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碗泡茶太烫手怎么办?老茶客的4点经验,让你从此远离烫手风险

 小陈茶事 2023-06-16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泡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这个道理,从很早很早以前就知道了。

如果要详细列举的话,估计一篇文章都写不完。

比如,盖碗不吸香也不吸味,能泡出原汁原味的茶汤;

比如,盖碗材质更安全,不存在化工壶的问题;

比如,盖碗的开口能随意调节,以便快速出汤,不容易闷泡;

又比如,盖碗价格便宜,最朴素的白瓷盖碗,价格不过百元……

难道以上这些原因,还不足以打动各位吗?

仔细数来,村姑陈给大家介绍盖碗泡茶,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

实在难以置信,自己竟然是如此专情的人。

而在此之前,茶圈里用紫砂壶泡茶的人,比比皆是。

于是乎,紫砂壶也是一种主流的茶具。

不过,在村姑陈的想法中,紫砂壶更适合作为一件艺术品,摆在柜子里,让人好好欣赏。

论观赏价值,那肯定是没话说。

但如果用来泡茶,尤其是泡高山的白茶,那可能会让你追悔莫及,悔到肠子都青了。

那些鲜爽的香气和滋味,经过双气孔的一通吸收,留下来的茶汤,只能用“平平无奇”来形容。

看来,除了要用心选好茶,冲泡的茶具,也不能掉以轻心。

《2》

在村姑陈的长期宣传下,不管是新茶友还是老茶客,都逐渐了解了白瓷盖碗的优点。

并且,也愿意把盖碗买回家,学习冲泡。

可在练习的过程中,频繁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烫手。

由于盖碗是碗的形状,没有把手,再加上泡茶时水温很高。

对于刚刚入门的茶友,在尚未熟练掌握技巧之前,的确会体验到沸水的威力。

稍不注意,就被烫成了红酥手。

实不相瞒,村姑陈练习盖碗泡茶的那段时日,手指还曾经被烫起了泡。

后来,终于找到了称手的器型,也适合绝大多数茶客。

加上日日勤加练习,练习着注水,练习着出汤,练习着开盖大小……

最终,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当然,有了村姑陈这只小白鼠,大家就不必再尝试各种各样器型的盖碗。

直接按照图片上这样去选择,再掌握正确的抓握手法,就能避免烫手。

《3》

第一步,挑选一个实用的盖碗。

既然说到这里了,那实用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答曰:不仅不烫手,还能泡出好喝的茶汤。

不烫手的盖碗,通常泥料轻薄,碗沿宽阔,容量适中。

或许很多人以为,盖碗就应该越厚实越好,瓷质越厚,隔热效果就越好,自然就不容易被烫到了。

其实,恰好相反。

太厚的盖碗,碗壁的散热速度很慢,全部的热量都被集中在了中间。

沸水注入以后,盖碗就化身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想安全端起来都困难,更别提顺利完成出汤了。

反之,泥料轻薄的盖碗,散热速度快,整体也很轻便,端起来不费力,快速翻转手腕就能倒出茶汤,行云流水。

另外,宽阔的碗沿,同样是为了防烫。

有碗沿的盖碗,碗口是向外撇的,短时间内,温度不会迅速上升。

出汤的时候,只要手指不去碰碗身,就接触不到滚烫的沸水,感觉是温热的,不会烫手。

一般来说,110毫升的盖碗,就足够大家平时使用了。

盖碗太大,操作起来不方便,特别是手指纤细的女性茶友,很大概率会“翻车”。

《4》

第二步,学会三指握碗法。

顾名思义,就是用三根手指,抓握盖碗。

具体来说,就是用泡茶惯用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这三根指头,参与泡茶。

大拇指和中指,分别搭在碗沿的左右两边,食指则轻轻搭在盖钮上。

这里有两个细节,需要再次叮嘱各位。

一来,大拇指和中指是靠在碗沿上,千万不要去碰碗身,那里滚烫无比,温度高得吓人。

二来,食指不要扣进盖钮里,那里的温度也不低。

而剩下的手指呢,只要紧跟在中指后面即可。

最好的状态是,不要翘起来,显得更美观。

不过,即使不小心翘起了兰花指,只要能泡出香清甘活的茶汤,也无妨。

毕竟,泡茶是为了茶叶服务,至于动作,只要尽量符合规范就好了。

《5》

第三步,注水量不要太多。

泡茶的时候,经常出现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是把水注得很满,已经快要溢出边缘了,但凡把盖子放下去,就会有茶汤洒出来。

另一种,是担心烫手,所以刻意少注一些水。

然而,却破坏了原本的黄金茶水比例,导致泡出来的茶汤,偏浓偏苦,不好喝。

该如何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呢?

不多不少刚刚好,才是最佳状态。

一般来说,我们注水到和碗沿平齐的位置,就可以停止了。

水量不能太多,水位线不能太高。

否则,手指一握上去,便会立刻被沸水烫到弹回来。

那种尖锐的刺痛感,并非普通人能够忍受的。

而且,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忍受。

只要控制好注水量,把水位线控制在合适的位置,就能完美地规避这种现象。

水量与碗沿平齐,或者比边沿低一些些,便可以免于合盖出汤时,手指直接靠在沸水上。

《6》

第四步,不要延长出汤时间。

老茶客都知道,村姑陈向来都提倡各位快出水。

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时间控制在7-8秒。

如果是新茶客,动作还比较生疏,不够熟练,那延长到10秒也是情有可原。

但最担心的情况是,大家注水结束后,合上盖子,刻意坐杯,不及时端起盖碗冲泡。

彼时,长时间浸润在水中的茶叶,就会源源不断地释放体内的物质,包括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

茶汤喝起来,就会又苦又涩。

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影响尿酸,总之喝浓茶是弊大于利的。

除此之外,闷泡还会让高温传导到整个盖碗上,包括碗沿处。

前面提到,注水后的短时间内,只要我们快速提起盖碗,热量就来不及传递到碗沿处,便不觉得烫手了。

可时间一长,整个盖碗就会变得滚烫。

不管从哪里下手,都觉得危险。

继续闷泡下去,苦涩物质只会更多地析出,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泡茶时,还是要快出水得好。

《7》

喝茶是享受,泡茶却是一门技术。

为了让花出去的银子值得,为了不让肠胃受虐,为了让身体得到补益……

总而言之,一切的好处,都是基于正确的冲泡。

其实,不烫手的盖碗,都是相似的。

只不过,烫手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

有人是遇“碗”不淑,有人是喜欢闷泡,有人是手法不对。

但归根结底,都是可以解决的,并非疑难杂症。

只要对症下药,就能让好茶重新焕发生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