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汽车】它,能成为Model Y杀手?

 快看车市 2023-06-16 发布于天津

电动化的势头有多凶?数据不会说谎。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8.0万辆,同比增长60.9%,环比增长10.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销量达到242.1万辆,同比增长41.1%。同时,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33.3%,较去年同期26.6%的渗透率提升了6.7个百分点。

毋庸置疑,电动化的转型浪潮要比想象中来得更猛烈。但繁华的背后,掩饰不了一些“隐忧”。

比如曾经如日中天、齐头并进的“蔚小理”,如今仅剩下理想一枝独秀,而蔚来、小鹏则陷入泥潭,还在苦苦挣扎。

为了改变目前的局面,小鹏在今年上海车展首发了一款重要的产品——小鹏G6。




在这款关乎存亡的重要车型上,小鹏用上了一系列“高科技”,包括行业唯一量产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并标配3C电芯、国内首款采用前后一体式铝压铸车身和CI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等等。

那么,小鹏G6能否一鸣惊人,成为小鹏期待的爆款车型吗?就在上周,笔者对小鹏G6进行了全方位的试驾与体验,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此番试驾的感受。

1

从上述一系列的“高科技”配置来看,小鹏汽车官方对其寄予厚望,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小鹏G6就是冲着特斯拉Model Y去的。




所以,在此次试驾环节中,小鹏还针对Model Y做了充电对比测试和赛道体验。




两台车的初始续航都是标称续航的10%,小鹏G6为67公里,Model Y为45公里。充电5分钟后,小鹏G6补入了11.38kWh的电量,而Model Y补入7.33kWh电量,平均功率分别为136.56kW和87.96kW,小鹏G6的续航里程从65km提升到了154km,Model Y从45km提升到了86km。

其实,这样的补能效率,笔者一点儿也不意外。而这主要得益于小鹏G6标配全域 800V 高压 SiC 碳化硅平台+3C 电芯,让其在常规充电桩上也有着更快的充电速度,即便是在800V充电网络布局尚未完善的当下,800V平台同样可以发挥技术优势,提升补能效率。

另据资料显示,在小鹏S4超充桩上,小鹏G6还可以实现充电SOC 10%到80%仅需19分钟,在第三方充电桩上,相比400V平台的充电速度也快了50-80%。




除去充电效率外,依托800V技术,小鹏G6在能耗、续航方面的表现也得以提升。据官方数据显示,G6百公里最低电耗为13.2kWh。这是什么水平?作为比较,Model Y 长续航版百公里电耗13.4kWh。

为了验证小鹏G6的能耗表现,从肇庆到广州,空调温度设置在22摄氏度的情况下,在跑过近110km之后,小鹏G6的平均能耗是15.8 kWh/100km,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

尽管官方明确表示小鹏G6并不是主打操控的车型,但从试驾体验来看,其整体操控表现完全不输Model Y。

2

在补能之外,XNGP智能辅助驾驶也是小鹏G6的核心卖点之一。

此次,笔者重点体验了XNGP智能辅助驾驶的高速NGP和城市NGP智能辅助驾驶。

高速NGP不用多言,小鹏称其“无限接近L4”,而从实际体验我觉得此言不虚。

从肇庆前往广州的路上车流不大,全程总共出现三次接管,但这三次都是相对比较特殊的场景。




第一次,进入匝道,车辆正向最右侧车道变道,突然左侧又出现一辆车,由于和G6距离太近了,且最右侧车道车流较大,这时系统发出警报“帮帮我”;

第二次,在距离匝道200m的时候,G6向右侧变道,但由于右侧车道车流较大,车辆就减速寻找变道机会,导致后方车辆一直鸣笛示意,眼看离匝道出口越来越近,于是选择了接管;

第三次,下高速,即将进入高速收费站时,小鹏G6会提前发出警报“帮帮我”,让驾驶者接管。




就全程大概90km的高速而言,除了这两次接管,整套系统运行相当老练,会根据前方各车道的车流情况和行进速度,不仅能自动加减速,还能智能选择切换变道。同时,在出入匝道,时,其表现也要比最早在P7上的体验要“溜”得多。

来到广州市区,我们还可以体验了城市NGP。有一说一,开之前其实笔者还是很忐忑的,毕竟市区的路况不比高速路,沿途会有大量穿行的电动车、行人(甚至逆行),以及侵占行车道违停的车辆,而且车流量非常密集。

