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国春秋(吴越往事--吴越篇123)一箭双雕,连取荆南、湖南!

 东吴春秋 2023-06-17 发布于江苏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正月,赵匡胤下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枢密副使李处耕率十州之兵,出征湖南,征讨张文表。

征讨张文表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小朋友周保权,湖南原本就是北宋的属地,现在是到了收获占有的时候了,而且在出征湖南的过程中,顺便还可以一箭双雕、假道伐虢,把湖南北边的另一个割据势力荆南顺道给消灭掉。

故事讲了这么长时间,在五代十国的所有十五个国家中间,荆南是本文最后提及的一个国家,其实它还不能称之为国家,充其量只是个割据势力。

荆南的建立者是原梁朱温手下的荆南节度使高季兴,荆南一带长年遭受战乱,高季兴就任后,安抚百姓、招贤纳士,使荆南成为一块战乱之中难得的和平乐土。

当后梁被后唐攻灭后,高季兴一度十分恐慌,担忧自已会被李存勖消灭,但随后的历史进程令高季兴十分宽心,李存勖继续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

当李存勖死于叛乱,李嗣源即位后,高季兴精明地查觉到中原王朝的混沌不堪给自己割据称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于是开始脱离后唐、独立行事。

荆南的地盘非常狭小,在所有五代十国的十五个国家中间,是疆域面积最小者、军事兵力最孱弱者,按照当时后唐的军事实力,李嗣源应该轻而易举便能把消灭高季兴。

然而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却让高季兴在四面强敌林立的恶劣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因为高季兴很聪明地利用各方关系维持平衡。

荆南虽然面积狭小,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位于中原王朝同南方各国的军事要冲之间,成为南方各国同中原王朝军事对抗的一个重要屏障和缓冲。

高季兴便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左右逢源,到处称臣,搞各方的军事平衡,来维持荆南国的艰苦生存。

靠着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高季兴所建立的荆南国居然没有被中原王朝干掉,一直顽强生存到北宋王朝的建立。

当北宋王朝的征讨大军兵临荆南时,荆南国的领导人已是高季兴的第四代后裔高继冲。

高继冲同样是个二十岁左右的纨绔子弟,完全没有能力去应付慕容延钊的数十万大军,虽然慕容延钊的要求只是向荆南借道讨伐张文表,但一般借道的目的都不会是纯粹的借道。

但高继冲也就是个平凡人,没有超级能量和胆量去对抗强大的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二月,高继冲出城迎接慕容延钊,慕容延钊乘机率兵进入荆南都城江陵,高继冲被迫纳印归降,赵匡胤兵不血刃地收复了第一位小弟荆南高继冲。

高继冲为自己的主动归顺获得了善终,在举族归朝后,高继冲被赵匡胤任命为武宁军节度使。

当然,荆南的实力赵匡胤压根看不上眼,即便荆南方面倔强不驯、军事对抗,北宋也能轻而易举地干掉荆南,捏了个最软弱的柿子,赵匡胤觉得实在没什么可炫耀的。

接下来,慕容延钊把目光关注到了湖南,但湖南方面居然传来了令北宋方面很不满意的消息。

被周行逢所极度看好的杨师璠果然不负众望,成功平定了张文表的叛乱,将张文表斩首于朗州,湖南的叛乱很快平息。

张文表叛乱平息的消息并未让小朋友周保权过于高兴,因为张文表刚解决,北宋大军又来了,真是前面刚驱虎,后面又来狼,周保权开始为自己的仓促选择后悔不已。

后悔是没用的,要不和慕容延钊打声招呼:不意思,慕容将军,张文表的叛乱我们自己搞定了,不用费心让你们出马,我们给点犒劳品,请你们早点回家休息吧!

以慕容延钊的智商,自然不会被这种低级忽悠所迷惑,当然以周保权目前的实力,他也不敢如此忽悠慕容延钊。

但就此把父辈数十年的基业拱手相送,周保权和湖南的一帮文武群臣们似乎都有些不太甘心,那就试着和北宋军队打打吧!

三月,周保权手下的大将张从富自动请缨在澧州一带阻击慕容延钊,这场战争的结果没有但是,只有果然。湖南军队果然不堪一击,被北宋军队一击便溃,张从富被俘斩首,湖南军队望风而逃,周保权也在逃亡途中被俘。

小朋友周保权的运气还真不错,虽然胆敢军事抗衡北宋,但兵败被俘后却没有受到赵匡胤的过多惩罚,被带到开封,任右羽林统军,继续地享受荣华富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