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6年,毛主席对田家英说:今后我若不找你,你就别再来见我了

 新用户2830kzGu 2023-06-16 发布于湖南

田家英作为毛主席曾经的五大秘书之一,跟在主席身边十八年,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曾为主席起草过诸多流传后世的著名文章。甚至曾受到主席的重视,让他去做毛岸英的老师,可以说年少成名、前途璀璨,但是这样的人,却在四十四岁那年选择自杀,离开人世间。

这让人禁不住好奇:田家英此人,生平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

文章图片1

一、自学成才 报刊扬名

田家英原名曾正昌,1922年生于四川成都,田家英为其后来的笔名。

田家英在三岁时经历了少年丧父,6岁时望子成龙的母亲将他送进私塾念书。

哥哥和嫂子希望他辍学来做药房的学徒,遭到了母亲的严厉拒绝,由此田家英度过了几年识字念书,也是在这时开始培养起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在曾正昌12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再也没有人能替他拒绝兄嫂的无理要求,田家英被强迫地离开学校,做起了药房的“童工”。

虽然被迫离开了学堂,但是曾正昌给自己立下了“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的格言,他开始走上了半工半读的道路,利用一切机会阅读书籍,丰富自己的学识,并且在13岁那年就开始向报刊投稿,因为文笔出色,他的投稿多被采纳,而“田家英”这个名字也被更多人所知晓。

文章图片2

1936年,他以田家英为笔名发表的散文《春》,文章透露着世道的世态炎凉,诱人深思。

在这之后,一篇篇朗朗上口的文章相继发表,“田家英”一举成名,但世人还不知道,这位作者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郎。

二、投身革命获主席赏识

14岁那年田家英就成为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海燕社”,第二年田家英便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并且在16年那年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田家英在延安的陕北公学继续进修学业,并且在毕业之后成功留校任教,他在这里充分发挥了他的优良文笔,给当时的《解放日报》接连投递许多杂文,一时之间声名鹊起。

其中《从侯方域说起》一文以古人侯方域为主角来激励当代青年要敢于同强权斗争,敢于针砭时弊。

文章图片3

更是受到了毛主席的欣赏,毛主席读过此文后与田家英畅谈许久,对这个年轻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中国成立前夕,田家英被胡乔木推荐给毛主席当秘书,而毛主席早就对田家英寄予厚望,他欣赏这位年轻人明明年纪不大,做事却老练成熟,挑不出错。

田家英十分崇拜毛泽东,参与了《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做了上千条的注释。出版后,他又建议印刷适合农民阶级干部、军队等适合阅读的版本,得到许可后,他主持编辑,各个过程均有参与,不允许出一点错误,就这样,适合大众理解的《毛泽东选集》问世。

田家英对于毛泽东著作以及毛泽东主义的宣传,做出了突出贡献。

最值得说的,是他为毛主席作中共八大的开幕词,当时的情景可以称为“刻不容缓”:会议开始前,毛主席亲自作了两边开幕式的词都不满意,也觉得另一个秘书陈伯达写的不尽如人意。

文章图片4

所以毛主席又叫来田家英,由他起草开幕词,只有“简洁、有力”这两个要求。

田家英不负众望,以当时“三大改造”以及一五计划为背景,洋洋洒洒写了短短两千字致辞。

会议期间,主席作开幕发言,仅仅这两千字,会议期间却被三十四次掌声打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句流传至今,其实从文笔来看,许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主席亲自下笔的致辞,后来提到这次的开幕词后,主席却解释道开幕词是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个“少壮派”所书写。

而在异常忙碌的工作时间,毛泽东还不忘督促他继续向前学习,“学无止境”一词,在田家英身上体现得尽致淋漓。

在毛主席身边多年,两个人也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当时毛主席身边有四大秘书,田家英是管事最多和最为重要的一个,他负责了毛主席的个人存款、印章以及信件往来,涉及毛主席生活方方面面的私事。