但在高精地图的辅助下,小鹏G6的表现超乎我的意料——不仅沿途的每个交通标识均未遗漏,还能自主识别行人和红绿灯变化,应对拥堵车也流游刃有余。同时,系统对于行人和电动自行车(包括逆行)的避让也及时,甚至还能减速。

整个城市NGP体验过程我也只接管了一次。一次是车辆正常行驶,左侧车辆在只领先半个车头的状况下,毫无征兆地向我方车道并线,眼看要撞车,我下意识踩了下刹车。




另一次,情况比较特殊。当时行驶在最内侧车道,前方的网约车突然打双闪,停车。我们只能向左边车道并线,但后方车流实在过于密集,没有留下任何空间,G6原本已经发出警报“帮帮我”,但由于我没有马上接管,G6还是找准空间,完成了自主变道。

总之,小鹏G6的城市NGP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在有一定空间的情况下,它甚至可以压着虚线行驶,和后车做变道博弈。

还有几个细节值得和大家分享:

比如当右侧出现货车、公交车这些大型车辆时,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系统会有意识做偏移,尽可能远离大车;当错过红绿灯会体贴地安抚你耐心等一等;当遇到紧急刹车时,系统还会礼貌道歉。还有,如果车辆按照120km/h的设定巡航速度行驶,当识别到前方有摄像头时,车辆会对巡航速度自行降速,直到这段路取消限速之后,巡航速度又自行调整回120km/h。




小鹏G6搭载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能够有如此惊艳的表现,离不开小鹏的“堆料”。31个智驾传感器,实现前向双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四重感知融合,侧向双重、后向三重感知融合。两颗orin-X芯片,总算力达508TopS,再加上在乌兰察布的全国最大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拥有600PFLOPS智算能力,为XNGP全场景智驾系统奠定算力基础。

当然,有些地方还是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一是,高速路段碰到大货车,车辆会有意识的做偏移,尽可能远离大货车,但会出现与大货车并行的情况;

二是,如果匝道口距离隧道口较近时,车辆会在隧道中变道,但如果右侧车流量较大,车辆就会在隧道中减速寻找变道机会;

三是,方向盘用的是扭力传感器,一旦单手长时间握或者两手的扭力一致时,会弹出“叮”的提醒让你转动一下方向盘,这个提醒的频率有些高;

四是,如果后方有某些特种车辆,小鹏G6在变道时,不仅不会识别,避让,甚至还会抢车道。




当然,瑕不掩瑜。整体来说,小鹏G6的这套XNGP智能辅助驾驶的表现,还是堪比“老司机”,完全能够在一定程度降低驾驶负担。

3

抛开其他方面不谈,单就充电效率、能耗表现以及智能辅助驾驶方面,笔者认为小鹏G6的的确确是要优于Model Y的。

但能否能否一鸣惊人,成为爆款车型,定价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因素。




目前G6 22.5万的起预售价,要比特斯拉的入门版本便宜了将近4万,就可以拥有包括800V高压平台、前后一体化压铸以及XNGP智能驾驶辅助等全套压箱底的招牌技术。

说实话,这个预售价格确实有吸引力,但关键就是,眼下的市场并不友好。

一方面,作为小鹏G6最主要竞品,Model Y眼下起售价已经下探到26.39万。但面对中国品牌的围剿,谁也不敢保证特斯拉Model Y还会不会再降价;

另一方面,在20-30万新能源SUV市场,以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推出了诸如宋PLUS新能源、摩卡DHT-PHEV、深蓝S7等车型,通过插混、增程等各种技术手段实现的“油电同价”,再加上别克E5、南北大众ID.4、丰田bZ4X等合资纯电SUV加入,或多或少都会对G6的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另外,小鹏G6采用的新技术虽说都是行业发展的方向,但眼下用户能实打实地享受到多少呢?

比如部分城市别说800V超快充,估计连基础的充电设施还不完善;城市NGP目前仍然依赖于高精度地图,因此目前只开放包括北/上/广/深等在内的核心一线城市。

刨除上述这些因素之外,产能、渠道以及营销,也将成为决定小鹏G6,乃至小鹏未来的关键。

所以,假如最终的价格也极具诚意,面对小鹏G6和Model Y,你会怎么选择呢?评论区聊一波吧。

记者 | 安泽     编辑 | 十三叔

微信名:e汽车
新鲜资讯,内幕深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