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大义(白话全解) 卷四 论五帝

 土佬之学习 2023-06-16 发布于广东

01. 十神定位法 02.0. 比肩篇 02.1.劫財篇

03. 偏印格 04. 正印格 05. 偏財格

06.0. 正财格 06.1. 正官格 07. 七殺格,七杀格

08. 食神格,傷官格 09. 論壽夭,论夭寿

10. 神煞概念(一) 11. 神煞概念(二) 神煞概念(举例)

12. 取格局 日主强弱 13. 八格喜忌(一)

正官格喜忌 格局与六亲 财格喜忌 财格用神

正印格喜忌,食神格喜忌 逆用格局,七杀格喜忌

偏印格、伤官格、羊刃格喜忌 调候用神

三奇加会,魁罡格 五行日主生克 女命夫星

女命子女、中年、晚年 女命官杀混杂 女命天月德

女命官杀争强、通根 女命婆家,公婆

女命日主强弱 女命驿马,贵人带合 女命桃花

女命四生四旺四库 女命孤鸾

女命夫星入库,不婚 女命克冲

女命寡妇,多夫 女命五行生克

开一篇赞赏

女命实例(一) 女命实例(二) 女命实例(三)

女命实例(四)官杀混杂 女命实例(五)调候用神

 女命实例(六)伤官制官,夫星带合

女命实例(七)天干争合,地支拱合

 十天干喜忌 喜忌命例(一) 喜忌命例(二)

日主喜忌总论 甲日主喜忌 乙日主喜忌 丙日主喜忌

丁日主喜忌 戊日主喜忌 己日主喜忌

庚日主喜忌 辛日主喜忌 壬日主喜忌 癸日主喜忌

日主喜忌逆讲,先忌后喜 五行相克 五行与颜色

五行与吉凶祸福 运气与大运

子平命理的历史、理论转变 研究命理的几种态度

纳音五行的历史文化,断命的立场

子平命理的定性与弹性,行善积德

子平法历史,用神的三个混乱期

日主强弱的重要性与非必要性

大运案例(1-1) 大运案例(1-2) 大运案例(1-3)

大运案例(2-1)官杀混杂

大运案例(2-2)流年三刑

大运案例(2-3)空亡,三合三会

大运案例(3)

流年刑冲会合 流月入门 流月与大运

流月拱夹暗带

大运流年流月的重要性、紧急性分类

女命实例(八)偏财格 大运案例(4)冲堤大运

实务批命(1)多格局 实务批命(2)完结

原文

  遂古已来,所论五帝,凡有三种。《河图》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陶华阳云,有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兄弟五人,即灵威仰等。此五帝并天上神,下治于世,综理神鬼,次第相接,治太微宫,其精为五帝之座,五星随王受气,即明堂所祭者也。故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礼记》曰:“春之月,其帝太皞;夏之月,其帝炎帝;中央土,其帝黄帝;秋之月,其帝少皞;冬之月,其帝颛顼。”东方大昊,庖羲氏,主春,苍精之君;南方炎帝,神农氏,主夏,赤精之君;中央黄帝,轩辕氏,主四季,黄精之君;西方白帝,金天氏,主秋,白精之君;北方黑帝,颛顼氏,主冬,黑精之君。

  《易》曰:“帝出于震。”此盖人帝之始始于伏義。五行之次以木为先,四时相易以春为首,故庖羲为五帝之先也。又,诸史以少昊、颛顼、高辛、唐、虞谓之五帝,此盖自舜已前,五行相承为帝也。《易经》乃上取伏羲,下至虞舜,不言中间三帝者,以其因修,无所造作,何以得言之,故不论也。

  大昊帝庖羲者,姓风也,母华胥,履大人迹而生于成纪,蛇身人首,以木德王天下,为百王先。《易》曰:“帝出于震。”震,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故曰太昊。因象龟文而画八卦,为罔罟以田渔。古者人畜相食,为害者多,帝观蜘蛛之网,教民取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牺。是谓羲皇。后世音谬,谓之伏牺,或云宓義。一号雄皇氏。《孝经钧命决》云:“伏羲日角、珠衡、戴胜。”《礼含文嘉》云:“伏義德洽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龟书,伏羲则象,作八卦。”

  炎帝神农氏,姓姜,母任姒,名女登,感神龙而生帝于常羊,人身牛首。以火承木,位南方,主夏,故曰炎帝。作耒耜,始教民耕农,尝别草木,令人食谷,以代牺牲之命,故号神农。一号魁嵬氏。是为农皇。《礼含文嘉》云:“神农作田道,就耒耜,天应以嘉禾,地出以醴泉。”

