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式微》之我见

 贺承德 2023-06-17 发布于山东


《式微》出自《诗经》。我最初看到它的愁容满面的时候,不是在《诗经选》的历史风云里,而是在八年级语文下册书第三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的文化战场上。它是其中的第一首。有的人也许会问,《式微》在《诗经》中的出场顺序想必也是天下第一吧?不,《诗经》中的NO.1叫《关睢》。这个不在今日的话下,我们自然以后再说。

《式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致是这样的:周代的采诗官,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笑逐颜开地到乡下去采风。无意间,他听见民间的高手在田野上用撕心裂肺的哭声在歌唱。于是乎他就把歌词整理了下来,交给太师(专门负责音乐的官员)作曲,然后物色艺人唱给君主听。这种活动相当于当下的“听政会”。听政是施政的重要参考,既能利国,又能利民。因此这首诗首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这是一首悲怨之作,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出的怨声。诗歌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给人一种顾影自怜的感觉。

诗歌使用了隐语。虽然全诗没有一个“怨”字,但是这个“怨”字却又分明藏身在诗中的每一个文字的背后,这真可谓是“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怨又怎么能够说出口?其实话还没有说完,心都已经痛苦得碎成渣儿了。

语浅意深的境界,莫过于寥寥数语,就把内心的哀伤用文字素描了出来。要知道,这份心情毫无血色,在天地间只留下一片灰白……

互文在诗歌中颇有见树。众所周知,互文就是文意的互相交错,互相补充。在理解的时候,直译是行不通的,相当于一条死胡同。意译正好派上用场,它可以打探到诗人初心里面的“重要文件”,堪称“通往罗马的又一条伟大的路径”。因此,在翻译“胡为乎中露”和“胡为乎泥中”的时候,两句诗不可以孤立无援地战斗着,而应该心手相牵地行走。

试想一下,天色早已漆黑,可是一群苦命的生灵,却还要继续在露水和泥浆中辛勤地劳作。这份思想沉重的“大礼”,当然是拜君主所赐了。古代的先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肯定填不饱自己的肚子,筋骨瘦弱的同时,君主却更加地发威和发福。

“式微式微,胡不归?”在诗中反复出现,把诗歌的语气调和得更加强烈。复沓主要体现在“微君之故”和“微君之聘”这两个诗句上,只变换少数文字,却达到了语义对称方面的整齐划一。总之,诗歌横扫心情,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并肩战斗,功不可没。

读罢此诗,我情不自禁地也想吟诗一首:“天昏露水不知情,足下泥尘分外明。劳者一身悲苦气,心中怨恨饿难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