音故事】苏东坡是李清照的偶像还是粉丝?



点开此处了解更多

当谭咏麟与苏东坡相遇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苏永安先生应邀参演“我和我的祖国”音乐会感言

苏忿生与苏姓

华主席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后代

高端大气的都安苏氏宗祠

南充市苏氏清明祭祖暨宗亲联谊会(2023)

赤沙古村即将消失,但苏氏宗祠能保存下来吗?

澧水流域苏氏清明祭祖活动【序言】片段

周村苏氏宗祠落成庆典活动

苏氏苏崙公宗祠升梁庆典
“粤苏会”眉山“东坡故里”苏氏墓地扫墓
“三苏文化进社区”之栗水清苑
苏氏始祖纪念柱(碑)在三明市举行揭碑仪式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