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务解析 | 基于智能评审机器人的采购管理创新实践

 招标网 2023-06-16 发布于黑龙江

编者按:

智能评审机器人聚焦客观量化评审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以数据标准化为基础,按照数据分层管理理念建立“智能采购评审层、采购应用数据层、基础数据明细层”主体架构,评审数据来源一站式贯通路径,通过灵活配置评审规则完成多元客观评审因素“一键式”智能比对与精益评审,促进招标采购从电子化向全面数智化的跨越发展,实现招标采购工作三效提升,采购结果“好中选优”,为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建设向纵深发展作出贡献。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供应链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采购则是供应链建设的核心业务,数字化则是推动供应链向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供应链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传统供应链水平落后、采购供应效率低下、协同配合不足等难点和痛点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和价值创造,供应链改革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和推动能源转型,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以新技术驱动传统供应链转型升级,全面突出智能精益提升采购质效。

现状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的发展理念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一代电子商务平台(以下简称ECP2.0)从数据结构化入手,实现了各模块间物资数据的贯通,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客观量化程度低,评审细则多为主观评审项,评审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二是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评审体系难以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价,评价结果缺乏区分度;三是专家现场评审计算统计效率低且集中采购品类多评审价格计算度复杂等问题。为进一步改善评审工作现状,实现招标采购从电子化向全面结构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跨越发展,促进招标采购工作“效率、效益、效能”的三效提升,通过创新开展智能评审机器人功能建设,聚焦客观量化评审功能体系建设,全面实现招标采购工作的三效提升,采购结果“好中选优”。

实践成果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依托以ECP2.0为主体的“5E一中心”一体化平台,将数据和技术作为两大驱动力量,开展智能评审机器人试点建设工作,推动采购数字化的新业态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开展智能评审机器人试点建设工作,一是客观量化评审规则,提升评审客观公正性;二是聚焦客观量化评审功能开发设计,提升评审精准度;三是海量数据交由机器人处理,提升评审工作效率。

智能评审机器人以数据标准化为基础,按照数据分层管理理念建立“智能采购评审层、采购应用数据层、基础数据明细层”主体架构,评审数据来源一站式贯通路径,通过灵活配置评审规则,实现多元客观评审因素“一键式”智能比对与精益评审。同时智能评审机器人通过基于编码关联规则实现多表数据动态抓取,实现供应商结构化响应数据及采购人评价数据多样化贯通并在初评、详评中多个场景应用。智能评审机器人通过对评审规则进行多元化开发配置,形成多样化比对和计算逻辑,对应答人响应的结构化数据进行智能评审,实现应答数据自动比对,问题数据自动提示,初评智能否决,详评智能赋值赋分(见图1)。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智能评审机器人通过对采购流程、评审策略、数据结构三方面开展优化工作实现智能精益评审,具体内容如下。

1.优化采购流程

一是优化应答流程,采购人通过ECP2.0发布含有结构化应答文件模板的采购文件,应答供应商通过ECP2.0投标工具上传结构化应答数据;二是优化初评流程,专家将应答人的结构化应答数据文件、采购人评价数据导入智能评审机器人,智能评审机器人自动生成机器否决事项表,再将人工否决事项表导入机器人,机器人综合机器及人工初评结果,自动生成全量否决情况;三是优化详评流程,智能评审机器人结合否决表自动将进入详评应答人的结构化应答数据、采购人评价数据带入打分依据表模板,并根据各客观评审项评审规则(赋值逻辑)为进入详评的应答人赋分,自动生成机器打分依据表。再将人工打分依据表导入机器人,机器人综合机器及人工详评结果,自动生成全量打分依据表。

2.优化评审策略

通过分析历史采购数据及供应商调研反馈情况,选取能够多维度体现供应商专业实力的客观量化指标作为机器评审项。主要包括供货业绩、配送能力、仓储能力、售后服务能力、财务评价等指标,及采购人提供的供应商服务质量(含商品、履约、质量、诚信四方面数据)、绩效评价、不良行为等评价指标。实现全面客观量化评审细则,提升评审客观公正性。

