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数夫妻感情变坏,往往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1q9da5jc436igj 2023-06-16 发布于湖南
口述:彭建玲  文: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这些年,在情感剧中,有两类角色非常受欢迎。

一类是霸道总裁,总能保护别人;一类是气场全开的御姐,总能掌控一切。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没有软肋,也从不悲伤流泪,强大到无懈可击。人设很炫酷,外表很美好。

只可惜,当镜头转向真实的婚姻生活,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从事心理咨询多年,我发现,不幸福的婚姻中,总有至少一个人戴着面具,这张面具的名字就叫作强大

为什么会这样?

有社会的因素。男人一贯被要求坚强、勇敢,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愈发激烈,女人也被要求必须无坚不摧,就算表现出脆弱,也未必有人给予回应。

更有个人的原因。他们觉得,面具能够保护自己,把脆弱暴露出来可能会受到伤害。就像孔雀开屏,正面很漂亮,但后面的屁股很丑陋,一旦被看到,孔雀很可能会被嫌弃。

脆弱真的如此无力吗?在我看来,这是对脆弱最大的误解。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脆弱,好好表达脆弱,让脆弱成为幸福的助推剂

图片

01

并不是没有脆弱,只是不懂表达

前面我们提到,很多人不愿或不敢在婚姻里展露和表达脆弱,以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避免受伤。这么做,真的能够得偿所愿吗?

有一位商业奇才把企业做得很大,后来资金链突然断裂,陷入困境。他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帮助过很多人,包括他的妻子及家人。按理说,只要他开口,这些人多多少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他怎么也张不开这个口。

为什么表达脆弱对他来说这么难?因为父亲教育他男儿有泪不轻弹,要顶天立地,要承担所有。在家把家人照顾好,在外把朋友照顾好,婚后把妻子一家照顾好……唯独他自己不需要被照顾。

他真的没有脆弱,不需要被照顾吗?当然不是。他戴着无所不能的面具与妻子生活,妻子以为他是铜墙铁壁,可他频繁出轨,在陌生女性面前哭得像个孩子;他以侠客精神助人,别人以为他不需要帮助,可他在咨询师面前手足无措地反复强调自己帮过好多人。他真正在说的是什么?是他特别渴望自己曾经帮过的人能够来帮他。

还有人把脆弱伪装起来,变成伤害爱人的利器。他们有一个幻想,觉得既然暴露自己的脆弱,对方就会伤害自己,还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制服对方,用相反的方式去表达,在心理学上叫作反向形成。

有一对夫妻,每次吵架,妻子的分贝总能让丈夫感觉耳朵要聋了,而吵架的点更是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下班回来没有主动拥抱她,她会说:“男人果然都是得到后不再珍惜,我还是赶紧找下家吧。”出差回来忘了给她买礼物,她会说:“真不知道有些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去出差了,别是去什么地方会情人吧。”

其实,这位妻子的行为和她的童年生活息息相关。她的父母离婚后又都再婚再育,谁都不要这个女儿,把她送到乡下,由爷爷奶奶抚养。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在她读初中时相继离世。之后,她又被辗转送给几家亲戚轮流抚养,直到考上大学。

多次被弃养的成长经历让她的内心充满不安全感,非常渴望被爱、被关注,好不容易结了婚,她不确定这份爱是否真实,更担心它会像从前那样转瞬即逝。


她不敢正面表达,担心丈夫“捅刀子”,所以选择主动攻击。与其被你抛弃,不如我先抛弃你;与其你突然无缘无故地消失,不如先替你找个抛弃我的合适借口。而,越是如此,就越趋近了那个不想要的结果。丈夫不堪忍受长期被如此对待,最终提出了离婚。

不难看出,不管如何压抑、掩饰,脆弱就那样存在着。那位丈夫坚持自己的脆弱自己扛,终有扛不住的一天;那位妻子坚持用攻击掩饰自己的脆弱,反而陷入最想逃离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正确面对脆弱。

图片

02

看见自己的脆弱,才能勇敢求助

想要正确面对脆弱,需要正视脆弱。很多人之所以压抑、掩饰脆弱,是因为内心有一个幻想—脆弱是不好的:“侠客怎么可以落难呢?”表达脆弱是危险的:“万一他不要我了怎么办?”

其实,脆弱并不是个别人的“不幸”,而是所有人的常态。只是每个人脆弱的点不同、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只有先承认脆弱的存在,才有机会正视它,进而坦诚面对。

那么,该如何和伴侣表达自己的脆弱呢?