同时田家英还用了十余年的时间,给毛主席建立起来了一个书籍丰富,涵盖门类众多的图书馆,毛主席财富五车,写文章和诗词用典众多。

文章图片5

但也因为读过的书太多,也可能出现记错出处的情况,查找出处与核对准确性的任务就落在了田家英的肩头。

田家英同时十分注重基层工作,他认为能够写出好文章离不开基层调研,所以他有机会就要去乡村进行深入调研。

六十年代时候,田家英给毛主席提建议说,现在很多农村干部受到学识等方面的限制,工作做得很不好,应该起草一个有关农村的工作条例,这该建议也被毛主席应允。

这就是后来对农村工作有着深远影响的“六十条”,对于指导基层干部进行农村工作有着十分积极地作用。

也是由此毛主席对田家英更加器重,50年代60年代初,中央号召干部要去基层调研学习,有不少省委书记向毛主席打报告想要走田家英这个大才子,但是都被毛主席拒绝。

文章图片6

三、为人正直遭人陷害

比较鲜为人知是田家英还是毛岸英的老师,两人都出生于1922年,田家英要比毛岸英年长半岁,而两人能够成为师生也是一段偶然。

毛岸英1946年回国之后,被安排在中宣部做俄文翻译,此时恰逢田家英也在中宣部帮助胡乔木等人整理资料,年岁相仿、志趣相同的两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因为毛岸英在苏联生活多年,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等知识掌握很少,毛主席便派陈伯达当毛岸英的历史老师。

但是陈伯达生性散漫,不怎么爱管事,而且那一口福建官话交流起来确有困难,所以陈伯达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所熟知的田家英。

根据田家英妻子回忆,田家英给毛岸英当老师的时候十分尽职尽责,田家英把中国历史和语文知识进行了杂糅。

文章图片7

给毛岸英按照时间进度细细讲解,如果毛岸英没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田家英也会严肃的指出。

但也就是田家英这种一丝不苟、正直的文人性格,最后给他招致来了灾祸。

当时江青等人打算对吴晗的作品进行批判,说他所写的《海瑞罢官》有很大问题,毛主席于是找来田家英,让他看看吴晗作品,并说出自己的意见。

田家英看后没有选择违心的迎合江青,而是实话实说,并且在之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吴晗进行保护。

田家英的行为自然就成为了江青等人攻讦他的“罪证”,也是如他们所愿,田家英的政治生涯从此走向了末路。

1966年的3月份,毛泽东冷漠至极地对他曾经极其喜爱的“忘年交”说:“今后我不找你,你也不要来见我。”

文章图片8

四、自尽以证清白

1966年,这一年的田家英44岁,选择无人知晓的自杀平静结束自己的生命,被发现时,他已经没有呼吸地吊在永福堂内,就算在发现时便立即抢救,却没有任何效果。

身无旁物,只留一封在衬衫口袋内的遗书:“相信党,党会把问题搞清楚,不冤枉任何人”,只留下妻子和战友热泪盈眶。

直到十四年后,1980年的3月28日,田家英才得以平冤昭雪,后辈为其开追悼会,邓力群为其作悼词,悼词中说道:“田家英同志是一位忠于党、爱护党、将一生奉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共产党员,几十年的工作早已证明他是一位真正诚实、正派、有骨气的人。”

田家英的子女回忆起父亲总是满怀钦佩之情,田家英次女回忆父亲时说道,自己的父亲没有进过大学校门,单就学历来说比较低下,但是他却多了那么多的书,也做了那么多有利于人民的工作,在他的身上可能有种与众不同的东西。

文章图片9

田家英的妻子回忆丈夫时候说“只要是家英认定的事,一定是十分投入和用心”,田家英妻子还记得他在建党30周年上的主题报告,当时田家英对着上千名观众洋洋洒洒讲了一整天中国革命相关内容,也没有提前写就的演讲稿,仅仅是在火柴盒上写了几行很短的摘要,因为内容他早就烂熟于心。

即便身边人都感觉田家英才富五车,但是他还是一直认为“书到用时方恨少”,感觉自己永远有不会的东西,而读书和学习已经融入到了田家英的生命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章图片10

这位有些“认死理”的读书人,聪明一世,知识给他带来光明的前途,不易弯折的脊骨,清廉高尚的节操,不与恶人同流合污的傲气。

亦师亦友的上司毛泽东,带领中国人胜利、解放的共产党,一起奋斗甘愿撒尽一身热血的战友,这些都是他不愿割舍的经历,想必也正因此,他才会被人钻了空子,被拿捏把柄。

但是历史已经证明,他的确是一位敢于直谏的“贤臣”,只是他这一生,不禁让人感慨“成于书、败于书”和“英年早逝”,他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

文章图片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