  黄帝轩辕氏,姓姬,母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明照郊野,感而生帝于寿丘。以土承火,位于中央,故曰黄帝。治五气,设五星,始垂衣裳,作舟车,造屋宇。古者巢居穴处,黄帝易之以上栋下宇,以蔽风雨,故号轩辕。亦云: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号。一号帝鸿氏,或皈藏氏,或有熊氏。《春秋文耀钩》云:“黄帝龙颜,得天庭,法中宿,取象文昌。”《礼含文嘉》云:“黄帝修兵革,以德行,则黄龙至,凤凰来仪。”

  少昊金天氏,姬姓,名挚,字青阳,母女节,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梦接意感,生帝。以金承土,故曰金天,即图谶所谓“白帝朱宣”也。位在西方,主秋,金有光明,居小阴位,故曰少昊。《文耀钩》云:“帝喾载干,是谓清明,发节移度,盖象招摇。”

  颛顼高阳氏,姓姬,母景仆,见摇光贯月如虹,感而生帝于若水。以水承金,位在北方,主冬,故号颛顼。《文耀钩》云:“颛顼并干,上法月参,集威成纪,以理阴阳。”此五帝,即《礼》所配五方者也。

  帝喾高辛氏,姬姓,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逡,以木承水,五行名官,故号高辛。《帝王世纪》云:“高辛骈齿,有圣德,能顺三辰。”

  帝尧陶唐氏,祁姓,母庆都,出洛渚,遇赤龙,感孕十四月,而生帝于丹陵。名放勋,以火承木。其兄帝挚封之于唐,故号陶唐氏。《文耀钩》云:“尧眉八彩,是谓通明,历象日月,陈剬考功。”《礼含文嘉》云:“尧,广被四表,致于龟龙。”

  帝舜有虞氏,姓姚,母握登,见大虹,意感,生帝于姚墟。名重华,字都君。目重瞳子,故名重华。以土承火。尧封之于虞,故号有虞氏。设五色之服。《文耀钩》云:“舜重瞳子,是谓滋谅,上应摄提,以统三光。”

  《礼含文嘉》云:“舜损己以安百姓,致鸟兽鸧鸧,凤凰来仪。”此三帝并少昊、颛顼,共为五帝。《史记》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黄帝已下为五帝。《帝王世纪》以羲皇、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已下为五帝。

  今案:《礼记》郊配五德,自伏羲至颛顼为五帝,是其正位。所以然者,《易》称“帝出于震”,盖五德之首也,以次而行,至颛顼则五德数终。若以少昊为首,则金非五德之先。若以黄帝为首,土居中央,本非创始。故从木为先,伏羲为五德之首,《易》言是也。其帝喾已下,皆行次相承也。上帝有五,灵威仰等。姓氏事,伏義年代久远,典籍遺漏,不可具释。然五德相承,谓受天明命,必豫符瑞,以明会昌。若应命之主,皆承太微五帝之精,以诞于世,必有先徵,示其萌兆也。木王则苍帝之子,火王则赤帝之子,土王则黄帝之子,金王则白帝之子,水王则黑帝之子。故《录图》云:“东方苍帝,体为苍龙,其人长头,面大,角骨起,眉、背丰博,顺金,授火;南方赤帝,体为朱鸟,其人尖头,圆面,方颐,张目,小上,广下,须髯,偃胸,顺水,授土;中央黄帝,体为轩辕,其人面方,广颡,兑颐,缓唇,背丰厚,顺木,授金;西方白帝,体为白虎,其人方颡,直面,兑口,大鼻,小角,顺火,授水;北方黑帝,体为玄武,其人夹面,兑头,深目,厚耳,垂腹,反羽,顺土,授木。”此并象五行之气,依其行次,以相传授也。

  《感精符》云:“苍帝,望之广,视之博;赤帝,望之火,煌煌然,视之尖上;黄帝,望之小,视之大,广厚正方;白帝,望之明,视之茂;黑帝,望之巨,视之稚。”《元命芭》云:“苍精用事,象岁星;赤精用事,象荧惑;黄精用事,象镇星;白精用事,象太白;黑精用事,象辰星。”此皆五德之依五行,子母相传也。非其次者,必有克伐而不终也。秦以金德伐周,二世而亡。汉以火行继周,伐秦伪金,故其祚长远。若是其行次者,则有符瑞也。《春秋元命苞》云:“尧火精,故庆都感赤龙而生。”汉以孔子获麟得图书云:“姬周亡,火曜,刘起,帝卯金。”故高祖斩白蛇,而神母哭云:“赤帝子杀我白帝子。”光武感赤伏符而中兴。此皆火德之徵也。四行所感,例皆如此。往代帝王,符瑞非一,不可具述。今略论五帝配五行如此。

