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我留恋的小屋

 冬歌文苑 2023-06-16 发布于北京

我留恋的小屋

说是小屋,其实就是一间小房子。说其小,是因其面积还真不算大。物业的交费通知上清楚地载明,物业费交纳面积46平米。在上海,这种46平米的房子,现在很多人不会正眼瞧。我记不清究竟是哪一年开始留恋这46平米的小屋。

这小屋是我结婚成家后,真正意义上第一个有永久居住权的居所。现代人讲法制,对房子的权属很重视,我居住的这间小屋没有产权,只有使用权。在2001年单位分派这套小房子之前,我有过9次搬家的经历,从一个潮湿的住处搬向另一潮湿的住处,从一个低矮的平房搬到另一个低矮的平房。分房这一年,儿子已经上五年级,搬进这小屋,象是阴冷的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进我的生活,增添些许暖意。

这小屋平凡得无以复加,淹没在都市的高楼里,无人知晓,犹如十万大山中的一座小小的山丘,不显山不露水。当年,我分到这套小屋,还有许多我的同事,如我先前一样居住贫困房,或干脆贫困房也没有住上,甚是羡慕。这小屋在二楼,一棵散枝开叶高大的桂花树掩映了房子的北窗。每到八月桂花开时,金黄金黄的花爬满枝头,香气袭人,向四周弥漫。在屋里闻着桂花香,就想起月饼,那时每过中秋节,单位食堂给每人发两块食堂师傅自制的月饼,舍不得在单位吃,下班带回家给爱人孩子一起品尝。在屋里闻着桂花香,也会想起桂花酒酿,吃一碗温热的酒酿,儿子背书包去上学,那红红的小脸似有些醉意,此后再也没温酒酿作早饭。小屋南窗外有一棵约三层楼高的玉兰树,硕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每年3月玉兰花开时,洁白的玉兰花优雅宁静,站在窗口探手可接美丽无瑕的花朵。玉兰树是高贵的,长在墙根檐下,任凭世俗的尘埃袭来,她的花朵始终洁白无瑕,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

在分到这小屋前,我是有机会可以买单位的安居房。经济拮据的我,只能望房兴叹。三口之家勉强度日,糟到吃上顿无下顿就隔着一把米的距离。有过生活在贫困线下经历的人,一定会记得囊中羞涩不知市井繁华的窘境。有时候一个人努力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一粒历史的尘埃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企业转制下岗冲击生计,无数人饱尝企业转制下岗带来的辛酸。

分到这小屋的第二年,我的父亲离开了我们。父亲没能来这虽小却也能遮风挡雨的家看一眼,成为父亲的遗憾。父亲在世时常唠叨我什么时候能分到房子。早先住房市场化还没有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处于双轨制中。住房愿望实现了,父亲却离开了我们。人生就是这样,遗憾总是难免的。

儿子是住在这里考上大学。那天去大学报到,儿子从床下拖出拉杆箱,兴奋的从房间里出来,几次左撞右撞,不是箱子撞了墙,就是人撞了桌子。儿子说等他大学毕业工作挣钱,买一套大点的房子住,免得在家里走个路还要小心提防撞着。

住进这小屋后,留下太多的记忆。我在这小屋里人生的轨迹有了新的航向,承载许多欢乐与梦想。那一年,我去新单位报到,出门走得急,身份证丢在桌子上忘带,爱人骑自行车追了半个小时才追上,累得脸红红的喘着粗气。自那以后,每次出门我都会检查有没有落下什么没带齐。一次爱人在床垫底下发现了几张钞票,就问我为什么藏在这儿。以前生活困难钱压着我,现在换工作经济有改善,我要压着钱。这几句话把爱人讲的笑了起来,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是我偷偷地留着过年回老家用的,这下可好“充公”。

万物有灵,我相信这小屋也是有生命的。尽管有些年月不住在这里,但我感恩小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成为避风遮雨的港湾,如今我将这小屋装修焕然一新,给小屋美丽容颜。

住房子,我不追求有多大,住着舒服就行。房子过大,人少寂寥。房子过小,人多拥挤。过些日子,我又要和老伴住进这小屋,在往后的春秋里,泡一壶茶,翻一本书,听一曲歌,春看玉兰花开朵朵,秋闻桂花香飘阵阵,享一份宁静。

 2023年5月29日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郭志松,1965年9月生于江苏溧阳,1984年入伍,2003年转地方工作。工作之余,常有即兴之作,擅长于抒发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感情。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