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 | 另一根红薯藤……

 引水思源 2023-06-16 发布于福建

一根红薯藤挽救了千万人

文/梁水源

原载《山西老年》2023.06期

15世纪末期,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跨大西洋,他不仅发现了新大陆,还发现了南美当地的农作物—、红薯。自此,红薯这一生命力顽强的农作物被哥伦布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带回了西班牙。

随着西班牙不断对外扩张,菲律宾被攻陷。为了解决当地粮米不足的问题,殖民者便将红薯引进菲律宾进行种植。很快,这一能够亩产接近4000斤的超级农作物迅速在东南亚周围传播开来。

16世纪末期,福建商人陈振龙跟随船队来到菲律宾,发现了当地特色农作物红薯,他发现此物味道甘甜、易于耕种且产量极大。他想到了国内遭受饥荒时被饿死的难民,于是决定将此农作物带回国内进行推广与耕种。

然而,西班牙人早已下令禁止任何人将红薯种子带离菲律宾,并且在海关层层盘查。陈振龙几次在货物中夹带红薯种子,结果均被海关截获,并受到高额的经济处罚。陈振龙这位老秀才并不气馁,他走访当地种植红薯的农民,得知种植红薯并不一定需要种子,只需要有红薯藤就可以,甚至红薯藤相较于种子而言更易于存活,陈振龙听后十分高兴。

陈振龙将红薯藤编入汲水绳中,并且在其表面涂抹上污泥,进行巧妙伪装。果然,这一方法取得了效果,西班牙的海关完全没有发现绳子的异常。1593年,在历经多次失败后,陈振龙终于躲过海关的检查,历经七昼夜的颠簸航行,将红薯藤带回福州。随后,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马上草拟了一份禀帖,送呈时任福建巡抚的金学曾,陈述引种红薯的好处所在,并开始测试性种植。

四个月后,陈振龙第一批引种的红薯种植成功,金学曾获知后旌表陈氏父子此行“事属义举”,随后开始在福建全省推广引种红薯。当时,中国北方小麦每年一季,亩产仅为300斤左右,在南方虽然可以种两季水稻,但全年亩产也不过就五六百斤。而红薯不仅可以种植两季,而且全年亩产量超过6000斤,尽管口感不如水稻和小麦精细,但对于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中国农民来说,这种从南美洲辗转引进的农作物,无疑是上天恩赐的礼物。

赖于红薯“粗生贱养”的特性,即使“地属沙土”也能成活,且产量极高,当其他地方的灾民还在困于饥荒时,得益于红薯的广泛种植,往年“产米不敷”的福建人民却得以“足果其腹、灾不为荒”,整个福建的人口也从明朝万历年间的173万人增加到了清朝道光年间的1500万人。

康熙年间,随着时局稳定,国内人口开始逐步增长,全国总人口已到达1.5亿人。为了充实由于长年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的四川,大量福建人口涌入四川,同时也将他们种植红薯的技术带去了四川。

乾隆初期,山东胶州天灾频发。陈振龙的子孙陈世元联系了几个朋友共同出资,引入红薯种子,在胶州当地进行试验。经过各种改良,最后红薯种植成功,在当地引发轰动,开始大规模种植。太约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年),皇帝也认识到了红薯的重要性,于是颁下圣旨,下令在全国大规模种植红薯。

陈振龙的一根红薯藤,扩大了我国的可耕种面积。在红薯广泛种植的一定作用下,我国人口也从明朝万历年间不到1亿,增长至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4.3亿。因此,陈振龙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二次粮食革命的领军人物。




新视频上线

迷人的夜色------




作者/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梁子等。退役军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杂志社签约作者。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读者》《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公开发表超过3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