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碳汇等新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引导金融撬动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绿色发展

 蓝林观海 2023-06-1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落实“双碳”目标战略部署、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寻求包容性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两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中互促互进、共同发展。如何通过积极探索碳汇等新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引导金融撬动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绿色发展,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命题。

绿色金融正在成为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抓手

注重完善链条,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含量。充分挖掘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的路径,把绿水青山作为“第四产业”来经营,推动美好生态成为“经济要素”。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核算体系。建立以行政区为单元的生态产品总值(GEP)统计制度,逐步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形成“评估—定价—交易”价值动态评估和价格形成机制。采取市场交易、经济补偿等手段,明确指标体系、具体算法等,完善生态产品经济价值核算办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推进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强在政府决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中的应用,推动规划编制和工程项目实施时要结合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核算结果。搭建城市生态价值实现平台。以城市绿道、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为载体,构建共享停车、位置信息等多元复合的新经济运用场景,引入多元化消费形态,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我国生态产品总量大、种类丰富、地域分布广泛。例如,建立在近20亿亩耕地上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了世界上最多的粮食、蔬菜、食用油、肉蛋奶等必需的农产品,特别是基于优良农田生态系统生产的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出规模持续扩大;33亿亩森林生态系统蓄积了多达175亿立方米的林木,提供了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服务;包括10多万条河流、近2.5万个湖泊在内的水生态系统,每年为全国人民提供6000亿至7000亿立方米淡水;近60亿亩的草地生态系统,每年为包括牧区在内的全国人民提供大量肉蛋奶等食物。

由此可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当然,生态产品价值在实现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包括产业催化、产权催化等,这些都离不开金融业的资金支持,即离不开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将为绿色金融拓宽发展空间,一系列绿色金融新产品、新业态将会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于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的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在生态产权确权的基础上,开展不同经济主体间的生态产品交易,如目前已经开展的碳排放权、用能权及排污权交易模式,有效促进了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生态产品将成为绿色金融创新的优质标的

一是聚焦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价值,构建基于GEP价值转化的绿色金融创新实践。该类应用将生态系统服务与“贡献”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作为抵质押物或还款来源。例如,浙江丽水推出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挂钩的“生态贷”,将生态系统总价值作为质押物,生态产品预期收益为还款来源,获得贷款将用于当地生态保护、生态产业培育,从而保障预期收益实现形成闭环。

二是聚焦自然资源产权,构建基于“自然资源权属”的金融创新。该类创新主要通过将自然资源权属变现,以林权、水权、采砂权等权益性资产作为抵质押物进行贷款。例如,江西抚州资溪通过收储生态资源经营权进行抵质押融资,打包开展市场化经营,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和公用品牌建设,打通生态资本融资渠道,实现资源到资产、资产到资本,最终到资金的转化。

三是聚焦生态产业融合化发展,该类目前在各地运用较为普遍,不单独区分生态产品为原有产业带来的溢价,以统一推进的模式提供金融支持。例如,河南淅川深入推进“生态立县”,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农文旅模式,通过创新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旅游康养相结合,并运用财政补贴与普惠金融结合的力量,保障当地经济发展、环境提升、民生福祉同步推进。

碳金融赋能生态碳汇

碳汇和绿色金融两者密不可分、互为依托。推进碳汇交易离不开金融支持,壮大绿色金融也需要大力发展碳汇。

2021年10月2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部署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制定碳汇项目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规则。

我国的碳金融市场是基于碳交易市场所衍生出来的,以服务于底层的碳交易及交易衍生品,中间层碳服务,上游的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替代、生态环境发展等,所产生的直接投融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以及金融交易的需求要素碳金融。“这个主要分为六大类:一是碳排放权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二是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三是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四是碳汇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五是碳金融工具(碳基金、碳债权等);六是金融中介活动。碳金融的底层逻辑是基于碳资产确权后的金融赋能。”

目前,生态碳汇领域发展具有五大良好条件。一是政策的确定性奠定了政策基础;二是庞大的碳排放存量市场奠定了市场基础;三是GEP概念的提出奠定了产业基础;四是绿色金融的发展奠定了金融基础;五是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为生态碳汇的发展提供了应用场景。”

目前形成了包括碳信贷、碳债券、碳基金、碳回购、碳期货、碳期权、碳远期、碳保险、碳理财、碳积分、碳结构性产品的碳金融体系,且这一体系能完美赋能于生态碳汇市场,开发出相应的生态碳汇金融工具。同时,建立新的产业生态,碳金融与生态碳汇的结合将建立新的产业生态,为完善碳交易市场、碳普惠以及数字产业的发展创造新驱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