一、我们可以试着用具体愿望来替代脆弱感觉

比如丈夫很自卑,最怕被妻子说是从农村来的,一说就炸。这背后的愿望是什么?是希望得到妻子的认可。从自卑到认可,表达更加正向,自身的羞耻感也会弱化。丈夫可以对妻子说:“这件事做得好,你能不能表扬一下我?”伴侣也会更清楚该怎么做。

二、表达的时候,可以先给伴侣打一个预防针。

不能你的脆弱一来,就要求对方马上跟上甚至接住,这是很难的。丈夫想依赖一个人,可以告诉妻子:“我现在特别难受,想靠一靠你的肩膀,好吗?”妻子感觉很压抑,可以告诉丈夫:“我就是想哭一哭,并不是想让你帮我解决什么,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压力。”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也曾想过向伴侣展露脆弱,但担心对方不配合,怎么办?的确,脆弱能不能在亲密关系中分享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除了你想去分享,对方愿不愿意、有没有能力承接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放下顾虑,勇敢试探。

一、试探对方是否愿意承接我们的脆弱。

有一位妻子从小缺爱,渴望被重视。恋爱时,找了一个眼中只有她的人。结婚生子后,丈夫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孩子身上,妻子感到被忽视。她试着和丈夫沟通,表达自己的脆弱。但丈夫觉得她太不成熟,怎么能和孩子争风吃醋?这让她很受伤,自此不再表达,到最后发展成了抑郁症。

和医生沟通后,丈夫后悔不已:“我不知道她的内心如此渴望被重视,如果能够多沟通几次,我一定不会让她受到这样的伤害。”妻子听完很受触动,变得更加勇敢、主动,丈夫也给予了很好的支持。不久,妻子便恢复了健康。所以,我们不但要勇敢试探,还要不断试探,而不是经历一次挫败就放弃,如此才有可能得到伴侣更加积极的回应

二、试探对方能够接受的度在哪里。

有一位丈夫是个孤儿,从小无依无靠,特别渴望有一个人可以依赖。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他遇见现在的妻子。妻子是个特别有爱心的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一个缺爱,一个有爱,这样的组合看起来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然而,丈夫内心的不安全感实在太过强烈,以至于需要妻子24小时在身边,家中的大事小情都需要她决策。平时还好,遇到重大难题时,妻子也希望有个肩膀可以让自己依靠,但丈夫做不到,只会不停地讲述自己曾经多么无助。妻子感觉自己淹没在丈夫的脆弱中无法呼吸。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把自己的脆弱一股脑儿地丢给伴侣,否则对方不一定受得了,甚至还会被吓跑。如果你的脆弱是100分,先试着投放10分,看对方能不能接受;如果能,再慢慢加到20分、30分……勇敢尝试,不断磨合,直到彼此适应。

当然,没有人能够丝毫不差地按照如此具体的步骤、详细的分值去操作,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带着觉察行动,如此才能够从无到有,从有到习惯。

图片

03

发现伴侣的脆弱,更能懂得心疼

每个人都有脆弱,我们有,伴侣也有。我们也应该认同伴侣脆弱很正常,并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对方。

可以观察伴侣是不是总在重复说同一件事,比如为同一件或同一类事情生气;是不是强调同一种感觉,比如总是觉得很孤独。如果是,你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就是对方的脆弱所在。

举个例子,同学会上,丈夫夸老同学:“你还是那么年轻,身材保持得也很不错!”妻子马上变了脸色:“你啥意思啊,是说我老了,身材不好了吗?”家长会上,丈夫说:“你看人家把孩子教得真好,小孩都拿奖了。”妻子立刻反驳:“咱孩子教得不好吗?你对我有什么意见?”

类似事情还有很多,而每一次,妻子都无一例外地会奓毛。丈夫很不解,自己夸别人也有错吗?于是,两个人总是为一类事情吵个不停。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妻子的脆弱所在。

发现这一点后,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多加重视。丈夫要重视的不是某件事具体怎么处理,而是看到妻子到底为什么生气。丈夫的行为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妻子会下意识地觉得丈夫是在指责自己,在拐着弯儿说自己不好。

妻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丈夫要对此保持好奇。好奇就是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倾听伴侣的故事,看看对方曾经经历了什么。原来,妻子从小是在父母的指责和挑剔中长大的,对指责特别敏感。从小学开始,父母每天给她检查作业,有一个字写得不好,就得把那页纸撕掉重写。后来,她出现了强迫性行为,上课做笔记,哪怕只有一个字写歪了一点点,都要撕掉重写。

知道妻子小时候的经历后,丈夫觉得很心疼,下意识地说了句:“原来,你小时候这么不容易啊!一定很艰难吧?”妻子听完,瞬间泪流满面。她感觉自己的脆弱终于被看到了。再与妻子交流时,丈夫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还增加了许多积极、肯定的语言。

在丈夫的心疼与肯定中,妻子逐渐被疗愈,如今已经能够厘清哪些是对他人的欣赏,哪些才是对自己的不满,和丈夫的关系也更亲密了。丈夫的回应之所以如此有效,是因为他听完妻子的故事后,站在她的位置上理解、心疼她,而不是给予批评和指责,这一点也很重要。

图片

你有没有发现,正确地展露脆弱,非但没有破坏关系,反而让婚姻更幸福了。

为什么?这是因为当你可以勇敢地面对自己脆弱的地方时,就不用内耗了。当你展露自己的脆弱时,伴侣会感觉到被信任,看见完整、真实的你。

真实的人才能赤诚相见,爱、理解、心疼就会自然涌现。而这恰恰是打破家庭创伤代际传递的新契机。疗愈创伤,超越童年,一起携手创造属于你们的新世界。

本期采访对象:彭建玲

图片

彭建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原副院长、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英国 Tavistock  Centre 访问学者。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

本文摘自《婚姻与家庭》杂志

原标题《彭建玲:看见脆弱的力量》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