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扬眉剑客 2023-10-01 发布于山东

“今后我若不找你,再也别来见我了。”

前言

这是毛主席,对田家英的厉声呵斥。1966年,田家英接到主席通知,前往中南海,却不成想,主席见到他十分严肃,并把他带到书房严厉训责。不久,他失魂落魄的走了出来,看得出来,他受了很大打击。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要知道田家英可是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会说出如此绝情的话?

一、和毛主席相识

1942年,抗日的火焰愈来愈烈,一位名叫田家英的年轻人,满怀热血,用卓越的文采,不断抨击日寇的恶行,并号召全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敌人。其中,《解放日报》上,一篇名为《从侯方域说起》的文章,就大肆批判了社会的对抗日的消极思想,呼吁人民树立正确观念。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文笔斐然,深刻的思想,一经发表,便广为传播,连毛主席都对其赞叹不已:“现在年轻人了不得,我们后继有人了。”语气里满是欣赏,而这位名叫田家英的年轻作家,也被主席深深记在心上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毛主席很希望能和他见一面,但田家英出身并不是很好,很小就失去了父母,颠沛流离。而毛主席的到访,让他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第一次见毛主席,田家英就觉的倍感亲切,两人的交谈的也很是尽兴,彼此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毛主席也对这位年轻作家更加欣赏了。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由于时局动荡,毛岸英在苏联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国内形势所知甚少,于是毛主席便有了请老师的想法。而田家英和毛岸英年纪相仿,再加上他对国内形势的看法,深得主席的心,于是,自然就成了毛主席最心仪的老师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田家英得知后,非常的受宠若惊,他担心自己没有资格,并且他认为,师者应该德高望重。但毛主席却笑道:“谁说只有年龄大的才能当老师?,我们要推陈出新,你这个讲究身份和辈分的观点,该丢进垃圾堆啦”。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闻言,田家英当即答应了下来,并且在他的帮助下,毛岸英很快就将国内的政治文化环境,了解了个透彻。同时,田家英工作时,毛主席也在不断观察,他发现,田家英是个可塑之才,就这样,26岁的田家英,成了毛主席的秘书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而对于这份工作的想法,田家英则表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足以看出他坦诚的态度。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田家英做事稳重,毛主席的手稿、档案等,他总会整理的井井有条,毛主席对此也是称赞不已:“你就是我的左右手啊,要不是你,我的生活就是一团糟咯!时间久了,毛主席对他也越来越信赖,甚至将稿费交与他保管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并且两人都喜诗书和国学,这也让两人更加亲近。然而如此紧密的关系,为何到最后,毛主席却不想见他了呢?

二、擅作主张陷入僵局

时间一长,两人之间的思想也出现了分歧,虽说出发点都是爱国,但两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看法却越来越不同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1950年,建国之初,因生活困难,石景山的工人曾向主席寻求援助。结果,田家英觉得当时内忧外患太多,不想让主席那么辛苦,便私自扣下了这封求援信。这让毛主席愤怒不已,直接将其骂了一顿。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可能,在田家英看来,这些都是“小事”,既然是小事,就不要让它对主席造成影响。但主席却不这么想,在主席眼中,人民问题应该高于一切。也可以说,这时开始,两的理念就开始冲突了。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但这次念在是初犯,主席也并未过多批评,田家英也继续在主席身边工作。本以为这件事后,他会有一些改变,然而他偏偏要按照自己的路走。这也导致他后续又犯了很多错。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1961年的一天,毛主席竟在自己的专列上发现了窃听器,经查证,是杨尚昆安装的。他本意怕遗漏主席的谈话内容,才想着要录下来,但却没有提前申报而造成了误会。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然而,在毛主席想要更深层次批评杨尚昆时,田家英却碍于关系,不仅假装不知情,还消极应对,这让毛主席对他更加不满。但这两件都没有很严重,而让毛主席说下那句决绝的话,还是因为下面这件事。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为了稳定人心,毛主席于1965年召集了5个人研究马列著作,其中就有田家英。毛主席最喜欢引经据典,所以《海瑞罢官》这一历史新剧,毛主席谈了很多。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海瑞看似为民做主,实则依旧局限在封建主义的观念下,并且这种宣传,只会让人民更加在官僚之上产生寄托。所以毛主席认为必须摆脱这种观念,才能真正实现民主专制。但田家英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不该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否则会对社会发展有阻碍。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本身有分歧也没什么,但田家英竟自作主张把这段重要发言删除了。这次毛主席是真的失望了,所以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刚刚离开中南海,田家英又收到了通知,要为自己的问题专门展开调查,这让他倍感屈辱。调查时,他还被按上了“私藏典籍”等罪名。结束后,他沉重的回到了家,想到之前种种,对于要背负骂名,他不堪忍受,再加上主席如今对他也是弃若敝屣。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这样的落差,田家英实在难以忍受,于是冲动之下,他自尽了。同时他还留下了一封字字泣血的遗书:“我相信主席和组织能查明,我是冤枉的,他们会还我一个清白!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三、成长经历

田家英出身贫苦,父母也分别在其三岁和九岁时离开了。于是他不得不跟着哥嫂生活。虽然生活很困难,但他依旧对知识十分渴求,小小年纪就喜欢国学。但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药堂当学徒。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不过劳动之余,他始终热衷于对文学进行钻研,而他哥嫂的父亲徐昌文,便成了他的启蒙老师。没事他也会去书摊等地蹭书,久而久之,他有了想当“作家”的念头。而“田家英”这个名字,就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刚刚十二岁的他,就已经能赚取稿费,弥补生计了。慢慢的随着积累越来越多,他开始自己创作,并且他还决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于是他踏上了去延安的征程,在延安,他不断进步,也因此才有了做毛主席秘书的机会。而做秘书的这些年,他也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他来说,最有影响的,还是毛主席的信任和器重。所以毛主席的那番绝情话语,也成了他离开的“标志”。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1980年,党中央为其举行了追悼会,以表达对他的敬重之情

结语

其实,田家英的悲剧,大部分来源于的他的性格。旧时文人总是气节比生命重要,太过沉溺顺境,让他缺乏承挫折的能力,因此他才走上绝路。

作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为何主席却对田家英撂下狠话:别再来找我

而田家英的教训,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吸取的,认清当下,脚踏实地,才能不负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