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北流的“鬼门关”

 书柜茶室 2023-06-17 发布于上海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鬼门关是通往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类如西方世界的“地狱之门”。

《辞海》中言之凿凿地记载了一处我国唯一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名字的 "鬼门关":相传在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与北流市交界处,有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关隘,一帘神秘的古石缝兀生期间,宽"不足三十步",常年瘴气滋生,蚊虫鼠蚁繁多,夜里还常被一团白雾笼罩,鸦雀悲鸣,甚是可怕,当地古谚有“十人去,九不还”的说法。

东汉年间,交趾郡土著起兵反叛,攻占郡城,自立为王。光武帝刘秀得知情况后,派出大将马援前往岭南,令他务必平定叛乱。马援随即率两万兵马水陆并进,一路南下,然而到达北流时,发现南下水路突然中断,大队人马不得不停船靠岸。

马援带着士兵逢山开路,硬生生凿出了一个窄窄的关口。可谁知,就是在穿越这十多里山路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士兵不知为何突然呼吸困难,出现幻觉,最后纷纷中毒身亡。

由于此地古时有两石相对,“状若关门”,中间夹了一条狭窄的路,仿佛此处关隘就是“门槛”,跨前一步就会跌入“黑暗无边的地狱”,所以北流江通往南流江的这一段陆路便有了一个俗名——“鬼门关”。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认为,马援军遭遇的是南方偏僻山林地带常见的“毒害”——“瘴毒” 。马援自己也曾撰文描述道:南方原始森林“下潦上雾,毒气重蒸。”

正是出于对“瘴气之害”的恐惧, 百越之地大多被看作“绝地”,多为贬黜流放之所,来者”非罪即贬“。而马援损兵折将之地,正是唐代被贬官员流放岭南的必经之道,所以从唐代初年起,“鬼门关”便进入无数诗人的吟咏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