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帖】董其昌《書呂仙詩卷》

 赵峻gqwdp0f2p7 2023-06-15 发布于湖北

明代董其昌書呂仙詩卷,紙本24.8 292.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相傳北宋熙寧(1068-1077)中,呂洞賓前往拜訪湖州東林山的沈東老,飲醉後以石榴皮書此詩於壁上,七年後蘇軾前往拜訪,沈東老雖已故三年,仍和詩三首以記之。此呂仙詩在明末時尚有拓本流傳,董其昌認為很接近懷素風格,因而選擇以懷素大草風格書寫此作。本卷未署年,行筆已不同於早年之輕靈,也較中歲〈書杜律〉的更加渾圓,且加入更多的轉折變化,顯然已經將懷素筆法自然地融於本色之中,應為其晚年之作。

图片

释文: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成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此为吕祖诗以桦皮书东老壁者拓本流传人间颇类醉素老杜饮中八仙有张长史长史颠怀素醉皆神仙中人也当素师豁然大悟时与吕祖见钟离后境界何别其昌书。

 局部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正如李志敏所说:“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董其昌17岁时参加会考,因字写得丑未能夺魁,发奋练习书法。董其昌擅画山水,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董其昌的代表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等。其作品成为晚明以后文人画的典范。1636年10月26日,董其昌在松江寓所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董其昌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

董其昌一生创作了极多的书画作品,流传至今的也很多,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在研习经史之余,董其昌与同僚诸友切磋书画技艺,纵论古今,品评高下。又从韩世能那里借阅晋、唐、宋、元法帖宝绘,心摹手追,有时废寝忘餐,因而学问大进,开始在京中有些名气。在家乡,董其昌筑“来仲楼”、“宝鼎斋”、“戏鸿堂”、“画禅室”、“香光室”等,牙签玉轴,左图右史,置身其中,著书立说,探究古今书画艺术。

他不遗余力地搜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桓温、赵佶、米芾诸名家法书,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刊刻《戏鸿堂法帖》行世。病休松江时期,他正值四十余岁的盛年,广闻博识,采集众长,悠居林泉,心闲手熟,创作了《葑泾访古图》《鹤林春社图》《浮岚暖翠图》《神楼图》《西湖八景图》《溪回路转图》等许多描绘江南风光的著名山水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