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与病

 渐华 2023-06-15 发布于江西

所有疾病来源于心理、精神状态,“心”病必引起性(习性、禀性、天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过来病就好了。治病先修心,叫“釜底抽薪”。

人们为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财、色、名、食、睡·五欲)所引诱,心中的念头和情绪,也随之起伏波动,若不能节制,长此以往便增强了禀性(怒、恨、怨、恼、烦·五毒)。

看把她愁的

人体是五行生成的,五脏也是五行生成的,五脏有病,往往是由于五毒存在于心,心为君,统领五脏,五毒就是被心引进来的。中医讲百病由心生,过悲会生病,过喜也会生病。悲喜无常,悲喜交加,就是禀性用事,鬼来当家,病根扎下。恨伤心,怒伤肝,恼伤肺,怨伤脾,烦伤肾。

药能治病,是治疗因外界的“风、火、湿、燥、寒”引发的疾病。是药三分毒,如果用不好,害处会更大。

是药几分毒

道能化病,劝人不生病,药治不好心病,心病还要心来治。找到病因,消习性,化禀性,圆本性,这就是“修心养身”。

道能化病

我在《三界》、《三性》、《三命》、《三身》四集视频中,讲了性、命(心)、身三者的关系。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讲性本善,是指天性说的, 天性是纯善的,表现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温、良、恭、俭、让五德。

荀子讲性本恶,是指禀性说的, 禀性是万恶的 ,表现为怒、恨、 怨、恼、烦五毒。

告子讲性可善可恶,是指习性说的,习性是后天染的,表现为吃、喝、 嫖、赌、抽。这里专指不良嗜好的习性。

性存仁、义、礼、智、信五常,温、良、恭、俭、让五德。

德能养性,性能养心,心能养身。

五常、五德、五毒,各有五行所属。

下一次和大家分享

五行的本质与人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