白话解读

  ()何谓五帝

  上古以来,所谓五帝,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以《河图》为代表。《河图》说,东方为青帝,神名灵威仰,五行为木;南方为赤帝,神名赤熛怒五行为火;中央为黄帝,神名含枢纽,五行为土;西方为白帝,神名白招拒,五行为金;北方为黑帝,神名叶光纪,五行为水。陶华阳(陶弘景)所说,上古有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兄弟共五人,就是指灵威仰等五帝而言。这五帝都是天上的神灵,下降人间治理人世,总揽管理神和鬼,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相互接替,治所在太微宫,其精华为天上的五帝座,五帝座的五颗星各代表一帝,五颗星随同人间君王一起接受祭祀,这五帝就是古代明堂所祭祀的五帝。所以《孝经》说,从前周公摄政,行郊天祭祀,尊崇周的始祖后稷以配合天;祭祀五方上帝于天子布政的明堂,尊崇文王以配合五帝。

  第二种,以《礼记》为代表。《五行大义》所引《礼记》,出自《礼记●月令》,但进行了概括。按照《礼记●月令》的说法,孟、仲、季春三月,“其帝大皞”;孟、仲、季夏三月,“其帝炎帝”;中央土,“其帝黄帝”;孟、仲、季秋三月,“其帝少皞”;孟、仲、季冬三月,“其帝颛顼”。东方为大昊,帝名庖羲氏,主管春时,是凝聚苍气精华的君王;南方为炎帝,帝名神农氏,主管夏时,是凝聚赤气精华的君王;中央为黄帝,帝名轩辕氏,主管春、夏、秋、冬四时之末,是凝聚黄气精华的君王;西方为白帝,帝名金天氏,主管秋时,是凝聚白气精华的君王;北方为黑帝,帝名颛顼氏,主管冬时,是凝聚黑气精华的君王。

  第三种,以《周易》为代表。《周易●说卦传●第五章》说,帝出现于震卦,即从震卦开始。这大概是因为人间帝王的开始始于伏羲。按照五行相生次序,以木为五行首位;四时更替,春为四时首位。伏羲五行为木,所以庖羲(即伏羲)为五帝的首位。又,各种史书中有将少昊、颛顼、高辛、唐、虞称为五帝的,这大概是因为自舜帝以前,五行相互承接为帝王。《易经》向上取自伏羲,向下取自虞舜,不说中间三位帝王,其原因是这三位帝王因循前帝治理人民,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凭什么得到叙说呢,所以《易经》不论述中间三帝。

  ()五帝辨析

  1.上古帝王基本情况

  大昊,又称太皞、大皞,帝名庖羲氏,姓为风,母亲为华胥,因为脚踏了大人的足迹,受到感应而生大昊于成纪,大昊长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凭借五行木的德行称王天下,为百王中的第一位。《周易●说卦传●第五章》说:“帝出于震。”震卦五行为木,方位为东方,四时主管春,在周日视运动中,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伏羲象征太阳的光明,所以称为太昊。伏羲根据龟背上的图案而画出八卦,制作网具用以打猎和捕鱼。古时候,人和野兽相互为食,为害人类的野兽很多,伏羲帝通过观察蜘蛛结的网,教会人民猎取宴享用的牲畜,用来充实厨房,所以称为庖牺,这就是羲皇。后世口耳相传,读音出现错误,称他为伏牺或宓羲。另一个称号为雄皇氏。根据《孝经钩命决》的说法,伏羲氏生有大眼睛,高鼻梁,额头骨骼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同日出之角,人眉间骨横向隆起如同连珠,戴着叫“胜”的首饰。而据《礼含文嘉》所说,“伏”的意思是分别,“羲”的意思是敬献、效法。伏羲德行遍及天上地下,天回应他飞鸟走兽纹理图案,地回应他神龟图书,伏羲效法模拟它们,创作了易经八卦。