3.优化数据结构

一是应答模板结构化,结合机器初评及详评项,制定结构化应答模板,并基于编码关联规则生成,应答人根据应答规则完成结构化数据响应,实现数据源头结构化、标准化。通过将评审细则中量化评审项目逐步拆解,确保应答人能够逐条逐项完成应答响应;二是打分依据模板结构化,根据评审细则智能评审机器人通过打分依据配置功能实现打分依据标准化;三是品类权重设置模板结构化,通过品类权重设置模板结构化实现项目技、商、价权重数据结构化工作;四是评审规则模板结构化,通过规则表方式实现评审规则轻量化简单快速配置,实现客观量化评审规则灵活配置功能。

实践亮点

作为推动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深化应用的落地实践,智能评审机器人以采购灵活应用为主导思想,建设过程具有五大亮点。

1.采购数据标准化

深化采购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以数据应用为抓手,全面梳理试点项目采购方式及业务特点,将采购全流程各业务节点数据形式通过智能评审机器人进行固化,实现招标投标流程采购数据标准化,为智能评审奠定基础,驱动传统招标投标业务转型升级。

2.数据应用多元化

智能评审机器人通过一站式贯通路径,实现结构化响应数据贯通应用至采购评审环节。结合“一个规则,多表数据动态抓取”的技术路径,确保数据应用多元化。

3.专家评审智能化

智能评审机器人通过灵活配置各类结构化评审模板,实现多元客观评审因素“一键式”智能比对与精益评审,大幅提升评审智能化。

4.多品类间复用化

通过一站式数据整合方式及灵活配置评审规则模板,智能评审机器人可满足不同品类、不同采购形式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定制,推进数智采购提档升级。

5.数据价值最优化

智能评审机器人辅助招标人不断优化采购策略,提升采购策略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充分挖掘数据应用价值,从而获得更佳采购效果。

实践成效

智能评审机器人通过在具体采购项目上试点应用,实现秒级精准汇集、“一键式”自动评审,为专家现场评审工作减负、减少对相同数据的评审工作,大幅提升采购评审效率,同时推动评审精确度的提高,客观量化评审精确度,实现百分百无差错,问题修订记录全程可追溯,进一步推动采购评审客观、公平、公正。

1.经济效益

一是服务公司主营业务。以数据驱动业务再提升,实现评审数据一站式贯通,进一步提升招标采购智能化、精益化水平,优质高效完成全年各项采购工作,确保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指标;二是促进采购评审效益显著提升。评审专家人数同比减半,专家评审时间大幅缩减,评审细则计算统计时间变成秒级汇聚,大幅减少评审时间,会议成本同比减半,全面推动采购评审转型升级。

2.社会效益

一是引领采购“好中选优”。智能评审机器人将供应商日常履约情况应用到采购评审环节,推进供应商履约情况与招标联动,实现招标采购闭环管理,同时将反映供应商专业能力的指标应用到采购评审环节,注重供应商专业能力水平,把好物资采购入口关,推动采购高质量发展;二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智能评审机器人实现客观量化评审、智能化评审的深化应用,为落实集中招标信息进一步公开透明的要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助力做强做优“公平公正、规范诚信”的阳光采购品牌,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实现数据价值挖掘。结合智能评审机器人评审规则灵活配置功能、数智化采购结果“一键式”生成功能,辅助招标人不断优化采购策略,提升采购策略的科学性和适应性,充分挖掘数据应用价值,从而获得更佳采购效果。

展望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上,持续以智能采购为引领,深化招标采购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能评审机器人与绿色现代智慧供应链的迭代升级与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更加现代化、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绿色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为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立新功。

作者:郭 昂  孙启兵  李 媛

作者单位:国网物资有限公司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2023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