  炎帝,名神农氏,姓为姜,母亲为任姒,名叫女登,感应神龙而生炎帝于常羊,炎帝长有人的身体,牛的脑袋,以五行火德承继木德,方位为南方,四时主管夏,所以称为炎帝。炎帝创造了像犁似的翻土农具,开始教导人民耕种农业作物,他通过品尝分别草木植物,令人食用谷物,用来代替牲畜的生命,所以称为神农。另一个称号为魁嵬氏。这就是农皇。据《礼含文嘉》,神农氏创制了耕作技术,造就了翻土用的农具,天回应他以双穗嘉禾,地回应他以酒香醴泉。

  黄帝,名轩辕氏,姓为姬,母亲为附宝,看见巨大电光环绕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光明照亮郊野,受到感应而生黄帝于寿丘。黄帝以五行土德承继火德,方位为中央,所以称为黄帝。黄帝治理五行之气,设置木、火、土、金、水五星观测,衣服的制作自他而始,他还制作车船,建造房屋。上古时候,人们住在鸟巢洞穴中,黄帝用上有栋梁下有四壁的房屋替代了它们,用来遮蔽风和雨,所以称为轩辕。还有一种说法:黄帝居住在轩辕丘,因此取以为称号。另一个称号为帝鸿氏,或皈藏氏,或有熊氏。据《春秋文耀钩》,黄帝长得像龙一样眉骨圆起, 额头宽而且阔,效法二十八宿中居于四方之中央的一宿,取用南斗文昌星的象征意义。据《礼含文嘉》,黄帝修治兵器甲胄,用道德治理天下,则黄龙到来,凤凰款款而至。

  少昊,名金天氏,姓为姬,名为挚,字为青阳,母亲为女节,有巨大星辰如同彩虹一样,向下流入华渚,女节梦里接受,心中感应,生少昊帝。用五行金德承继土德,所以称为金天,就是图谶所说的“白帝朱宣”。方位为西方,四时主管秋,金有光耀明亮,居于少阴位置,所以称为少昊。据《春秋文耀钩》,帝喾记载历法使用天干,这被称道为讲究法度、条理清晰,发动有时节,移动有分度,这大概取用北斗第七星摇光星的象征意义。

  颛顼,名高阳氏,姓为姬,母亲为景仆,看见北斗第七星摇光星贯穿月亮如同虹气,受到感应而生颛顼帝于若水。用五行水德承继金德,方位为北方,四时主管冬,所以称为颛顼。据《春秋文耀钩》,颛顼合并用天干记载的历法,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向上效法月亮和参宿,集中权威形成纲纪,用来治理阴阳占卜的巫术。

  以上这五帝,就是《礼记●月令》所配五方的五帝。

  帝喾,名高辛氏,姓为姬,一生下来就具有神奇异能,自称其名叫“逡”。用五行木德承继水德,在任期间,用五行称呼官职,以勾芒氏(即重氏)为木正,以祝融氏(重黎氏)为火正,以蓐收氏为金正,以玄冥氏为水正,以后土氏为土正,所以称为高辛。《帝王世纪五帝》说,高辛有重叠的牙齿,圣明的品德,能够顺应日、月、星三辰变化规律,制定科学的时辰顺序,使农耕文明进入崭新时代。

  帝尧,名陶唐氏,姓为祁,母亲为庆都,从洛渚出行,遇到赤龙,受到感应,怀孕14个月,而生尧帝于丹陵,名叫放勋。用五行火德承继木德,其兄长帝挚将他分封于唐国,所以称为陶唐氏。据《春秋文耀钩》,尧的眉毛焕发八种彩光,这称道为开通贤明,帝尧任命羲、和掌管天文,取象日月,制定历法,陈列制度,考核政绩。《礼含文嘉》说,尧的德行遍及四方极远之地,至于龟和龙等动物。

  帝舜,名有虞氏,姓为姚,母亲为握登,看见巨大的彩虹,心中受到感应,生舜帝于姚墟。名叫重华,字为都君。舜帝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所以称为重华。用五行土德承继火德。尧分封舜于虞国,所以称为有虞氏。舜帝设计符合五行思想的五种颜色衣服。据《春秋文耀钩》,舜帝目有两个瞳子,这称为滋液润泽而清凉光明,在天上对应位于大角星两侧的摄提六星,左三星为左摄提,右三星为右摄提,用来统帅日、月、星三光。《礼含文嘉》说,舜帝损失自己用来安定百姓,招来飞鸟走兽,步趋有节,凤凰来舞,仪容非凡。

  这三帝加上少昊、颛顼共为五帝。《史记》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以黄帝以下为五帝,《帝王世纪》以羲皇、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以下为五帝。

  2.五帝正位

  现在对五帝说进行考查:《礼记●月令》记载,帝王行郊天祭礼时,以始祖配祭木、火、土、金、水五德,自伏羲、神农、黄帝、少昊、至颛顼为五帝,这是五帝正位。所以如此,因为《周易》称“帝出于震”,说明五行木为五德首位,按照五行相生次序依次排列五行,自伏羲木德始,至颛顼则五德循环一个周期。如果以少昊为五帝首位,少昊五行为金,金德不是五德第一位。如果以黄帝为五帝首位,黄帝五行为土,土居位于中央,本来就不是创始的五德。所以遵从五行木为首先的原则,伏羲为五德的首位,《周易》所说是正确的。其他上古帝王自帝喾以下,都按照五行相生次序依次相承继。

  ()五帝相承

  天上太微垣中五帝座有五位上帝,即灵威仰等。人间上古帝王的姓、氏、事迹,伏羲由于年代久远,法典图籍遗失缺漏,无法具体阐释,但是五德相互承继,称为接受上天圣明的旨意,必定预先有吉祥征兆,以明告此位君主应当昌盛。如果是遵从天命的君主,都是承受了天上太微垣五帝的精华而诞生于世的,必定有征象表明其预兆。

  1.五帝象五行之气

  五行木气王则为苍帝的儿子,火气王则为赤帝的儿子,土气王则为黄帝的儿子,金气王则为白帝的儿子,水气王则为黑帝的儿子。《春秋录图》据此描述五帝的相貌特征。

  东方苍帝,身体如同苍龙,长长的脑袋,面部阔大,头顶两旁棱骨隆起,眉毛、脊背丰厚博大,顺从五行金气,授予五行火气。

  南方赤帝,身体如同朱鸟,尖尖的脑袋,面部圆满,方下巴,大眼睛,上部小,下部大,络腮胡子,仰胸,顺从五行水气,授予五行土气。

  中央黄帝,身体如同轩辕,面形方正,广阔的额头,尖锐的下巴,宽大的嘴唇,脊背丰满肥厚,顺从五行木气,授予五行金气。

  西方白帝,身体如同白虎,方方的额头,端正的面部,尖锐的口,大鼻子,小的头顶两旁棱骨,顺从五行火气,授予五行水气。

  北方黑帝,身体如同玄武,狭窄的面部,尖锐的脑袋,深深的眼睛,厚厚的耳朵,松垂的腹部,中间凹四周高的头顶,顺从五行土气,授予五行木气。

  这些都是身体象征五行的气,依照五行相生次序,以相互传承授予。

  2.五德依五行子母相传

  《春秋感精符》说,苍帝,远望身形宽广,近视身形博大。赤帝,远望身形如火光彩夺目,近视身形上部尖锐。黄帝,远望身形较小,近视身形阔大,广大厚重,端正四方。白帝,远望身形鲜明,近视身形美好。黑帝,远望身形巨大,近视身形幼小。《春秋元命苞》说,苍气精华用事当权,象征天上的岁星;赤气精华用事当权,象征天上的荧惑;黄气精华用事当权,象征天上的镇星;白气精华用事当权,象征天上的太白;黑气精华用事当权,象征天上的辰星。

  上述两种典籍关于五德排列都遵从五行相生次序,都是讲五德按照五行相生次序子母相互传承的规律。

  3.五德行次征验

  五德不遵从五行相生次序,必然受到攻打讨伐而不得善终。秦朝凭借五行金德讨伐周朝,经历二世就灭亡了。汉朝凭借五行火德继承周朝,讨伐秦朝不合法的金,所以其皇位传承长远。

  如果五德遵从五行相生次序,则一定有帝王受命的吉祥征兆。《春秋元命苞》说,尧为五行火气精华,所以其母亲庆都感应赤龙而生下尧来。至于汉朝,当初孔子获麒麟,得到图书说:“姓姬的周朝灭亡,五行火照耀,姓刘之人兴起,帝的名字中有卯、金偏旁。”繁体刘字为“劉”,由卯、金、刂组成,所以汉高祖刘邦斩杀白蛇,而有神秘的老妇哭说:“赤帝的儿子杀了我白帝的儿子。”汉光武帝刘秀感应“赤伏符”的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在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而第二次复兴汉室。这都是五行火德的征验。其他木、土、金、水四行所感应的例子都是如此。往古帝王,其帝王受命的吉祥征兆不止一种,不能详细叙述。现在就这样大略论述五帝配合五行之事。

刘鸿玉 刘炳琳 译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